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img.examw.com/index/logo.png)
二、名詞解釋(本大題共4小題,每小題4分,共16分)
31.社區(qū)教育:把教育置于一定區(qū)域的社會政治、經濟、文化的大背景下,在地方黨和政府的領導下(2分)以地區(qū)為依托,組織和協(xié)調社會各方面的力量,發(fā)揮各自優(yōu)勢,共同辦好教育的新形勢。(2分)
32.全納式教育:是指給所有受教育者(包括殘疾者)提供均等的接收有效教育的機會(2分),亦即指在適當的幫助下殘疾和非殘疾兒童與青少年在各級普通學校共同學習。(2分)
33.學前教育效益:主要是指學前教育所產生的結果(2分),以及學前教育投入與產出的關系(2分)。
34.觀察法:是評價者有目的、有計劃地對托幼機構的活動進行系統(tǒng)、深入的觀察(3分)以搜集評價資料的一種方法。(1分)
三、簡答題(本大題共4小題,每小題6分,共24分)
35.幼兒的學習活動有什么特點?
答:(1)活動性、(2)直觀性、(3)興趣性、(4)主動性、(5)廣泛性、(6)游戲性、(7)模仿性。
36.簡述幼兒園物質環(huán)境創(chuàng)設的系統(tǒng)性原則。
答:(1)環(huán)境創(chuàng)設要有明確的目的性、計劃性、統(tǒng)性
(2)要求利用環(huán)境提供給幼兒的知識信息、活動材料要保持橫向和縱向的聯(lián)系,三維空間同時提供的內容要有密切的橫向聯(lián)系,而且要注意引導幼兒認識和理解這種聯(lián)系。
(3)前后更替的內容要注意縱向聯(lián)系,前面內容是后面內容的基礎,后面內容是前面內容的深化和拓展。
(4)活動材料的更替要遵循由簡單到復雜,操縱由易到難。
37.多元智慧理論的基本內容是什么?
答:加德納認為智力是在某種社會和文化環(huán)境的價值標準下,個體以解決自己遇到的真正難題或生產及創(chuàng)造出來的有效產品所需要的能力,它的基本性質是多元的,每個人都有7種智慧:語言智慧、邏輯-數學智慧、空間智慧、肢體-動覺智慧、音樂智慧、人際智慧、內省智慧。
38.班級生活與管理的發(fā)展適宜性要求是什么?
答:(1)滿足幼兒在班的一切生理需要;(2)滿足幼兒游戲的需要;(3)滿足幼兒操作活動的需要;(4)滿足幼兒之間交往的需要;(5)滿足幼兒從事不同活動的需要。
四、論述題(本大題共2小題,每小題10分,共20分)
39.結合實際,談談如何建立優(yōu)質的師幼關系。
答:(1)關愛幼兒(1分);(2)與幼兒經常性的平等交談(1分);(3)參與幼兒的活動(1分);(4)與幼兒建立個人關系(1分);(5)積極回應幼兒的社會性行為(1分)。(結合實際進行分析,可以酌情加1-5分)
40.結合實際,分析幼兒教師如何從新手發(fā)展為專業(yè)化教師。
答:(1)觀摩和分析優(yōu)秀教師的教學活動(1分)。課堂教學觀摩分為組織化觀摩和非組織化觀摩,一般來說,培養(yǎng)教師適宜用組織化觀摩,,這種觀摩既可以現(xiàn)場觀摩,也可以觀看優(yōu)秀教師的教育教學錄像。(1分)
(2)微型教學(1分)微型教學是指以少數幼兒為教育教學對象,在一定的時間范圍內(5-20分鐘),讓教師嘗試做小型的教育教學,并把這種活動過程攝制成錄像進行分析。(1分)
(3)教育活動決策訓練。(1分) 事先接受訓練的教師提供有關所教班級的各種信息,然后讓他們觀看教育活動實況錄像,從中吸取自認為重要的成分。在此過程中,指導者一面呈現(xiàn)出更恰當的行為,一面加以說明。(1分)
(4)通過反思來提高組織教育教學活動的能力。(1分)
(如能結合實際進行分析,可以酌情加1-3分)
五、應用題(本大題10分)
41. 晨間活動的時候,有一個幼兒(5歲半)突然提出一個問題:“為什么蠶蛾這么久了還不出來呢?”經她一說,其余的幼兒也表現(xiàn)得很有興趣,便紛紛議論起來。另一個幼兒說:“已經過了日子了,為什么蠶蛾還不出來?”原來教室的自然角養(yǎng)了蠶,幼兒目睹了蠶蟲吐絲結繭的過程,教師曾說過大約過兩星期,蠶蛾便會咬破蠶繭走出來。他們在日歷上把預定的日期畫上記號,但預定的日期已經過了一星期,仍看不到蠶繭有什么變化。其中一個幼兒問教師:“梁老師,你是不是說錯了?”
如果你是那位梁老師,當幼兒對你說的話提出疑問時,你會怎樣去處理,請您用精神環(huán)境中因人施教的原理去分析。
答:適宜于因人施教的精神環(huán)境,強調教師對幼兒多支持、多肯定、多接納、多表揚、多鼓勵、多關注、多信任、多自主等。這是形成融洽、和諧、健康精神環(huán)境的必要條件。(2分)
如果老師過分看重自己的權威,當受到幼兒質疑時,她便會感到尊嚴受損,可能沒法加以辯護,甚至對孩子表現(xiàn)出不好的態(tài)度,這是不利于孩子的探索,也不利于和諧精神環(huán)境創(chuàng)設的。(2分)
如果老師能肯定幼兒的想法,并對幼兒做出適當的指導,師幼之間通過自有交換意見,在融洽的氣氛下,幫助幼兒學會對事物的質疑與探究,努力找出答案。(2分)
只有在這樣自有、安全的心理條件下,幼兒的潛能才能得到更好的展現(xiàn)。(1分)
( 結合案例具體分析,酌情給1-3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