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單項選擇題(本大題共20小題,每小題1分,共20分)
在每小題列出的四個備選項中只有一個是符合題目要求的,請將其代碼填寫在題后的括號內(nèi)。錯選、多選或未選均無分。
1.從《秋水》看,莊子“少仲尼之聞而輕伯夷之義”所依據(jù)的理念是( C )
A.以人為本,施行仁政 B.順應(yīng)自然,清靜無為
C.宇宙無限,人的認(rèn)識有限 D.多元并立,和而不同
2.《五代史伶官傳序》中,用“滿招損,謙得益”的觀點來說明國家興衰的道理,這
種論證方法是( D )
A.演繹法 B.歸納法
C.類比法 D.對比法
分析:
論點: 在文中已經(jīng)表明:《論毅力》《容忍與自由》《咬文嚼字》
需要自己總結(jié):《寡人之于國也》《秋水》《吃飯》。
總論點與分論點:《容忍與自由》,《秋水》《五代史伶官傳序》,等等。
名人名言
理論論據(jù) 定理,公理
俗語, 諺語
論據(jù)
議論文 具體事實
事實論據(jù) 概括事實
數(shù)字
例證法
歸納法
立論 概括法
論證 演繹法
駁論 對比法
比較法
類比法
3.《咬文嚼字》的作者認(rèn)為,“咬文嚼字”表面上是斟酌文字,實際上是( B )
A.確立中心論點 B.調(diào)整思想感情
C.安排層次結(jié)構(gòu) D.選擇表現(xiàn)方法
分析:引用李廣射虎的例子說明斟酌文字實際是在調(diào)整思想與感情;
引用推敲的例子,說明更改了文字就是更改了思想感情。
4.趙武靈王推行胡服騎射能夠成功的關(guān)鍵因素是( B )
A.入侵者大兵壓境 B.公子成態(tài)度轉(zhuǎn)變
C.法令嚴(yán)峻 D.臣民擁護
分析:趙武靈王推行胡服騎射能夠成功的關(guān)鍵因素(1)耐心說服,循循善誘,不強行推行;(2)以朝中重臣,自己的叔叔作為突破口,抓住關(guān)鍵,重點突破,起到典型帶動的作用;(3)親自上門做說服工作,把說服工作做到家;(4)說服的角度很有說服力,以理服人:即將國家利益放在首位。
5.《張中丞傳后敘》駁斥“城之陷,自遠所分始”這一錯誤論調(diào)時,使用的論證方法是
( D )
A.演繹 B.歸納
C.對比 D.類比
分析:駁“城之陷,自遠所分始”。論證方法類比法。連用兩個比喻,以此證明睢陽被攻陷,勢在必然。
6.下列文章中,贊嘆主人公能“自得師”的是( C )
A.《馮諼客孟嘗君》 B.《種樹郭橐駝傳》
C.《馬伶?zhèn)鳌?D.《紀(jì)念傅雷》
分析:是否閱讀教材。
7.下列《西湖七月半》語句中,兼用了比擬、對偶和比喻修辭手法的是( A )
A.此時月如鏡新磨,山復(fù)整妝,湖復(fù)額面
B.向之淺斟低唱者出,匿影樹下者亦出,吾輩往通聲氣,拉與同坐
C.韻友來,名妓至,杯箸安,竹肉發(fā)
D.月色蒼涼,東方將白,客方散去
分析:
比喻,比擬
排比 對偶
修辭手法 設(shè)問 反詰
層遞 借代
呼告
8.《香市》作者在描述重興香市冷落情景時著重寫了“南洋武術(shù)班”,其手法是( B )
A.類比象征 B.對比反襯
C.以小見大 D.側(cè)面描寫
分析;反襯:《香市》《馮諼客孟嘗君》《張中丞傳后序》《馬伶?zhèn)鳌贰犊鄲馈?
9.《哭小弟》一文組織材料的方式是( B )
A.依順時序 B.交叉壘積
C.由大及小 D.由小及大
分析:教材提示有明確交代
10.《湘夫人》中,“時不可兮驟得,聊逍遙兮容與”的抒情方法是( A )
A.直抒胸臆 B.借典故抒情
C.借景抒情 D.借象征抒情
直接抒情:《湘夫人》,《長恨歌》,《聲聲慢》《一句話》《祖國,我親愛的祖國》
自然天成:《飲酒》
借景抒情 融情入景:《湘夫人》《秋興》《長恨歌》
移情于景:《聲聲慢》《長恨歌》《秋興》《再別康橋》
因情造景:《湘夫人》《長恨歌》《雨巷》
詩歌的抒情
借事抒情:《蒹葭》《湘夫人》《鷓鴣天》《再別康橋》《八聲甘州》《長恨歌》
借舉止抒情:《行路難》《長恨歌》《飲酒》《鷓鴣天》《摸魚兒》《再別康橋》《八聲甘州》
間接抒情
借比喻抒情:《虞美人》《長恨歌》《聲聲慢》(自喻)《摸魚兒》《再別康橋》
借象征抒情:《行路難》《一句話》《蒹葭》《早雁》《摸魚兒》《雨巷》《祖國,我親愛的祖國》
借典故抒情:《行路難》《鷓鴣天》《摸魚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