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南俳烁实业有限公司

自考

各地資訊
當前位置:考試網(wǎng) >> 自考 >> 自考真題 >> 教育類 >> 學前兒童音樂教育 >> 文章內容

排行熱點

全國2007年7月高等教育自學考試學前兒童音樂教育試題

來源:考試網(wǎng)  [2007年11月26日]  【

全國2007年7月高等教育自學考試
學前兒童音樂教育試題
課程代碼:00397

一、單項選擇題(本大題共20小題,每小題1分,共20分)
在每小題列出的四個備選項中只有一個是符合題目要求的,請將其代碼填寫在題后的括號內。錯選、多選或未選均無分。

1.為了在教育過程中通過音樂作品更好地促進兒童的發(fā)展,教師必須首先具備(      )
A.察覺音樂作品內含的教育價值的能力
B.鑒賞音樂作品的能力
C.創(chuàng)作音樂作品的能力
D.表演音樂作品的能力

2.在音樂活動中,研究問題和創(chuàng)造性地解決問題是學習能力發(fā)展的一個重要方面,所以教師要向幼兒提供進行(      )
A.主動學習的機會
B.創(chuàng)造性學習的機會
C.表演活動的機會
D.自娛活動的機會

3.整個音樂教育和諧的第一基礎是(      )
A.目標和諧
B.內容和諧
C.環(huán)境和諧
D.兒童發(fā)展和諧

4.提出"引導創(chuàng)作法"的音樂教育家是(      )
A.鈴木
B.柯達依
C.奧爾夫
D.達爾克洛茲

5.對于小肌肉動作能力尚處于發(fā)展初期的幼小兒童來說,打擊樂器演奏是(      )
A.發(fā)展小肌肉動作的理想工具
B.表現(xiàn)創(chuàng)造能力的理想工具
C.最自然的音樂表達工具
D.培養(yǎng)個性的理想工具

6.20世紀70年代末至80年代末,我國學前兒童音樂教育研究的焦點是(      )
A.音樂感的發(fā)展
B.音樂能力的發(fā)展
C.思維和創(chuàng)造力的發(fā)展
D.兒童的全面發(fā)展

7.對人的精神世界直接產(chǎn)生影響的是音樂的(      )
A.政治功能
B.經(jīng)濟功能
C.教育功能
D.愉悅功能

8.屬于音樂基本特征之一的是(      )
A.音樂是視覺的藝術
B.音樂是時間的藝術
C.音樂是空間的藝術
D.音樂是語言的藝術

9.教師對小班幼兒的反饋語言一般是(      )
A."他剛才……"
B."你剛才……"
C."你打算……"
D."他打算……"

10.在打擊樂演奏活動中,幼兒當小指揮,教師演奏樂器。教師的這種行動方式是(      )
A.鼓勵
B.角色的進入
C.退出
D.督導

11.主張使家庭音樂、學校音樂、社會音樂融于一爐,從而使兒童的整個生活達到音樂境界的教育家是(      )
A.蔡元培
B.陳鶴琴
C.陶行知
D.張雪門

12.將動力腳踏在強拍上,用腳的踮動來表現(xiàn)兩拍子的音樂,這個動作是(      )
A.碎步
B.交替步
C.踮步
D.踏步

13.下列說法中錯誤的是(      )
A.3歲前,兒童還沒有形成要使自己的動作與音樂一致的明確愿望
B.3歲末期,兒童還不能對音樂的段落和句子做出反應
C.3~4歲的兒童,已能夠初步學會對音樂的段落和句子做出反應
D.4歲后,兒童已初步形成要使自己的動作與音樂一致的明確愿望

14.在合作性的集體歌唱活動中,除了聲音和感情的和諧默契以外,還要注意(      )
A.歌唱力度的和諧
B.音色的和諧
C.表演形式的和諧
D.音高的和諧

15.音樂作品各段落間對比比較鮮明、比較強調性質辨別的教學內容可采用(      )
A.從局部入手的設計
B.一一匹配的設計
C.層層累加的設計
D.反復整體傾聽的設計

16.在為歌曲創(chuàng)編表演動作的教學活動中,即興創(chuàng)編的活動特點主要是(      )
A.幼兒在前,以幼兒的意見為主,教師提供完善機會或參考意見
B.教師的潛在意見為主導意見
C.教師與幼兒的意見各半
D.以教師的意見為主

17.系列韻律活動教學方案設計的注意事項中,不包括(      )
A.注意讓兒童有更多創(chuàng)造性參與的機會
B.注意較晚地加入音樂的伴唱或伴奏
C.注意利用兒童的原有經(jīng)驗
D.注意使用好特定標志物

18.使打擊樂器奏出的音響與音樂相協(xié)調一致的能力是指(      )
A.熟練地操作打擊樂器的能力
B.敏銳的音樂感知能力
C.良好的演奏技能
D.熟練地操作樂器和敏銳地感知音樂的能力

19.發(fā)展幼兒傾聽、感受音樂的習慣和能力的關鍵是(      )
A.安靜傾聽
B.及時對音樂作出反應
C.反復安靜傾聽
D.采用合適的參與方式

20.不屬于對程序因素調節(jié)技術的是(      )
A.動靜交替
B.生熟交替
C.小步距設計靈活進退
D.角色進入及退出

首頁 1 2 尾頁
責編:admin

相關文章

蓬溪县| 宁安市| 大名县| 古蔺县| 井陉县| 内丘县| 合阳县| 聂荣县| 蒲城县| 莱西市| 苍南县| 达日县| 布拖县| 营口市| 涿州市| 万山特区| 广德县| 玉林市| 镇安县| 汽车| 玉田县| 双鸭山市| 江孜县| 阜康市| 拉萨市| 凤冈县| 忻州市| 南皮县| 巨鹿县| 黄龙县| 渝中区| 高安市| 沿河| 西安市| 揭阳市| 正镶白旗| 乌海市| 金平| 吉安县| 西昌市| 平顺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