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文言文閱讀(42分)
(一)默寫(18分)
1、 ,落日故人情。(李白《送友人》)
2、 ,濃睡不消殘酒。(李清照《如夢令》)
3、辛苦遭逢起一經(jīng), 。(文天祥《過零丁洋》)
4、 ,古來征戰(zhàn)幾人回。(王翰《涼州詞》)
5、 , ,又何妨?(蘇軾《江城子•密州出獵》)
6、 , ,盡其肉,乃去。(柳宗元《黔之驢》)
(二)古詩詞理解(4分)
黃鶴樓
崔顥
昔人已乘黃鶴去, 此地空余黃鶴樓。
黃鶴一去不復(fù)返, 白云千載空悠悠。
晴川歷歷漢陽樹, 芳草萋萋鸚鵡洲。
日暮鄉(xiāng)關(guān)何處是? 煙波江上使人愁。
7、下面理解不正確的一項是 (2分)
A、首聯(lián)融入仙人乘鶴的傳說。
B、頷聯(lián)中有詩人對歲月、世事的感慨。
C、“歷歷”、“萋萋”采用了迭詞來寫江上美景。
D、《黃鶴樓》是一首七言絕句。
8、詩人面對“黃鶴樓”,抒發(fā)了 之情。(2分)
(三)閱讀下文,完成9——11題(8分)
登泰山記
(節(jié)選)
及既上,蒼山負(fù)雪,明燭天南,望晚日照城郭,汶水、徂徠如畫,而半山居霧若帶然。
戊申晦,五鼓,與子潁坐日觀亭待日出。大風(fēng)揚(yáng)積雪擊面,亭東自足下皆云漫。稍見云中白若樗蒱數(shù)十立者,山也。極天,云一線異色,須臾成五采。日上,正赤如丹,下有紅光,動搖承之;蛟唬捍藮|海也。回視日觀以西峰,或得日,或否,絳皜駁色,而皆若僂。
9、選文作者為 ,他是清代 派古文家。(2分)
10、用現(xiàn)代漢語翻譯下面的句子(3分)
及既上,蒼山負(fù)雪,明燭天南
11、下列理解不正確的一項是( )(3分)
A、第一段描繪的是泰山夕照圖,第二段描繪的是泰山日出圖。
B、第二段從日出前的風(fēng)、雪、云寫起,與上文“蒼山負(fù)雪”相照應(yīng)。
C、作者回頭看西邊山峰,由高向低俯視,“絳皓駁色”,顯示了“紅裝素裹,分外妖嬈”的日出美景。
D、作者抓住日出時色彩變化的特點(diǎn),以鮮明的色彩勾勒出了雄偉、壯麗的
日出景象。
(四)閱讀下文,完成12——15題(12分)
斗牛與飛雁
蘇軾
有藏戴嵩①“斗!雹谡,以錦囊系肘自隨,出于客觀。旁有牧童曰:“斗牛力在前,尾入兩股間,今畫斗而尾掉,何也?”
黃荃③畫“飛雁”,頭足皆展;蛟唬骸帮w鳥縮頭則展足,縮足則展頭,無兩展者!彬(yàn)之,信然。
【注釋】①戴嵩,又作戴松,唐代名畫家。②斗牛:戴松所畫的斗牛圖。③黃荃:唐末宮廷畫師,擅長花鳥畫。
12、解釋下列加點(diǎn)的詞語。(4分)
(1)尾入兩股間( ) (2)信然( )
13、用現(xiàn)代漢語解釋文中畫線句。(3分)
飛鳥縮頭則展足,縮足則展頭,無兩展者
14、下列選項中,理解正確的一項是( )(3分)
A、黃荃與戴嵩都是著名畫家,與作者是同一時代的人。
B、藏“斗!眻D者將“斗!眻D帶在身邊,是怕圖畫丟失。
C、牧童認(rèn)為“斗!眻D與真實(shí)情況不符,所以發(fā)出“何也”的疑問。
D、“信然”一詞,是作者贊嘆黃荃的“飛雁”圖畫得十分逼真。
15、本文告訴我們的道理是 (2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