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述題
一、心理咨詢與心理治療相似處1、二者采用的理論方法是一致的;2、二者進行的工作對象是相似的;3、在強調(diào)幫助來訪者成長和改變方面是相似的:4、二者都注重建立幫助者與求助者之間的良好人際關系。二、心理咨詢與心理治療的主要區(qū)別:1、心理咨詢的工作對象主要是正常人、正在恢復或已復原的病人;心理治療則主要針對有心理障礙的人2、心理咨詢主要是處理正常人遇到的問題;心理治療的適應范圍是精神病人3、心理咨詢用的時間較短;心理治療用的時間較長4、心理咨詢是在意識層次進行;心理治療主要針對無意思領域進行工作5、心理咨詢是直接針對具體的目標進行;心理治療的目的是模糊的。
三、治療個案記錄會談中記錄的內(nèi)容至少包括:1、來訪者的基本情況:姓名、性別、年齡、民族、婚姻狀況、住址、電話等2、來訪日期、治療個案編號、治療者姓名3、來訪者敘述內(nèi)容(包括親友敘述)4、確認來訪者主要問題(診斷意見、心理測驗結果、治療目標等)5、處理意見及方式(包括作業(yè)以及治療要點等)
四、阻力產(chǎn)生的原因:1、阻力來自成長中的痛苦2、阻力來自機能性的行為失調(diào)(1)阻力的產(chǎn)生源于失調(diào)的行為填補了某些心理需要的空白(2)阻力的產(chǎn)生源于來訪者僅僅是在一失調(diào)的行為掩蓋更深一層的心理矛盾和沖突3、阻力來自對抗治療或治療者的心理動機。前來求助的來訪者有各種各樣的人,其求助的動機也各有不同。其中也有些來訪者會帶有抗拒治療或?qū)怪委熣叩膭訖C。
五、杰何達提出的6條心理健康標準:1、對自身的態(tài)度;2、成長、發(fā)展或自我實現(xiàn)的方式及程度;3、主要心理機能的整合程度;4、自主性或?qū)τ诟鞣N社會影響的獨立性;5、對現(xiàn)實知覺的適應性;6、對環(huán)境的控制能力。
六、應付阻力的要點:1、解除戒備心理。它是指治療者不必把阻力問題看得過于嚴重,似乎治療會談中處處有阻力;2、正確的進行診斷和分析。不同的情況要不同的處理,對具體情況的明確分析十分重要;3、以誠懇的幫助對方的態(tài)度對待阻力。應付阻力的主要目的在于解釋阻力,了解阻力產(chǎn)生的原因,以便最終超越這種阻力。
七、行為治療中常用的技術1、放松訓練2、系統(tǒng)脫敏法,它是最早應用的治療技術之一3、模仿學習,其原理主要來自社會學習理論4、角色扮演或行為排演5、決斷訓練.它特別適用不能表達自己憤怒或苦悶的人很難對他人說“不”字的人和難以表達自己情感的人.6、強化的方法。強化的方法有1塑造2代幣管制法3消退法。
八、心理咨詢與心理治療者注意事項:1、提高對自己的認識2、提高對治療過程中治療者與來訪者交互影響關系的認識3、提高對自己專業(yè)職責與專業(yè)道德的認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