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述題
1、 結合自己談談應激。
心理應激是個體在察覺需求與滿足需求的能力不平衡時傾向于通過整體心理和生理反應表現(xiàn)出來的多因素作用的適應過程(2分)。生活事件(2分)、應激的心理行為反應(4分)、認知評價(2分)、應對方式(2分)。
結合自身談論(3分)
2、試述當前人們心理問題增加的社會原因與個體原因?
當前人們心理問題逐年增多的主要原因是由社會的快速發(fā)展(1分)和個體自身發(fā)展的局限性(1分)所造成的。
社會方面的原因主要體現(xiàn)在四個方面(6分):1、社會環(huán)境本身的動蕩和變遷,社會政治和經(jīng)濟改革與變遷,這些事件影響了社會的每一個成員;2、個人生活中的遭遇和變故,包括關系個人生活的重大生活事件,負性的事件對人生活產(chǎn)生消極地影響,而正性的事件帶給人的不僅是喜悅,同時也有壓力和消耗,因此,都會產(chǎn)生緊張感;3、社會文化的因素,道德、法律、語言環(huán)境、異地生活、宗教信仰等,隨著生活環(huán)境的轉移,時代的變遷,每個人都可能接觸到社會文化的挑戰(zhàn);4、社會支持,指個體處于危機時,他能夠獲得的外界的幫助和關心,物質的、情感的、網(wǎng)絡的等等,當個體所感覺到他所獲得的支持與他實際獲得的支持以及他的需要相符合時,社會支持對人們的幫助效果最好。
從個體自身發(fā)展的局限性來看,個體的認知能力、情緒和人格特點,特別是動機與需要的特點都會成為心理問題增加的原因(6分)。個體認知能力不足、歪曲或發(fā)生認知障礙都可使個體不能對外界刺激作出現(xiàn)實的評價,難以采取有效的處理手段,是遇到挫折的機會增加,導致健康狀況惡化;情緒與健康有著密切關系,由于社會生活事件的增多、個體生活經(jīng)驗的增多,遇到壓力時,個體對不良情緒的消化和調節(jié)水平將影響人們的心身健康;很多心理問題和心身疾病的成因與個體的人格有密切的關系,某些人格特征可以表現(xiàn)為個體在特定環(huán)境下的行為模式和思維模式,不健康的模式會造成更多的問題;動機與需要的強度和水平,表現(xiàn)為個體的自我期望,過高或過低的自我期望,都有可能使個體產(chǎn)生過多的壓力,從而影響健康。
當個體的發(fā)展要求與社會的發(fā)展要求不相符合時,也是產(chǎn)生心理問題的原因(1分)。因此,個人要更新觀念,緊隨社會的步伐;同時,社會的發(fā)展變革也應照顧到個體的發(fā)展,做到協(xié)調發(fā)展,減少人們的緊張感。
3、談談精神分析
精神分析理論又稱心理動力理論,19世紀末由奧地利維也納的精神病醫(yī)生弗洛伊德所創(chuàng)立。(1分)精神分析的心理結構:弗洛伊德把人的心理活動分為意識、潛意識和前意識三個層次:(1)意識:是與語言(信號系統(tǒng))有關的,是心理活動中與現(xiàn)實聯(lián)系的那部分,能被自我意識所知覺。(2分)(2)無意識:又稱為潛意識,是指個體無法直接感知到的那一部分心理活動,這個部分的內容通常主要是不被外部現(xiàn)實、道德理智所接受的各種本能沖動、需求和欲望,或明顯導致精神痛苦的過去的事件。(2分)(3)前意識:介于兩者之間,主要包括目前未被注意到或不在意識之中,到通過自己集中注意或經(jīng)過他人的提醒又被帶到意識區(qū)域的心理活動和過程(2分)
精神分析的人格理論:精神分析學說認為人格是由本我、自我和超我三部分構成。(1)本我:又叫伊的存在于無意識深處,是人格中最原始的部分,代表生物性的本能沖動,主要是性本能和攻擊本能(1分)(2)自我:大部分存在于意識中,小部分是無意識的。自我是人格結構中最重要的部分,自我的發(fā)育及功能決定著個體心理健康的水平。(1分)(3)超我:類似于良心、良知、理性等含義,大部分屬于意識的。超我市社會生活過程中,社會規(guī)范、道德觀念等內化而成。(1分)
精神分析治療的基本技術:(1)自由聯(lián)想:是精神分析的基本手段。(2)阻抗:是自由聯(lián)想過程中病人在談到某些關鍵問題時所表現(xiàn)出來的自由聯(lián)想困難。(3)移情:病人將治療者看成是過去與其心理沖突有關的某一人物,將自己對某人的體驗、態(tài)度、幻想等有關的情感不自覺地轉移到治療者身上,從而有機會重新經(jīng)歷往日的情感。(4)疏泄:是讓病人自由地表達被壓抑的情緒,特別是過去強烈的情感體驗。(5)釋夢:夢在精神分析治療中具有重要的意義,是深入到病人無意識的有用途徑。(6)解釋:是在精神分析治療過程中,對病人的一些心理實質問題,如他所說的話的無意識含義進行解釋或引導,幫助患者將無意識沖突的內容進入意識層面加以解釋。(7)精神分析中的非特異性治療技術:精神分析治療強調良好的治療性關系,傾聽的技術,良好而適當?shù)墓睬榧夹g,反應技術,提問和引導技術。(總共5分,詳細回答五分,回答要點三分)
4、您在生活和學習中有哪些煩惱,都是如何處理?
