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非選擇題:本大題共3小題,第26小題16分,第27小題18分,第28小題16分,共50分
26.中國文化源遠流長,孕育了中華民族獨特的民族性格和民族精神,閱讀材料,回答問題.
材料一 孟子認為“大丈夫”是人生的最高目標,從理想人格的意義講,孟子所謂的“大丈夫”具備四種重要的德行,“惻隱之心,人之端也;羞惡之心,又之端也;禪讓之心,禮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全力發(fā)展此“四端”,便會成為具有浩然之氣的“大丈夫”.-----摘編自《中國通史》
(1)材料一中,孟子認為“大丈夫”應具備怎樣的道德規(guī)范?結合所學知識,簡述孟子的政治理想.
材料二 一位阿拉伯商人記述:兩宋時期,信用券被廣泛應用,富裕商人率先使用印制的紙幣,極大地便利了商品的交換.中國商人把錢借給別人時會寫下借條,借債人則在紙條上用食指和中指畫押.他們主張以信接物,以義為利,市不二價,童叟無欺,不賣假貨,不賺黑錢,不會乘人之危而半利.---摘編自《新全球史》
(2)據材料二,概括指出宋代商人具有怎樣的優(yōu)秀品質?結合所學知識,概述宋代商業(yè)繁榮的主要表現.
材料三 1875年4月,左宗棠被任命為欽差大臣,督辦新疆軍務.年過6旬、體弱多病的他,日理萬機,殫精竭慮,甚至帶棺出戰(zhàn),表達了誓死收復新疆的決心,被時人譽為“一代名臣”.曾國藩曾這樣評價他:“論共戰(zhàn),吾不如左宗棠;為國盡忠,亦以季高(左宗棠的字)為冠.國幸有左宗棠也.”-----摘編自《中國近代史》
(3)據材料三并結合所學知識,簡要評價左宗棠.
材料四 請告訴我誰是中國人,啟示我,如何把記憶抱緊;請告訴我這民族的偉大,輕輕的告訴我,不要喧嘩.
這是20世紀早起著名詩人聞一多的困惑-----誰是中國人?
----摘編自《中國文化導讀》
(4)綜上所述,你認為應該怎樣對待傳統文化?
【考點】材料解析題;百家爭鳴;宋代南方經濟的發(fā)展;左宗棠收復新疆;歷史開放性問題;闡述見解題.
【分析】(1)本題考查了孟子的思想主張.
(2)本題考查了宋代商人的優(yōu)秀品質及商業(yè)繁榮的表現.
(3)本題考查了對左宗棠的評價.
(4)本題考查了對傳統文化的態(tài)度.
【解答】(1)由材料一“孟子所謂的‘大丈夫’具備四種重要的德行,‘惻隱之心,人之端也;羞惡之心,又之端也;辭讓之心,禮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可知,孟子認為“大丈夫”應具備的道德規(guī)范有惻隱之心、羞惡之心、辭讓之心、是非之心.孟子還要求統治者用“仁政”治國,輕徭薄賦.
(2)由材料二“他們主張以信接物,以義為利,市不二價,童叟無欺,不賣假貨,不賺黑錢,不會乘人之危而半利”可知,宋代商人的優(yōu)秀品質有誠信、輕利重義等.宋代商業(yè)繁榮超過了前代,出現了很多商業(yè)都市,還出現了早市、夜市等,四川地區(qū)還出現了世界上最早的紙幣--交子.
(3)左宗棠是晚晴政治舞臺上的漢族封建地主官僚,面對國內人民的反抗的外國資本的侵略與擴張,他為了維護封建統治和挽救民族存亡,表現了那個時代地主階級的政治家的復雜多面性.在鎮(zhèn)壓太平天國運動中,他雙手沾滿了人民的鮮血,充當了清政府鎮(zhèn)壓人民起義的劊子手;在洋務運動中,他為了實現“富國強兵”的夢想,積極創(chuàng)辦福州船政局,客觀上抵制了外國資本主義的侵略,刺激了中國民族資本主義的產生;在新疆危機中,更是表現出了他政治上遠見卓識,不顧年事已高,率兵遠征,成功粉碎了列強分割我國領土的企圖,表現出崇高的愛國精神,受到人民的贊揚.
