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重點實詞理解
1.通假字。
日扳仲永環(huán)謁于邑人(通“攀”,牽,引)
2.詞類活用。
(1)邑人奇之(形容詞作意動詞,以……為奇。)
(2)父異焉(形容詞作動詞,對……感到驚異。)
(3)父利其然也(名詞作意動詞,以……為利。)
(4)賓客其父(名詞作動詞,用對待賓客的態(tài)度來對待。)
(5)日扳仲永環(huán)謁于邑人(名詞作狀語,每天。)
3.古今異義。
(1)自是指物作詩立就(古義:比,與“自”組合意為“從此”。今義:判斷動詞。)
(2)其文理皆有可觀者(古義:文采和道理。今義:表示文章、內容或語句方面的條理。)
(3)泯然眾人矣(古義:平常人。今義:許多人,大家。)
4.解釋下列加點詞語的意思。
(1)世隸耕(屬于)
(2)稱前時之聞(相當)
(3)仲永之通悟(通達聰慧)
(4)其詩以養(yǎng)父母、收族為意(和同一宗族的人搞好關系)
(5)指物作詩立就(完成)
(6)泯然眾人矣(消失)
(7)賢于材人(賢:勝過;材人:有才能的人)
(8)環(huán)謁于邑人(四處拜訪)
二、重點虛詞理解
1.于日扳仲永環(huán)謁于邑人(到)
賢于材人遠矣(比)
于舅家見之(在)
則其受于人者不至也(從)
2.之忽啼求之(它,指書具,代詞)
借旁近與之(他,指仲永,代詞)
余聞之也久(這件事。指仲永作詩揚名和他父親“不使學”“環(huán)謁于邑人”。代詞)
不能稱前時之聞(的,助詞)
卒之為眾人(語氣助詞,不譯)
3.未嘗識書具(曾經)
4.稍稍賓客其父(漸漸)
三、重點句子翻譯
1.邑人奇之,稍稍賓客其父,或以錢幣乞之。
同縣的人認為他的才能非凡,漸漸地請他父親(帶他)去做客,有的人還用錢財和禮物求他題詩。
2.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環(huán)謁于邑人,不使學。
他的父親覺得這樣做有利可圖。(就)每天領著仲永四處拜訪本縣的人,而不讓他學習。
3.今夫不受之天,固眾人,又不受之人,得為眾人而已耶?
那么,現(xiàn)在那些本來就不天生聰明,本來就是平凡的人,又不接受后天的教育,還想能成為一般的普通人嗎?
1.(2014常德中考)用“/”給下面的句子劃分節(jié)奏。(每句只劃一處)
(1)父/利其然也。
(2)余聞之也/久。
2.(2016成都中考)下列語句中加點詞的解釋有誤的一項是( D )
A.世隸耕 隸:屬于
B.父利其然也 利:認為……有利
C.日扳仲永環(huán)謁于邑人 扳:通“攀”,牽,引
D.不能稱前時之聞 稱:稱贊
3.(2016成都中考)把下列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
(1)父異焉,借旁近與之。
譯文:__仲永的父親對此感到詫異,就向鄰居借來了書具給仲永。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仲永之通悟,受之天也。
譯文:__仲永的通達聰慧,是先天得到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2014常德中考)說說對題目中“傷”字的理解。
__題目中”傷”字的意思是哀傷、嘆息,作者“傷”仲永是因為方仲永天資非凡而“受于人者不至”,最終“泯然眾人”。題目用一“傷”字,點明主題,正文部分無一“傷”字,但“傷”字貫穿始終,深刻含蓄。如“不使學”“泯然眾人”均含有“傷”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文章開頭寫了方仲永的身世,意在突出什么?
__“世隸耕”三字是對“未嘗識書具”“不使學”作的必要鋪墊,襯托了方仲永的非凡天資,又暗示了造成他才能衰退的家庭背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16綏化中考)
【甲】《傷仲永》(文略)
【乙】歐陽修傳
歐陽修,幼敏悟過人,讀書輒成誦。及冠,嶷然有聲 ①。得唐韓愈遺稿于廢書簏中,讀而心慕焉。修始在滁州,號醉翁,晚更號六一居士。天資剛勁,見義勇為,雖機阱 ②在前,觸發(fā)之不顧。放逐流離,至于再三,志氣自若也。方貶夷陵時,無以自遣,因取舊案反覆觀之,見其枉直乖錯不可勝數(shù),于是仰天嘆曰:“以荒遠小邑,且如此,天下固可知!弊誀,遇事不敢忽也。學者求見,所與言,未嘗及文章,惟談吏事,謂文章止于潤身,政事可以及物。凡歷數(shù)郡,不見治跡,不求聲譽,寬簡 ③而不擾,故所至民便④之;騿枺骸盀檎䦟捄,而事不弛廢,何也?”曰:“以縱為寬,以略為簡,則政事弛廢,而民受其弊。吾所謂寬者,不為苛急;簡者,不為繁碎耳。”
【注釋】①嶷(yí)然有聲:人品超群而享有聲譽。②機阱:陷阱。③寬簡:寬松簡易。④便:安逸、安適。
(節(jié)選自《宋史·歐陽修傳》)
1.用“/”給下面的句子劃分朗讀節(jié)奏。(只劃一處)
因取舊案/反覆觀之
2.解釋下列加點的詞語。
(1)讀書輒成誦( 就 )
(2)讀而心慕焉( 仰慕 )
3.用現(xiàn)代漢語翻譯下面的句子。
吾所謂寬者,不為苛急;簡者,不為繁碎耳。
譯文:__我所說的寬松,是不做嚴苛急切(的事);所說的簡易,是不做繁瑣細碎(的事)罷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你如何看待歐陽修的為政之道?請結合現(xiàn)實生活進行評說。
__我贊成歐陽修的為政之道。這是一種寬而不苛,簡而不繁的為政理念,這是儒家“仁政”的體現(xiàn)。而當前習總書記所倡導的“關注民生”的政策,體現(xiàn)了“以民為本”的治國理念,也正好契合了歐陽修的為政之道,使百姓安居樂業(yè),幸福安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方仲永由天資過人變得“泯然眾人”的直接原因和根本原因是什么?
__①直接原因是父親“不使學”。②根本原因是“受于人者不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傷仲永》通過方仲永的例子闡述了什么道理?
__文章敘述方仲永從幼年時天資過人到長大后“泯然眾人”的過程,強調了后天的教育與培養(yǎng)對發(fā)展才能的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