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普通話中的合口呼有10個,分別為u[u]、uA[u¢]、uo[uo]、uAi[uai]、uei[uei]、uAn[uan]、uen[u«n]、uAng[uAN]、ueng[u«N]、ong[uN]。
合口呼在普通話中的聲韻配合規(guī)律主要有:合口呼不與舌面音[tþ]、[tþÁ]、[þ]相拼,可以與其他各組聲母相拼;但與唇音[p]、[pÁ]、[m]、[f]相拼的,只限于單元音韻母[u]。
12、普通話中總共有16個帶鼻音韻母。分別為:[an]、[ian]、[uan]、[yan]、[«n]、[in]、[u«n]、[yn]、[aN]、[iaN]、[uaN]、[«N]、[iN]、[u«N]、[uN]、[yN]。
13、在ta、dan、kuang這三個音節(jié)中a具有互補關系,它們之間的關系不是對立的。a在這三個音節(jié)中沒有區(qū)別詞的語音形式和區(qū)別詞的意義的功能,三個音節(jié)中的a互相替換之后不會影響對意義的理解,因此在歸納音位的時候要算作同一個音位。
14、在語音環(huán)境相同的情況下,幾個音質(zhì)上有差別的音素互相替換之后,如果能夠改變詞的語音形式,能夠區(qū)別詞的意義,那么這幾個音素就具有對立關系。具有對立關系的音素要歸納為不同的音位。例如同一個元音[ou],如果在前面添加輔音[k],就構成音節(jié)[kou],可以表示“溝”的意思。如果前面添加輔音[kÁ],就構成音節(jié)[kÁou],可以表示“扣”的意思。在這個例子中后面的語音環(huán)境相同,但是意義發(fā)生了變化,原因是[k]與[kÁ]在這里具有了區(qū)別語音和意義的功能,說明兩者具有對立關系。
如果幾個音素不能出現(xiàn)在相同的語音環(huán)境中,不能構成對立,那么它們之間就是互補關系。處于互補關系的幾個音素,歸納為同一個音位。例如音素[e],它在韻尾[i]之前讀[e] ,在韻頭[i]、[y]之后讀[E]。這兩個不同的音素[e]各有自己的出現(xiàn)環(huán)境,如果互相替換不會影響意義的表達,這種關系就是互補關系。
15、音位是一個語音系統(tǒng)中能夠區(qū)別意義的最小語音單位,也是按語音的辨義作用歸納出來的音類。有同等使用價值的一組音素可以歸納為一個音位。音位的作用是區(qū)別意義的,但是什么樣的音與什么樣的意義相聯(lián)系與具體的語言或方言相關。比如,在普通話中,[n]與[l]具有區(qū)別意義的功能,因此是兩個不同的音位。但是在漢語某些方言中[n]、[l]不分,[n]與[l]不能區(qū)別意義,在這些方言里[n]、[l]屬于一個音位。歸納音位一定要在某一具體的語言或方言中,也只有這樣才能觀察音位的表義功能。
16、輕聲是一種輕短模糊的調(diào)子,是陰、陽、上、去四個調(diào)位的特殊變體。普通話里,有些音節(jié)在詞或句子里失去了原有的聲調(diào),變得又輕又短,就是所謂的“輕聲”調(diào)。輕聲是一種聲調(diào)的音變,不是一個獨立的聲調(diào)。這是因為:(1)輕聲的性質(zhì)與聲調(diào)有很大的不同。決定聲調(diào)性質(zhì)的是聲音的音高,即頻率,但決定輕聲性質(zhì)的主要是音長和音強;(2)輕聲字都有原調(diào),屬于陰平、陽平、上聲,去聲中的一種,只是在一定條件下變成了輕聲。輕聲由四聲音變而來;(3)四聲有自己固定的調(diào)值而輕聲卻沒有。輕聲音節(jié)的音高和音強隨一定的環(huán)境而變化,取決于前一音節(jié)的調(diào)值。
此外,聲調(diào)是一種語音現(xiàn)象,然而輕聲不僅僅是一種語音現(xiàn)象,輕聲的產(chǎn)生還與詞匯、語法有密切的關系。
17、漢語中音高(聲調(diào))具有區(qū)別意義的作用。例如ma(陰平)、ma(陽平)、ma(上聲)、ma(去聲)可以分別表示“媽、麻、馬、罵”四個漢字,分別表示不同的意義。音重在漢語中也有區(qū)別意義的作用。例如針對某一提問回答“他去了北京”,如果回答時重音落在代詞“他”上面,是回答“誰去了北京?”的。如果重音落在名詞“北京”上面,是回答“他去了哪兒?”的。
