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親很懂我的心思,笑笑,“去賞你的景吧!
見我仍遲遲不動,父親說:“有什么不好意思的呢,你高興賞景就賞景,我高興做活就做活,不都圖個自在么?!”
我知道,要父親埋頭干他喜歡干的活,比要他賞紅葉更使他心安與歡悅,這是情理中的事,不關乎我的勤與懶。但我終究不忍在勞作的父親身邊,作賞景的清客,便同他一起干下去了。
這是第一次回故鄉(xiāng)賞紅葉的情景。
第二年秋深,想到故鄉(xiāng)那滿山的絢麗,仍有熱熱的歸心。但父親在地堰上彎曲的身影從腦底晃出的時候,歸心就有了幾分遲疑,心中就有了一種惆悵。
最后,還是回去了。因為:紅葉歲歲依舊,而父親卻要一天天衰老;父親已經辜負了紅葉,兒女還要辜負父親么?!
回到故鄉(xiāng),父親很高興,抱出一壇雄自釀④:“崽呀,知道你要回來,爹特意給你留著呢!蔽业难鄹C便不由得濡濕了。
從此,每到秋深,我皆毫不遲疑地回故鄉(xiāng)去。
每次,我們低頭砍著柴草,卻都把紅葉擱置于一邊。但只要我們抬起頭來,山上的紅葉,便很執(zhí)著地紅到我們的眼眸中來——
紅葉沒有怨艾,只有默默的守望和多情的注視,一依如山里的人們。
【注】①漚(òu):長時間地浸泡,使起變化。②惆悵:傷感,失意。③踅(xué):中途折回。④雄自釀:一種自家釀造的酒。
9.本文以“故鄉(xiāng)紅葉”為題,為什么在一、二兩段中要寫“香山紅葉”?(3分)
10.指出下列句子中作者“惆悵”的具體原因。(4分)
、僬嬲盐蛄耍械接行┿皭澚,是看到城里人,居然要爬那么遠的路徑,到香山專程賞紅葉之后。
、诘赣H在地堰上彎曲的身影從腦底晃出的時候,歸心就有了幾分遲疑,心中就有了一種惆悵。
11.分析“故鄉(xiāng)紅葉”在文中的象征意義以及在結構上的作用。(4分)
12.請對“父親”這一人物形象及“我”對“父親”的思想情感作賞析。(5分)
2016參考答案:
8.A. —見鐘情 C.呵護備至,興奮異常 E.意興闌珊
9.(1)食物與陶碗的風格搭配得自然和諧。 (2)不再喜歡,閑置—旁。
10.寫了陶碗風格各異,內涵豐富,既表明取舍困難的原因,又表達了對陶碗的喜愛之情;與后文陶碗失寵形成強烈反差,突出了文章主題。
11.句意理解:年輕人在成長過程中,一定會經歷喜歡就想擁有,擁有后熱情隨即消退的階段,也一定會為此付出代價。結合體驗談看法:略。
2015參考答案:
9.內容上,強調繼父在我們心目中的地位,表達對繼父的愛戴、懷念之情。結構上,開頭點題,引出下文對繼父的懷念;結尾呼應開頭,點明題旨。
10.①“柔柔軟軟”寫出了繼父瞅著“我”時的滿足與幸福的心理。②“抹眼淚”寫出了母親感動、感激和內疚的心理。
11.“繼父”只表明他的身份,如果用“繼父”指稱,顯得生硬,有距離感,所以用“他”指稱繼父;以“爸、您”指稱,能更直接抒發(fā)對繼父深厚的感情。
12.答:從繼父下班后去擺攤,直到去世前還在擺攤,他會修理各種電器,常常幫助別人,可以看出繼父是一個勤勞、能干、熱心的人;從繼父把糖讓給我吃,把母親夾給他的菜夾給我們,為了攢錢養(yǎng)活一家人,從不吸煙喝酒,一年四季穿舊衣服,可以看出繼父是一個關愛孩子、對家庭有責任心的人;從繼父不僅自己能忍受鄰里街坊的風言風語以及爺爺奶奶他們的臉色,還勸母親不要計較,可以看出繼父是一個寬宏大量和好脾氣的人。
2014參考答案:
9.將香山紅葉與故鄉(xiāng)紅葉作比較,突出了故鄉(xiāng)紅葉更為壯觀,更有氣魄,為下文寫故鄉(xiāng)紅葉被人漠視的命運作鋪墊。
10.①感受到比香山紅葉更為壯美的故鄉(xiāng)紅葉,卻長久地被人漠視和遺忘。(2分)②父親雖在美景和福地之中,但因艱辛勞作和無暇賞景,且要天天衰老。(2分)
11.象征意義:“故鄉(xiāng)紅葉”象征那些極為普通、沒有怨言、默默堅守的山里人。(2分)結構作用:“故鄉(xiāng)紅葉”是行文的線索,貫穿文章的始終,使文章內容集中、結構緊湊。(2分)
12.“父親”形象:父親在地堰邊埋頭干活,并以此心安和歡悅,表現(xiàn)了父親的樸實和勤勞;父親讓我去觀賞紅葉。做自己喜歡的事,表現(xiàn)了父親對兒女的理解和寬厚;父親特意給我留著一談雄自釀,表現(xiàn)了父親對兒女的關愛。(3分)“我”的情感:因父親辛勤勞作、不斷衰老而憂傷、內疚和思念;因父親對“我”的理解和關愛而感激。(2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