課程代碼:02047
本試卷分A、B卷,使用1998年版本教材的考生請做A卷,使用2010年版本教材的考生請做B卷;若A、B兩卷都做的,以B卷記分。
A卷
一、單項選擇題(本大題共10小題,每小題1分,共10分)
在每小題列出的四個備選項中只有一個是符合題目要求的,請將其代碼填寫在題后的括號內(nèi)。錯選、多選或未選均無分。
1.通俗心理學的關鍵是( )
A.確定其他人的一致的、基本的心理傾向的能力
B.確定其他人的穩(wěn)定的、基本的心理傾向的能力
C.確定其他人的一致的、穩(wěn)定的心理傾向的能力
D.確定其他人的一致的、一般的心理傾向的能力
2.標準化的態(tài)度量表用得最廣的是( )
A.瑟斯頓量表 B.卡特爾量表
C.利蓋特量表 D.MMPI量表
3.群體內(nèi)聚力與群體績效間的關系受到______的影響。( )
A.社會關系 B.群體任務
C.群體規(guī)模 D.群體規(guī)范
4.利他行為是指( )
A.一種對他人無私幫助的行為
B.一種自覺自愿、有益于他人的行為
C.一種不期望任何形式報答的、有益于他人的行為
D.一種不期望任何形式報答的、自覺自愿的有益于他人的行為
5.______把失去控制的概念應用于擁擠。( )
A.奧爾特曼 B.羅廷
C.謝羅德 D.格林伯格
6.社會交換理論是由______等人提出來的。( )
A.謝里夫 B.霍曼斯
C.希金斯 D.西鮑
7.群體任務一般分為( )
A.分散性任務和集中性任務 B.聯(lián)合性任務和分離性任務
C.整體性任務和分工性任務 D.整體性任務和分離性任務
8.群體內(nèi)聚力是指( )
A.群體完成任務能力的效率
B.群體成員所作的貢獻的總和
C.群體對個體的吸引程度和個體愿意留在群體內(nèi)的程度
D.群體成員認為群體對他們具有的吸引力的程度和愿意留在群體內(nèi)以及成員間互相交往的程度
9.______是歸因治療的一個基礎。( )
A.凱利的歸因模型 B.自我障礙模型
C.習得無望模型 D.自我服務模型
10.社會剝奪和感覺剝奪的實驗研究的是( )
A.從眾 B.去個體化
C.孤獨 D.認知失調(dià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