18、(1)淡泊bó 湖泊 pō (2)牲畜chù 畜牧xù
(3)闖勁 chuǎng 闖蕩 chuǎng (4)貧血xuè 出血xiě
(5)連累lěi 累贅léi 受累lèi (6)著落luò 落枕lào 丟三落四là
19、jua(爪)――舌面音聲母不能同合口呼韻母相拼,應該改為zhua。
fong(風)——唇齒音聲母同合口呼韻母相拼只限于u。f與ong不能相拼,應該改為feng。
puo(坡)——雙唇音聲母同合口呼韻母相拼只限于u。p與uo不能相拼,應該改為po。
do(朵)——韻母o不能與雙唇音和唇齒音聲母以外的聲母相拼,應該改為duo。
zing(京)——舌尖前音聲母不能與齊齒呼韻母相拼,應該改為jing。
giao(交)——舌根音聲母不能與齊齒呼韻母相拼,應該改為jiao。
20、(1)、小車兒 [þiau214t§ÁFr] (2)、沒準兒 [mei35t§u«r]
(3)、有趣兒 [jou214tþÁy«r] (4)、樹枝兒 [§u51ts«r]
(5)花瓶兒 [xua55 )pÁi«)r]
普通話中兒化的基本規(guī)律有5個。第一,韻母無韻尾或有u韻尾,兒化時只加卷舌動作,如例(1);第二,有-i、-n韻尾的,卷舌時使韻尾丟失,有的要改變韻腹或增音,如例(2)丟失了韻尾;第三,有高元音i、ü韻腹的,加央元音«,如例(3);第四,有舌尖元音[]、[]的,變成«,如例(4);第五,有-ng韻尾的,卷舌時使韻尾丟失,元音鼻音化,有i韻腹的要加«),如例(5)。
21、漢語普通話/214/調(diào)位總共有三個條件變體,分別為[214]、[35]、[21]。變體[214]出現(xiàn)的條件是單念時,比如“好[xau214]”;變體[35]出現(xiàn)的條件是在上聲音節(jié)前,比如“小[þiau35]組”,或在本調(diào)為上聲的輕聲音節(jié)前,如“打[ta35]點”;變體[21] 出現(xiàn)的條件是在非上聲前,比如“北[pei21]方”、“反[fan21]常”,或本調(diào)為非上聲的輕聲音節(jié)前,比如“老[Žau21]婆”,或在輕聲“子”前,比如“稿[kau21]子”,或在詞語后、在降調(diào)句末,比如“修好[xau21]”。
22、土改[tÁu35]、 土豪[tÁu21]、 首飾[§ou21]、 短短的[tuan214tuan55]、
匯集[xuei51]、 塑造[su53]、 聰明[miN2]、 指望[waN4]
23、在漢語普通話中,輕聲是陰平、陽平、上聲、去聲四個聲調(diào)的特殊變體,不能看作是一個獨立的調(diào)位。調(diào)位是從聲調(diào)中歸納出來的音位,既然調(diào)位是音位的一種,它就應該具有音位的特征。音位最重要的一個特征就是能夠區(qū)別意義。
在漢語普通話里,輕聲音節(jié)是短而弱的音節(jié)。輕聲和非輕聲的差別有時具有辨義作用,如“瞎子/蝦子”,但是也可能沒有辨義的作用,例如“桌子”“便宜”如果我們不把“子”和“宜”念成輕聲音節(jié),對詞的意義不會有什么影響,也就是說輕聲在這種場合下不具有辨義的作用。
讀輕聲的音節(jié),在單字中大都有本調(diào),上面例字中的“子”原讀上聲,“宜”原讀陽平,從這個意義上說,把輕聲看作原調(diào)位的變體是比較合適的。同時輕聲的音高、音質(zhì)都不固定,很難類型化。例如“椅子”中的“子”就比“桌子”中的“子”讀音高一些。類型化是音位的重要特點,不能類型化的讀音看作獨立的調(diào)位是不合適的。
24、“計算機房的面積”是一個有歧義的成分,說話人在不同的地方停頓會讓聽話人產(chǎn)生不同的理解。如果說話人在“計算”后面停頓,就應該理解為動賓結構,“計算”后面帶有一個賓語。如果在“計算機”后面略有停頓,就把“計算機”理解為一個名詞,再與“房”組合為更大的單位,整個成分是定心結構。停頓不一樣,表達的意思完全不一樣。
25、①他偷了我的錢。(不是別人偷了我的錢)
、谒盗宋业腻X。(偷的不是別人的錢)
、鬯盗宋业腻X。(偷的不是其他的東西)
④他偷了我的錢。(不是借了我的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