(4)本題是開放性題目,言之有理即可,中國的傳統文化既有好的方面,也有不好的一面,我們應該取其精華,去其糟粕,批判地繼承傳統文化.
故答案為:
(1)惻隱之心、羞惡之心、辭讓之心、是非之心;孟子主張“仁政”.
(2)誠信、輕利重義;出現了很多商業(yè)都市,還出現了早市、夜市等,四川地區(qū)還出現了世界上最早的紙幣--交子.(任答兩點即可)
(3)在鎮(zhèn)壓太平天國運動中,他雙手沾滿了人民的鮮血,充當了清政府鎮(zhèn)壓人民起義的劊子手;在洋務運動中,積極創(chuàng)辦福州船政局,客觀上抵制了外國資本主義的侵略;在新疆危機中,成功粉碎了列強分割我國領土的企圖,表現出崇高的愛國精神.(任答兩點即可)
(4)取其精華,去其糟粕,批判地繼承傳統文化.(言之有理即可)
【點評】識記孟子的思想主張,識記宋代商業(yè)發(fā)展的狀況,了解左宗棠的相關知識.
27.新中國成立后,民主法制建設經歷了曲折發(fā)展的歷程,取得了令人振奮的偉大成就,閱讀材料,回答問題.
材料一“法治”即法的統治(Rule of Law),是人民當家做主治理國家、行使民主權利的形式和保障;應當把法律看成是人民自己創(chuàng)造出來,規(guī)范自己行為、保障自己權益的社會公約,是維護自己合法權利的工具,它具有至上的權威.----摘編自《二十世紀中國法制文明的演進》
(1)材料一中,作者提出了什么觀點?新中國成立初期,哪一舉措體現了作者的觀點?
材料二 如果做更深入的思考就會發(fā)現,…難以準確把握我國社會的主要矛盾,造成“以階級斗爭為綱”的錯誤.這一錯誤不可避免地使…黨的治國方略、方式不是與法律化、制度化民主政治建設相適應的“依法治國”,而只能是適合階級都掙的“政策治國”…最終導致“文革”悲劇.-----摘編自《新中國的民主政治建設及啟示》
(2)據材料二指出,“文革”時期民主法制遭到破壞的原因是什么?解決這一問題的策略是什么?
材料三 十一屆三中全會,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主法制建設大事圖表
歷屆人大立法情況
歷屆人大 |
立法數量(條) |
五屆人大 |
60 |
六屆人大 |
63 |
七屆人大 |
87 |
八屆人大 |
117 |
九屆人大 |
113 |
(3)據材料三并結合所學知識指出,我國加強民主法制建設的主要措施及重大成效,20世紀末,我國提出了怎樣的“法治”目標?
【考點】材料解析題;新中國成立;文化大革命;社會主義民主與法制建設的加強;闡述見解題.
【分析】本題主要考查了民主法制建設的有關內容.
【解答】(1)解答本題要注意分析材料,解讀材料的意思,很顯然材料反映了治理國家要依靠法律,也就是依法治國的觀點.注意時間限制是“新中國成立初期”,根據所學知識可知:1954年9月,第一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在北京召開,大會制定了《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憲法堅持人民民主專政,堅持社會主義道路,一切權利屬于人民,這是我國第一部社會主義類型的憲法.體現了我國依法治國的思想.
(2)解答本題要從材料中尋找答案,材料中“難以準確把握我國社會的主要矛盾”、“法律化、制度化民主政治建設相適應的依法治國”、“政策治國”是關鍵點,可以得出答案:沒有準確把握中國社會主要矛盾; 忽視政體民主建設;僅依靠“政策治國”.“文革”時期民主法制遭到破壞的原因是沒有依法治國,所以解決這一問題的策略應該是依法治國.
(3)注意對題干圖片的解讀,根據所學知識可知:圖片一是平反冤假錯案,圖片二是進行普法宣傳.我國加強民主法制建設的主要措施是平反冤假錯案、加強立法及法律宣傳,初步形成了以憲法為核心的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法律體系.20世紀末,我國提出了的“法治”目標是有法可依.
