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南俳烁实业有限公司

自考

各地資訊
當前位置:華課網校 >> 自考 >> 模擬試題 >> 法學類 >> 治安管理學 >> 文章內容

排行熱點

自考《治安管理學》專項復習模擬試題:論述題_第3頁

來源:華課網校  [2018年11月25日]  【

  11.公安機關作為旅館業(yè)的主管部門,應經常對旅館業(yè)的安全白為工作進行監(jiān)督、檢查和指導,應做到:

  (1)加強對旅館業(yè)安全工作的監(jiān)督指導,包括作好開業(yè)審核及定期檢查、指導和監(jiān)督旅館業(yè)制定執(zhí)行各項管理制度。

  (2)查處旅館內發(fā)生的各種案件,懲處違法犯罪分子。

  (3)對旅館業(yè)從業(yè)人員進行法制及安全防范教育。

  (4)表彰獎勵先進,推廣經驗。

  12.群眾性文化體育活動治安管理的法律依據是《群眾性文化體育活動治安管理辦法》。

  (1)公安機關在大型活動舉行前的準備工作:A.活動開始前的安全檢查;B.全面而細致地收集情報信息,有針對性地篩選和分析情報信息;C.盡早制定安全保衛(wèi)工作方案,盡可能進行反復演練;

  (2)在大型活動進行期間維護場內外及周圍的治安秩序。

  13.治安案件的終結是指治安案件經過依法調查后,全案主要事實已經查清,證據材料充分確鑿,法律手續(xù)齊備、有效,可以據以作出處理,結束案件的調查。

  (1)全案主要事實已經查清

  (2)所收集的證據材料充分、確鑿

  (3所收集的證據能夠認定案件的性質和種類

  (4)全案調查的法律手續(xù)齊全、有效

  14.特種行業(yè)是指工商服務業(yè)中由于其經營的業(yè)務內容容易被違法犯罪分子利用進行違法犯罪活動,而由國家法律規(guī)定由公安機關對其實施特殊治安管理的行業(yè)的總稱。

  特種行業(yè)的特征有:

  (1)行業(yè)需求的社會性:工商服務業(yè)中的部分行業(yè);

  (2)經營內部的特殊性:易被違法犯罪分子利用進行違法犯罪活動;

  (3)法律的規(guī)定性:必須是國家法律法規(guī)明確規(guī)定的行業(yè);

  (4)管理的特殊性:由公安機關實行特殊的治安管理。

  特種行業(yè)管理范圍的確定:

  (1)根本依據:其經營的業(yè)務內容容易被違法犯罪分子利用進行違法犯罪活動。

  (2)確定特種行業(yè)管理范圍應當注意以下方面:

  一是社會性質與特種行業(yè)范圍。

  二是某些行業(yè)作為特種行業(yè)在普遍意義上具有共性。

  三是各國不同歷史時期的具體的政治、經濟、治安的情勢決定了特種行業(yè)的個性和變化。

  15.治安防范教育,也可稱為治安教育,是公安機關及其人民警察為實現(xiàn)社會治安的有序狀態(tài),在治安秩序管理的過程中,依靠有關部門和單位,運用多種形式,對社會成員進行以治安管理法律、法規(guī)和安全防范知識為主要內容的傳播、普及、教育活動。

  治安防范教育作用:

  (1)提高群眾遵紀守法的自覺性;

  (2)激發(fā)、增強群眾維護社會治安秩序的積極性、責任感;

  (3)促進安全防范措施的具體落實。

  治安防范教育的內容:

  (1)治安管理法律規(guī)范教育;

  (2)安全防范知識技能教育;

  (3)有利于維護社會治安的情感、道德教育;

  (4)新形勢、新情況、新問題、新規(guī)范教育;

  (5)有利于維護社會治安的行為、習慣教育。

  16.盤查中的當場盤問與繼續(xù)盤問的區(qū)別有:

  (1)在盤問時間、空間上不同;

  (2)在實施對象上不同。繼續(xù)盤問的對象只能是經過當場盤問、檢查后,認為有進一步審查必要的四種人;

  (3)在實施程序上不同。繼續(xù)盤問應當有盤問記錄,而當場盤問則不需要。

  17.公共場所的特點有:

  (1)公共場所中的活動內容多樣,涉及社會生活的各個領域;

  (2)公共場所人員密集、構成復雜;

  (3)公共場所不斷發(fā)生變化,尤其是娛樂服務場所的種類及數量不斷增加;

  (4)公共場所中各類信息豐富;

  (5)公共場所易發(fā)生各種治安問題。

  18.群體性事件指是群體或個人為滿足某種需要,在特定的環(huán)境下實施危害社會的行為,并導致事態(tài)加劇、擴大,擾亂和破壞社會治安秩序的行為。

  群體性事件主體構成的層次理論:

  (1)核心層:在醞釀、引發(fā)和左右事件發(fā)展方向中起核心骨干作用的人構成的層次。其特點:人數少,行為動機、目的明確,心理上對其他層次的人具有輻射作用,社會危害性大。

  (2)附和層:隨核心層出現(xiàn)而形成的第二個層次,事件構成的基本力量。其特點:行為動機、目的不如核心層明確,受核心層影響,并受外界對抗力量的強弱決定自己的態(tài)度。

  (3)圍觀層:在事件形成和發(fā)展中,由抱有好奇心理的微觀者構成的層次。其特點:是極不穩(wěn)定的偶然群體,是處置者和策劃者雙方爭奪的力量。

  對預防與處置群體性事件的意義:

  群體性事件主體構成的層次都是發(fā)展變化的,其組成成員在一定條件下可以相互轉化。事件主體層次的遞增,反映了事件的變化,隨著主體層次遞增引起事件范圍的擴大,又反映著事件空間結構的變化。所以,從系統(tǒng)的觀點看,群體性事件的橫向范圍,是有其縱向層次結構決定的。事件主體構成的層次性也是公安機關在預防與處置事件時的重要理論依據。

  19.群體性治安事件的構成:

  (1)主體要件:特定環(huán)境下聚集并實施了一定危害社會行為的群體;

  (2)客體要件:所侵害的客體;

  (3)主觀方面:事件主體的主觀心理狀態(tài);

  (4)客觀方面:危害社會的行為。

  預防群體性治安事件:

  (1)群體性治安事件的預防方針;

  (2)群體性治安事件的預防方法:

  一是加強基層基礎工作和情報信息工作;

  二是加強治安管理,做好各項預防工作;

  三是在一般預防的基礎上,加強對重點人、重點時空的預防;

  四是加強理論研究,掌握群體性治安事件發(fā)生、發(fā)展的規(guī)律。

  20.群體性事件具有:突發(fā)性、聚眾性、互動性、失范性、演變性等特征。

  處置原則:(1)黨委、政府領導下統(tǒng)一協(xié)調原則;

  (2)防止矛盾激化原則;

  (3)依法果斷處置原則;

  (4)慎用警力、強制措施和武器警械原則。

首頁 1 2 3 尾頁
責編:zj10160201
贺兰县| 东城区| 安溪县| 钟祥市| 沂源县| 衡南县| 淮阳县| 垫江县| 渭源县| 五华县| 通化市| 涪陵区| 榆树市| 化州市| 靖远县| 海阳市| 仁寿县| 宁强县| 和田县| 江门市| 四川省| 吉林市| 衡山县| 寿光市| 随州市| 沭阳县| 抚顺县| 阜城县| 枣强县| 东城区| 宣威市| 鹤岗市| 丰台区| 雅安市| 九江市| 惠水县| 文成县| 鄢陵县| 武强县| 社旗县| 昌宁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