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img.examw.com/index/logo.png)
自學考試《教育社會學》基礎題(9)
1.1895年,在《原強》一文中首先介紹了斯賓塞及其社會學的學者是( B )1-17
A.康有為 B.嚴復
C.章太炎 D.譚嗣同
2.對影響社會事實發(fā)生、變化的主客觀因素,從其因果聯(lián)系上加以說明的過程,指的是社會學的( B )2-36
A.描述性功能 B.解釋性功能
C.預測性功能 D.規(guī)范性功能
3.在社會學研究方法中,屬于定性方法的是( D )2-41
A.介入性研究 B.問卷調查
C.社會實驗方法 D.實地研究
4.初級社會關系是次級社會關系的基礎,但社會關系大量表現(xiàn)為( C )3-64
A.初級社會關系 B.血緣關系
C.次級社會關系 D.結合關系
5.人口資源具有兩重屬性,即自然屬性和( A )3-67
A.社會屬性 B.群體屬性
C.資源屬性 D.價值屬性
6.在自然資源的分類中,天然氣屬于( A )3-70
A.礦產資源 B.環(huán)境資源
C.生物資源 D.替代資源
7.組成文化的最小單位是( D )4-85
A.文化模式 B.文化集叢
C.文化特性 D.文化特質
8.在文化的功能中,表現(xiàn)為提供知識和積累成果兩方面的是( C )4-86
A.反功能 B.價值功能
C.社會導向功能 D.整合功能
9.在美國社會學發(fā)展史上,對世界社會學發(fā)展最具影響力的,首推( B )1-13
A.哥倫比亞學派 B.芝加哥學派
C.哈佛學派 D.牛津學派
10.第二次世界大戰(zhàn)后,社會學理論逐步走向多元化,其中包括吉登斯的( D )2-51
A.社會批判理論 B.現(xiàn)象學社會學理論
C.溝通理論 D.結構化理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