故答案為:
(1)依法治國;1954年9月,第一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制定了《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
(2)沒有準確把握中國社會主要矛盾; 忽視政體民主建設;僅依靠“政策治國”.依法治國.
(3)平反冤假錯案、加強立法及法律宣傳;初步形成了以憲法為核心的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法律體系;有法可依.
【點評】注意準確識記新中國民主法制建設取得的成就.
28.伴隨著蒸汽機的一聲鳴響,人類社會進入了工業(yè)文明的新時代,閱讀材料,回答問題.
材料一 如圖為《機器時代的享受》.它描寫了美國有錢人坐汽船游覽倫敦泰晤士河的場景.在他們風光的背后,大批的農村人口背井離鄉(xiāng)涌入城市,農村人口占總人口的比重從18世紀的70%下降到1841年的20%.大量的貧民常年居住在沒有基本衛(wèi)生設施和通風設備的住房內.許多巨大的蒸汽輪船,發(fā)出嗆人的濃煙,岸邊工廠排放的污水,使河水變得渾濁不堪.------摘編自《文明的力量》
(1)據材料一,“機器時代”給人們的社會生活帶來了哪些影響?
材料二 第二次工業(yè)革命時期,全部新工業(yè)仿佛一夜之間躥升起來,但是在所有的新進展中,或許最重要的是在工業(yè)和民用中使用電力.此時科學研究成果在工業(yè)上得到更直接的應用,出現了大規(guī)模生產技術.公司制替代合伙關系成為標準,股份公司成立后,股票持有者是公司的所有者,但實際上,他們幾乎好不參與公司的管理決策,管理決策權歸董事會.---摘編自《世界文明史》
(2)據材料二,概括第二次工業(yè)革命出現的新特點.
材料三 人類文明演進坐標
---摘編自《世界現代化進程》
(3)據材料三,從社會發(fā)展的角度看,第二次現代化使人類進入了什么社會階段?以美國新經濟時代為參照,歸納第二次現代化的主要特征.
【考點】材料解析題;第一次工業(yè)革命的影響;第二次工業(yè)革命;第三次科技革命的興起;闡述見解題.
【分析】(1)本題考查第一次工業(yè)革命的影響.
(2)本題考查第二次工業(yè)革命的新特點.
(3)本題考查第二次現代化的有關內容.
【解答】(1)第一次工業(yè)革命的發(fā)展,一方面促進了人類文明的發(fā)展,促進城市化的進程,推動了社會的進步.另一方面也造成了環(huán)境污染,給人類的發(fā)展帶來不利的影響.
(2)解答本題要注意從材料中尋找答案,材料中“科學研究成果在工業(yè)上得到更直接的應用、公司制替代合伙關系成為標準”是解題的關鍵,據此可以得知第二次工業(yè)革命出現的新特點有科學研究成果在工業(yè)上直接應用,公司制替代合伙關系.
(3)分析圖表,第二次現代化是從1970年開始的,這一時期處于第三次科技革命,它使人類進入了知識和信息時代. 20世紀90年代,美國政府在進行社會經濟改革的同時,加大教育、科技事業(yè)的發(fā)展,促進了以信息產業(yè)為代表的高新技術的發(fā)展.這一時期,美國的經濟政策和經濟結構都和以前有很大不同,因此,人們認為美國進入到新經濟時代.第二次現代化具有網絡化、全球化、創(chuàng)新化、個性化、生態(tài)化、信息化等特點.
故答案為:
(1)第一次工業(yè)革命的發(fā)展,一方面促進了人類文明的發(fā)展,促進城市化的進程,推動了社會的進步.另一方面也造成了環(huán)境污染,給人類的發(fā)展帶來不利的影響.
(2)科學研究成果在工業(yè)上直接應用;公司制替代合伙關系.
(3)知識和信息時代;網絡化、全球化、創(chuàng)新化、個性化、生態(tài)化、信息化等特點.
【點評】注意準確識記人類文明發(fā)展的過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