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程代碼:02047
一、單項選擇題(本大題共30小題,每小題1分,共30分)
在每小題列出的四個備選項中只有一個是符合題目要求的,請將其代碼填寫在題后的括號內(nèi)。錯選、多選或未選均無分。
1.社會心理學是研究________因素如何影響個人和群體的思想、情感和社會行為的一門科學。( )
A.家庭環(huán)境 B.生物遺傳
C.學校環(huán)境 D.社會情境
2.個體是通過微觀環(huán)境來感知社會現(xiàn)象并獲得一切社會心理特征的。微觀環(huán)境包括很多,如:朋友、家庭、( )
A.學校 B.意識形態(tài)
C.社會制度 D.文化
3.人在某種情境中習得一定的行為,而當這種情境再現(xiàn)時,他會出現(xiàn)同樣的行為。持這種觀點的是( )
A.精神分析理論 B.認知理論
C.場理論 D.學習理論
4.美國心理學家津巴多(P.Zimbardo,1973)等人在斯坦福大學所作的“監(jiān)獄”實驗屬于( )
A.模擬研究 B.現(xiàn)場實驗
C.實驗室實驗 D.自然實驗
5.態(tài)度是個體對特定的人、觀念或事物的穩(wěn)定的,由認知、情感和行為傾向三個成分組成的( )
A.心理狀態(tài) B.心理特點
C.心理傾向 D.心理活動
6.通過記錄皮膚電、心率或瞳孔收縮等指標,可以判斷一個人對刺激的態(tài)度。這種研究態(tài)度的方法叫( )
A.生理記錄法 B.行為觀察法
C.假路線技術法 D.紙筆測驗法
7.社會心理學家普遍認為,恐懼程度與態(tài)度改變的關系是( )
A.倒U關系 B.U型關系
C.線性關系 D.反比關系
8.在聽眾沒有改變態(tài)度的情況下,先向聽眾提出小的要求。在聽眾同意之后,再提出更高要求,聽眾往往也會同意,此稱為( )
A.登門拜訪 B.先大后小
C.對牛彈琴 D.折扣技術
9.弗斯汀格(L.Festinger,1957)提出的理論是( )
A.模仿理論 B.刺激反應論
C.歸因理論 D.認知失調(diào)論
10.通常人們減少認知失調(diào)的辦法不包括( )
A.改變認知 B.增加認知
C.減少認知 D.改變認知的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