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學考試《餐飲業(yè)法規(guī)》章節(jié)考點:第10章
價格是商品經濟的貨幣表現,它反映著一定的生產關系,主要表現為商品的經營者和消費者之間的經濟關系。
價格法的作用:
1. 有利于規(guī)范市場主體的價格行為,維護價格秩序。
2. 規(guī)范公平競爭環(huán)境,優(yōu)化價格形成機制。
3. 保護經營者和消費者的正當權益,協調生產與消費的關系。
4. 規(guī)范、加強和改善宏觀經濟調控,穩(wěn)定市場價格總水平。
經營者的不正當價格行為,是指經營者從事違反了我國《價格法》以及其他相關的法規(guī)規(guī)定,擾亂市場正常價格秩序,損害消費者合法權益的行為。
政府定價行為,是指政府價格主管部門,依照定價權限和范圍制定政府定價和指導價的活動。
價格總水平的調控
市場價格總水平是一個國家和地區(qū)在一定時期內,各種商品或服務價格動態(tài)的綜合反映。
價格總水平的三個重要界限:
1. 價格上漲幅度不得超過經濟增長率。
2. 不超過人們工資增長的幅度。
3. 不超過銀行存款的利率。
價格管理體制是國家關于價格管理機構的設置,權限劃分和職能的法律制度。
稅收的概念:稅收簡稱稅,稅收是國家為實現其職能,憑借政治權利按法律規(guī)定無償的參與國民收入分配的一種形式,體現了以國家為主體的分配關系。
稅收的特征:
1. 國家的主體性。 2. 公共的目的性。
3. ,強制性。 4. 無償性。 5. 確定性。
稅收的職能:
1. 籌集資金的能力。
2. 宏觀調控職能。(配置職能,穩(wěn)定職能)
3. 再分配職能。
稅收的種類
1. 流轉稅、所得稅和財產稅。
2. 直接稅和間接稅。
3. 從量稅和從價稅。
4. 中央稅和地方稅。
5. 價內稅和價外稅。
稅法概念:稅法是調整在稅收活動中發(fā)生的社會關系的法律規(guī)范的總稱。
稅法主體:稅法主體是在稅收法律關系中享有權利和承擔義務的當事人。
稅法客體:征稅客體也稱征稅對象或課稅對象,即征稅的直接對象或稱標的。
稅目和計稅依據是對征稅對象在質與量上的具體化。
稅目:就是稅法規(guī)定的具體項目。
計稅依據:也稱計稅標準、計稅基數,簡稱稅基。
稅率:稅率是應納稅額與計稅基數之間的數量關系或比率。
納稅時間:是指在納稅義務發(fā)生后,納稅人依法納稅的期限,因而也稱納稅期限。
納稅地點:納稅地點是納稅人依據稅法規(guī)定向征稅機關申報納稅的具體地點。
流轉稅是以商品(包括勞務)為征稅對象,以依法規(guī)定的商品(包括勞務)的流轉額為計稅依據而征收的一類稅。主要包括增值稅、消費稅、營業(yè)稅和關稅等
增值稅:增值稅是對那些在我國境內從事銷售或進口貨物以及提供加工、修理修配勞務的單位或個人,以其銷售貨物或提供應稅勞務以及進口貨物的增值額為計稅依據,并實行稅款抵扣制度的一種流轉稅。
增值稅稅率一般稱三檔:
1. 基本稅率17%,適用于一般情況。
2. 低稅率13%,適用于糧食類、能源類包括生活用能源、飼料農用類以及規(guī)定的其他貨物。
3. 零稅率僅適用于法律不禁止或不限制報關出口的貨物以及輸往海關管理的保稅區(qū)等特殊區(qū)域內的貨物。
納稅額計算:
1. 一般納稅額的計算。應納稅額=當期銷項稅額—當期進項
稅額。
2. 小規(guī)模納稅的計稅方法:應納稅額=銷售額乘以征稅率,
通常為6%,小規(guī)模商業(yè)企業(yè)為4%。
3. 進口貨物納稅額=組成計稅價格乘以稅率。組成計稅價格=
關稅完稅價格+關稅稅額+消費稅稅額。
4. 稅收減免:主要對象農業(yè)自產自銷的,古舊圖書,教學科
研的進口儀器,個人銷售自己使用過的物品等。
消費稅的概念:消費稅是指以特定的消費品的流轉額為計稅依據而征收的一種稅。
消費稅的納稅主體:是在我國境內從事生產、委托加工和進口應稅消費品的單位和個人。
消費稅的定額只有汽、柴油和黃、啤酒。納稅額=消費品銷售額乘以稅率。
營業(yè)稅的概念:營業(yè)稅是以應稅商品或勞務的銷售收入額為計稅依據而征收的一種流轉稅。
營業(yè)稅的納稅主體:是在我國境內提供應稅勞務、轉讓無形資產、銷售不動產的單位和個人。
印花稅是對經濟活動和經濟交往中書立、使用、領受具有法律效力的憑證的單位和個人征收的一種稅。
餐飲業(yè)人力資源又稱勞動力資源或服務資源,是餐飲企業(yè)的全部員工所具有的勞動能力的總和,具體體現為員工的生產或服務能力。
勞動合同:勞動合同,是指勞動者與用人單位之間確定勞動關系,明確雙方權利和義務的協議。
訂立勞動合同的原則:合法原則,平等自愿協商一致原則。
勞動合同的性質:
1. 勞動合同是平等主體之間訂立的合同。
2. 勞動合同的實質在于讓渡勞動力使用權而非提供勞務。
3. 勞動合同是雙務有償合同。
工資的概念:工資是用人單位按照勞動者提供的數量和質量,根據預先預定的標準以貨幣的形式向勞動者支付勞動報酬。
最低工資:最低工資是勞動者在法定工作時間內提供正常勞動的前提下其所在的企業(yè)應支付的最低勞動報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