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南俳烁实业有限公司

考試首頁 | 考試用書 | 培訓(xùn)課程 | 模擬考場  
  當(dāng)前位置: 中華考試網(wǎng) >> 中考 >> 中考語文 >> 語文模擬題 >> 河北語文模擬題 >> 文章內(nèi)容
  

2017年河北中考語文文言文閱讀訓(xùn)練(醉翁亭記)

來源:中華考試網(wǎng)收藏本頁   【 】  [ 2016年12月30日 ]

  醉翁亭記(河北2008年以單篇形式考查此篇)

  歐陽修

原文呈現(xiàn)

段層精解

  環(huán)滁皆山也。其西南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瑯琊也。山行六七里,漸聞水聲潺潺而瀉出于兩峰之間者,釀泉也。峰回路轉(zhuǎn),有亭翼然臨于泉上者,醉翁亭也。作亭者誰?山之僧智仙也。名之者誰?太守自謂也。太守與客來飲于此,飲少輒醉,而年又最高,故自號曰醉翁也。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間也。山水之樂,得之心而寓之酒也。(全文“樂”字出現(xiàn)十次,此為首次,是貫穿全文之主線,與“醉”字互為表里,微露主旨。)

第一段:寫醉翁亭之所在,并引出人和事。

  若夫日出而林霏開,云歸而巖穴暝,晦明變化者,山間之朝暮也。野芳發(fā)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陰,風(fēng)霜高潔,水落而石出者,山間之四時也。朝而往,暮而歸,四時之景不同,而樂亦無窮也。

第二段:寫山中景色及出游之樂。先寫早晚晴陰煙云變化,后寫四時之景的不同。

  至于負(fù)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樹,前者呼,后者應(yīng),傴僂提攜,往來而不絕者,滁人游也。臨溪而漁,溪深而魚肥,釀泉為酒,泉香而酒洌,山肴野蔌,雜然而前陳者,太守宴也。宴酣之樂,非絲非竹,射者中,弈者勝,觥籌交錯,起坐而喧嘩者,眾賓歡也。蒼顏白發(fā),頹然乎其間者,太守醉也。

笫三段:寫滁人的游樂和太守的宴飲。

  已而夕陽在山,人影散亂,太守歸而賓客從也。樹林陰翳,鳴聲上下,游人去而禽鳥樂也。然而禽鳥知山林之樂,而不知人之樂;人知從太守游而樂,而不知太守之樂其樂也。醉能同其樂,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太守謂誰?廬陵歐陽修也。(從“若夫”再到“至于”到“已而”,展開了從景物到游樂再到歸來的一幅幅畫卷。)

第四段:寫日暮醉歸。有描寫,有敘事,更融入抒情和議論,托出全文主旨。

  【全文中心】本文的主線是“樂”字。而“樂”是通過“醉”體現(xiàn)出來的!白怼笔潜硐,“樂”是實質(zhì)。而真正讓人“醉”“樂”的原因正是此處秀麗多姿的景色。也正是這讓人“游而忘返”的景色中的“滁人游”“太守宴”,形象地表現(xiàn)了“官民同樂”的主題。

  【文學(xué)常識】歐陽修(1007~1072),字永叔,自號醉翁,晚年又號六一居士,謚號文忠,世稱“歐陽文忠公”。吉州永豐(今江西永豐)人。北宋文學(xué)家,是“唐宋八大家”之一。歐陽修在北宋的文學(xué)革新運(yùn)動中,發(fā)揮了特殊作用,他一掃唐五代文壇浮艷艱澀的流風(fēng),建立了清新、秀美、剛健、婉轉(zhuǎn)的文學(xué)風(fēng)格。著有《六一詩話》《歐陽文忠公文集》等。本文選自《歐陽修散文選集》。

  文言詞匯分類積累

特殊

 

 

 

用法

詞語

例句

意思

一詞

 

 

 

多義

 

 

 

 

 

 

有亭翼然臨于泉上者

靠近

 

 

臨溪而漁

 

 

 

 

 

山水之樂

樂趣

 

 

人知從太守游而樂

快樂

 

 

而不知太守之

 

 

 

樂①其樂②也

樂①:名詞意動用法,以……為樂。樂②:所樂的事情

 

 

 

 

 

蔚然而深秀者

秀麗

 

 

佳木秀而繁陰

茂盛、繁榮

 

 

 

 

 

名之者誰

名詞用作動詞,命名,取名

 

 

軍書十二卷,

 

 

 

卷卷有爺名

名字

 

 

詞類

 

 

 

活用

 

 

 

山行六七里

名詞用作狀語,沿著山路

 

有亭翼然臨于泉上者

名詞用作狀語,像鳥兒的翅膀一樣

 

故自號曰醉翁也

名詞活用作動詞,起別號

 

至于負(fù)者歌于途

名詞用作動詞,唱歌

 

雜然而前陳者

名詞作狀語,在前面

 

虛詞

 

 

 

 

 

 

漸聞水聲潺潺而瀉

 

 

 

出于兩峰之間者

連詞,表順承關(guān)系

 

 

朝而往,暮而歸

連詞,表修飾關(guān)系

 

 

泉香而酒洌

連詞,表示并列關(guān)系

 

 

游人去而禽鳥樂也

連詞,表順承關(guān)系

 

 

而不知太守之樂其樂也

連詞,表轉(zhuǎn)折關(guān)系

 

 

 

 

 

環(huán)滁皆山也

表判斷

 

 

在乎山水之間也

用于句尾,表示肯定語氣

 

 

名之者誰?

