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給加點字注音,根據(jù)拼音寫漢字。(3 分)
從你的一座庭院
觀賞亙.( ▲ )古已有的繁星,
坐在夜幕下的長凳上níng( ▲ )望天體的寒光熒熒,
聆聽從看不見的池塘傳來的溪流淙淙,
呼吸素馨與忍冬的芳菲, 感受睡鳥的沉寂、
門廊的靜穆、濕氣的蒸téng( ▲ )
——這一切,也許,就是詩情。
2. 在方框內(nèi)用正楷字或行楷字抄寫下面名言。(2 分)
仁者樂山 智者樂水
3. 用詩文原句填空。(9 分)
(1) 念天地之悠悠, ▲ 。 (陳子昂《登幽州臺歌》)
(2) 忽如一夜春風來, ▲ 。 (岑參《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
(3) ▲ ,柳暗花明又一村。 (陸游《游山西村》)
(4) 文人愛水。王灣《次北固山下》中的“ ▲ ”一句亮出水之色彩;張養(yǎng)浩《山坡羊·潼關懷古》中的“ ▲ ”一句呈現(xiàn)水之澎湃;李白《贈汪倫》中“ ▲ , ▲ ”兩句借水抒情; 流水不止,引發(fā)孔子對時間的感嘆:“ ▲ , ▲ 。”
4. 以下是初三某班的《儒林外史》閱讀任務單,請你完成相關任務。(7 分)
閱讀策略 |
內(nèi)容呈現(xiàn) |
思考與理解 | |||||
路標式細讀 |
書中有不少兄弟形象,如下列幾組: |
(1)這幾組兄弟中,品性大相徑庭的是 ▲ 兩組,大同小異的是 ▲ 兩組)(填序號)(2 分) | |||||
|
A |
B |
C |
D |
| ||
嚴貢生 嚴監(jiān)生 |
王德 王仁 |
婁三 婁四 |
杜慎卿 杜少卿 | ||||
回目名探究 |
第 1 回 說楔子敷陳大義 借名流隱括全文第 55 回 添四客述往思來 彈一曲高山流水第 56 回 神宗帝下詔旌賢 劉尚書奉旨承祭 |
(2)問題:本書共 56 回,將此三回目集中進行探究,對理解作者寫作意圖有何意義?(2 分) 我的理解: ▲ | |||||
探 析 諷刺手法 |
第3 回 周學道校士拔真才 胡屠戶行兇鬧捷報第 12 回 名士大宴鶯脰湖 俠客虛設人頭會第 19 回 匡超人幸得良朋 潘自業(yè)橫遭禍事 |
(3)問題:結合這幾個回目名和它們的內(nèi)容說說作者是用什么方式進行諷刺的?(1 分) 我的理解: ▲ |
|
關 注 名家點評 |
《中國小說史略》中,魯迅把《儒林外史》看作諷刺小說的典范,說其“婉而多諷”。 |
(4)問題:為什么吳敬梓在書中多用 “婉諷”,而不直接諷刺?(2 分) 我的理解: ▲ |
|
5. 以下是《儒林外史》的片段學習單,完成后面題目。(9 分)
匡超人見是衣冠人物,便同他拱手坐下,問起姓名。那老年的道:“賤.姓牛,草.字布衣!笨锍寺犚娋疤m江說過的,便道:“久仰!庇謫栆晃,牛布衣代答道:“此位馮先生,尊.字琢庵,乃此科新貴, 往京師會試去的!笨锍说溃骸芭O壬策M京嗎?”牛布衣道:“小弟不去,要到江上邊蕪湖縣地方尋訪幾個朋友。先生仙.鄉(xiāng).貴.姓?今往那里去的?”匡超人說了姓名。馮琢庵道:“先生是浙江選家。尊.選有好幾部弟都是見過的。”匡超人道:“我的文名也夠了。自從那年到杭州,至今五六年,考卷、墨卷、房書、行書、名家的稿子,還有《四書講書》、《五經(jīng)講書》、《古文選本》……家里有個賬,共是九十五本。弟選的文章,每一回出,書店定要賣掉一萬部,山東、山西、河南、陜西、北直的客人,都爭著買, 只愁買不到手;還有個拙.稿是前年刻的,而今已經(jīng)翻刻過三副板。不瞞二位先生說,此五省讀書的人,家家隆重的是小弟,都在書案上,香火蠟燭,供著‘先儒匡子之神位’!迸2家滦Φ溃骸跋壬,你此言誤 矣!所謂‘先儒’者,乃已經(jīng)去世之儒者,今先生尚在,何得如此稱呼?”匡超人紅著臉道:“不然!所謂‘先儒’者,乃先生之謂也!”牛布衣見他如此說,也不和他辯。馮琢庵又問道:“操選政的還有一位馬純上,選手如何?”匡超人道:“這也是弟的好友。這馬純兄理法有余,才氣不足;所以他的選本也不甚行。選本總以行為主,若是不行,書店就要賠本;惟有弟的選本,外國都有的!”
(節(jié)選自《儒林外史》第 20 回,人民文學出版社,2018 年版)
(1) 下列說法有誤的一項是( ▲ )(2 分)
A.《五經(jīng)講書》的“五經(jīng)”是指道家的經(jīng)典《詩經(jīng)》《尚書》《禮記》《周易》《春秋》。B.上文中的“仙鄉(xiāng)”“貴”“尊”是對別人的尊稱,“賤”“拙”“草”是對自己的謙稱。C.古人在姓名之外常有字號,如匡迥,號超人;唐代著名詩人李白,字太白,號青蓮居士。
D.畫線句“家家隆重的是小弟”中“隆重”一詞本是形容詞,這里是動詞,意為“推崇”。
(2) 為下列加點字選擇正確讀音。(2 分)
、倏锍艘娛且鹿.人物( ▲ ) ②丈夫之冠.也( ▲ ) A. guān B. guàn
(3) 下列句中加點詞語意思相同的一項是( ▲ )(2 分) A.乃.已經(jīng)去世之儒者 乃.不知有漢
B. 匡超人紅著臉道:“不然.!” 秦王怫然.怒
C. 何得.如此稱呼? 且欲與常馬等不可得.
D. 若.是不行,書店就要賠本 徐公不若.君之美也
(4) 根據(jù)選文,概括匡超人的形象特點。(3 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