主要是從青少年心理發(fā)展中的常見問題來回答。一、社會適應問題。青年期的自我意識迅猛增長,成人感和獨立感、自尊心和自信越來越強烈,期望個人的見解能得到社會與他人的尊重。與此對照,他們的社會成熟則顯得相對遲緩,社會生活中常常會遇到各種挫折與人際關系的矛盾。會產(chǎn)生心理沖突,重者發(fā)展為自我拒絕。還會形成社交障礙。處理對策:(1)青年正確認識自己,了解自己的長處與不足;學會辯證地思維,對現(xiàn)實用客觀的標準去衡量。(2)樹立適當?shù)膴^斗目標,從而避免不必要的心理挫折和失敗感的產(chǎn)生,即使產(chǎn)生了挫折,要學會用失敗來激勵自己。(3)了解相互交往的重要性,開放自我。為自己提供更多參加交往的機會。二、情緒情感問題。青年常認為“凡是需要的都是合理的”,如不能滿足就引起強烈的不滿情緒。青年容易在客觀現(xiàn)實與想象不符中遭受挫折打擊,以致消極頹廢甚至萎靡不振,強烈的自尊會轉化為自卑、自棄。不善于處理情感與理智之間的關系,以致不能堅持正確的認識和理智的控制,而成為情感的俘虜,事后往往追悔莫及,苦惱不已。處理對策:(1)期望值適當:目標定在自己的能力范圍之內,自然心情就會舒暢。同時對別人的期望也不宜過高。(2)增加愉快生活的體驗:多回憶積極向上、愉快生活的體驗,有助于克服不良情緒。(3)使情緒獲得適當表現(xiàn)的機會:人在情緒不安與焦慮是,不妨把想說的說出來,心情就會平靜許多。(4)行動轉移法:可以用新的工作、新的行動去轉移不良情緒的干擾。三、性的困惑問題。青年時期是發(fā)生性與相關心理衛(wèi)生問題的高峰期。主要有;(1)對性的好奇和敏感。(2)性欲沖動的困擾。(3)異性交往的問題。主要有以下一些對策:(1)對性科學的認識:對性有正確的認識和態(tài)度是性心理健康的首要問題。性既不神秘、骯臟,也不自由、放縱。(2)正確理解性意識與性沖動:首先接受性的自然性和理解性。(3)增進男女正常的交往。(每個問題5分,從這些方面回答煩惱和處理方法,看回答詳細和態(tài)度酌情給分)
5、舉例闡述情緒、情感與工作效率的關系。
從情緒情感的兩極性來看,既有積極的一面,又有消極的一面。一般來說,積極的情緒、情感能夠提高人的活動能力、充實人的體力和精力;消極的情緒、情感能抑制人的活動能力、降低人的體力和活力。積極的情緒、情感有助于工作效率的提高,而消極情緒、情感則會影響工作效率。但是,不一定消極情緒在所有時候都會降低工作效率,比如在適度焦慮的情況下也會提高工作的效率。(5分)
舉例(2分)結合例子解釋(3分)
6、怎樣增強主體對應激源的抵抗能力?
(指出要點并適當展開,每條2分,總分不超過10分):
應激源的概念(2分)
1、正確評價應激源;
2、在應激過程中注意情緒反應的調節(jié);
3、采取恰當?shù)膽獙Σ呗曰蛘咝袨?
4、積累認知評價策略;
5、爭取或主動尋求社會支持;
6、鍛煉個性。
7、.如何與病人交往?
答:交往是人們以交換意見、表達情感、滿足需要為目的,彼此間相互了解認識和建立聯(lián)系的過程,交往過程是一個人與人之間信息交流的過程,也是交往雙方獲得心理滿足的過程。(1分)交往分語言交往和非語言交往。(1分)
、耪Z言交往。①交談的原則:尊重病人;有針對性;及時反饋。(2分)②交談的技巧:注意傾聽;體會病人的感受;善用問句;及時和恰當?shù)姆磻?抓住主要問題。(2分)
、品钦Z言交往。①面部表情;②身段表情;③目光接觸;④人際距離與朝向;⑤語調表情。(2分)
8.青年心理健康應該注意那些問題?
答:青年心理健康應注意:
、派鐣m應問題。
、魄榫w情感問題。
⑶性的困惑問題。
(每個問題2分,解釋2分))
上一篇:2018年自考心理學備考試題匯總
下一篇:自學考試心理學模擬試題及答案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