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img.examw.com/index/logo.png)
二,名詞解釋
1.韓國新村幼兒園 【05 全國 2006年01月】(P232-233)
韓國為加強農村地區(qū)學前教育,1981年新設立了由內務部主管的“新村合作幼兒園”。1982年,頒布《幼兒教育振興法》,將“新村合作幼兒園”更名為“新村幼兒園”。新村幼兒園在1981至1983發(fā)展最快,其后穩(wěn)步增長,1988年后逐年減少,原因在于從每年都有一部分重新變?yōu)橥袃核?/P>
2.《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兒童保育教養(yǎng)法》【09 全國 2008年10月】(P240)
朝鮮實行“幼兒公育”,建立社會保育和社會教養(yǎng)的兒童教育體系。用法律固定下來。1976年通過,規(guī)定: 學前教育在費用上實現由國家和社會共同負擔,使所有兒童從6個月開始直到入學前在托兒所、幼兒園接受平等的免費教育。
3.南非學前教育聯(lián)合會【01 全國 2003年10月】(P253)
在1938年南非教育研究基金會召開了一次大型的國際教育會議。大會的直接影響,于南非于1939年成立,新教育研究基金會還組建了地方協(xié)會,它們與學前教育協(xié)會一起傳播學前教育觀念。
三,簡答題
1. 印度學前教育面臨的問題及發(fā)展趨勢。(P228-229)
問題:(1)印度政府提出一些政策和法令,但僅有這些事不夠的。
(2)學前教育機構的內容和質量各異,沒有任何核發(fā)執(zhí)照、立法、監(jiān)控管理學前教育的機構。
(3)大多數幼兒園以教師為中心,重點是正式的授課。教育與實踐脫節(jié),成為初等教育的向前延伸。
(4)大部分師資培訓計劃只針對某一領域,范圍狹窄,教師不能靈活的適應各種情況。
趨勢:(1)需要社區(qū)積極參與,政府與非官方組織通力合作。
(2)需要建立正式的學前教育管理機構。
(3)課程力爭做到理論與實踐的統(tǒng)一,以兒童為中心。
(4)師資培訓范圍應擴展,多給教師提供實踐機會,師資訓練方法應更有參與性。
2. 韓國學前教育的內容及途徑。(P235-236)
內容:健康、社會、自然、藝能和語言。
途徑:(1)充分利用幼兒園的內部資源對幼兒園進行教育。(2)有目的、有計劃地利用社區(qū)資源。
3.朝鮮學前教育的特色。【01 全國 2003年10月】【06 全國 2006年10月】(P244)
、 重視禮儀教育 ⑵ 重視藝術情感教育 ⑶ 強調思想政治教育 ⑷ 通過集體對兒童進行教育
、 師資培養(yǎng)規(guī)格高,再教育體系完善 (6)辦園形式多樣,支援體系健全。
4. 朝鮮學前教育存在的問題及發(fā)展趨勢 (P245-246)
問題:(1)教育處于一種較封閉狀態(tài)。尚未實施開放政策,排斥外國尤其西方國家的教育理論和經驗采取態(tài)度。
(2)十分重視政治教育,忽視教育本身規(guī)律,形式化現象較多。
(3)片面強調集體教育的作用,忽視兒童個性發(fā)展,“齊步走”印跡較重。
(4)采用單一的正面教育的方法,忽視兒童人格發(fā)展的層次性和立體型。
發(fā)展趨勢:(1)呈現出從教育內容、形式到管理的高度規(guī)范化、格式化。
(2)電化教學逐步成為幼兒園基本教育手段之一。
(3)通過音樂組織孩子的一日活動,并對孩子進行音樂啟蒙教育。
5. 蘇丹學前教育發(fā)展趨勢 (P249)
(1)國家需要思考它在學前教育發(fā)展中的角色問題。
(2)學前教育機構的設置并不普遍,設備簡陋,目標僅停留在保育基礎上。
(3)教師問題。素質不高,待遇低下。
(4)繼續(xù)開展學前教育研究。
6. 南非學前教育的兩難境地 (P257)
(1) 學前教育的發(fā)展必須考慮南非的人口背景。南非由許多不同的文化、種族和語言群體組成。
(2) 經濟上最窮困得黑人群體人口急劇增長。對學前教育提出挑戰(zhà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