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img.examw.com/index/logo.png)
二、多項選擇題(每題2分,共20分)(在下列備選答案中,選出2至5個最佳答案)
1.屬于“金元四大家”的是:
A劉完素 B朱丹溪 C李東垣 D張景岳 E張從正
2.“土爰稼穡”是指土具有:
A生化作用 B滋潤作用 C承載作用 D收斂作用 E受納作用
3.根據(jù)《素問·五運行大論》觀點,五行中某一行之氣太過,則:
A制其所勝B侮所不勝 C已所不勝輕則侮之 D五行相克E已所不勝侮而乘之
4.陰陽偏盛的治療原則是:
A.補其不足 B.損其有余 C.虛則補之D.實則瀉之 E.損者益之
5.過勞包括:
A 勞力過度 B 勞神過度 C 房勞過度D 安逸過度 E 飲酒過度
6.膽又稱為:
A 中精之府 B 孤府 C 清凈之府 D 中正之官 E 元神之府
7.營氣的生理功能:
A化生血液 B調(diào)控體溫 C溫煦臟腑 D抗御外邪 E營養(yǎng)全身
8.七情內(nèi)傷的致病特點是:
A致病廣泛,變化多端 B直接影響內(nèi)臟 C發(fā)為情志病證
D影響臟腑氣機 E七情變化影響病情
9.寒邪的性質(zhì)和致病特點是:
A主動 B收引 C凝滯 D重濁 E為陰邪,易傷陽氣
10.氣虛可進一步導(dǎo)致:
A 血虛B 血瘀 C 出血 D 水停E 津泄
三、判斷題(每題1分,共10分)
1.陰陽偏勝,主要是指“邪氣盛則實”的實證。
2.五行中,土為木之所不勝,金為木之所勝。
3.張從正倡“相火論”,用藥以寒涼為主,后世稱之為“寒涼派”。
4.脾屬陰土,故喜潤而惡燥;胃屬陽土,故喜燥而惡濕。
5.“益火補土法”,目前臨床上多指溫心陽以補脾陽的一種方法。
6.寒性收引,指寒邪傷人可使氣機收斂,腠理、經(jīng)絡(luò)、筋脈收縮而攣急。
7.“重陽必陰,重陰必陽”,即是陽損及陰,陰損及陽的一種病理改變。
8.臨床見肌肉消瘦、四肢運動無力,主要責(zé)之于肝氣血不足。
9.“利小便即所以實大便”,其原理在于膀胱能貯尿排尿。
10.六淫致病,易合邪傷人,多自肌表、口鼻而侵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