 

 

 

太守自謂也

表判斷

 

 

 

 

 

頹然乎其間者

于,在

 

 

覽物之情,得無異乎

 

 

 

 

 

瀉出于兩峰之間者

 

 

有亭翼然臨于泉上者

助詞,的

 

 

 

 

 

醉翁之意不在酒

代詞

 

 

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指代“山水之樂”

 

 

而不知太守之樂其樂也

助詞,主謂之間,取消句子獨(dú)立性

 

 

  1.選出下列句子的朗讀停頓不正確的一項( D )

  A.環(huán)滁/皆山也  B.而樂/亦無窮也

  C.負(fù)者/歌于途 D.太守歸而/賓客從也

  2.解釋下面句子中加點(diǎn)的詞。

  (1)環(huán)滁皆山也    環(huán):__環(huán)繞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望之蔚然而深秀者 蔚然:__茂盛的樣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飲少輒醉 輒:__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醉翁之意不在酒 意:__情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得:__領(lǐng)會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云歸而巖穴暝 歸:__聚攏__ 暝:__昏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野芳發(fā)而幽香 芳:__香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傴僂提攜 傴僂:__腰背彎曲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弈者勝 弈:__下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觥籌交錯 。篲_酒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樹林陰翳 翳:__遮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鳴聲上下 上下:__指高處和低處的樹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下列句中加點(diǎn)詞意義相同的一項是( D )

  A.太守自謂也    太守謂誰

  B.望之蔚然而深秀者 佳木秀而繁陰

  C.野芳發(fā)而幽香 朝發(fā)白帝,暮到江陵

  D.飲少輒醉 造飲輒盡

  4.將下列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

  (1)(2016鄂州中考)有亭翼然臨于泉上者,醉翁亭也。

  __有一座亭子四角翹起,像鳥兒張開翅膀一樣坐落在泉水邊的,就是醉翁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016鄂州中考)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間也。

  __醉翁的情趣不在酒上,而在于秀麗的山水之間。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若夫日出而林霏開,云歸而巖穴暝,晦明變化者,山間之朝暮也。

  __(你看)那太陽一出來,林中的霧氣立即消散凈盡,等到煙云聚攏來,山巖洞穴變得昏暗陰沉,明暗(如此交替)變化的,這是山間早晚的景色。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2016瀘州中考)野芳發(fā)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陰。

  __野花開了,有一股清幽的香氣;好的樹木枝葉繁茂,形成一片濃郁的綠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2016福州中考)文中作者到底都在“樂”些什么呢?請簡要回答。

  __山水之樂;宴酣之樂;樂其樂也(樂人之樂、與民同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2016婁底中考)“醉能同其樂”一句在文中有什么作用?

  __能體現(xiàn)出歐陽修寄情山水,與民同樂的情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2016婁底中考)作者用富有表現(xiàn)力的語言描繪了“滁人”跟隨太守出游的歡樂場景。請分析他們“從太守游而樂”的原因。

  __滁州百姓愛戴太守,愿意跟隨太守出游;太守治理有方,百姓安居樂業(y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2016永州改編)“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間也!弊砦讨鈨H在于山水之間嗎?結(jié)合全文說說你的理解。

  __不僅在“山水之間”,還寄托在“與民同樂”中。課文通過描寫醉翁亭優(yōu)美的環(huán)境和多姿的自然風(fēng)光,以及太守與民同樂的情景,抒發(fā)了作者與民同樂的政治理想以及借縱情山水排遣由于被貶官而造成的郁悶之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16曲靖改編)閱讀【甲】【乙】兩個文言選段,完成問題。(14分)

  【甲】《醉翁亭記》第三、四段(略)

  【乙】饒州路①大饑,米價翔踴②,總管王都中③以官倉之米定其價為三等,言于江浙行省,以為須糶④以下等價,民乃可得食,未報,輒于下等減價十之二,使民就糶。行省怒其專擅,都中曰:“饒去杭幾二千里,比議定往還,非半月不可。人七日不食則死,安能忍死以待乎!”其民相與言曰:“公為我輩減米價,公果得罪,我輩當(dāng)鬻⑤妻子以代公償!毙惺》牢颍贾心说妹。

  (節(jié)選自《續(xù)資治通鑒》,有改動)

  【注釋】①路:元代行政區(qū)劃單位。②翔踴:物價飛漲。③王都中:字元俞,元代官員,官至兩任行省參知政事。④糶:賣出糧食。⑤鬻(yù):賣。

  9.解釋下列加點(diǎn)的詞語。(4分)

  (1)雜然而前陳者  陳:__陳設(shè),擺設(shè)__

  (2)宴酣之樂 酣:__酒喝到高興時__

  (3)比議定往還 比:__等到__

  (4)饒去杭幾二千里 去:__距離__

  10.選出下列加點(diǎn)詞意思、用法相同的一項( D )(2分)

  A.行者休于樹/苛政猛于虎也

  B.而不知太守之樂其樂也/跪而拾之以歸

  C.都中乃得免/當(dāng)立者乃公子扶蘇

  D.行省怒其專擅/俟其欣悅,則又請焉

  11.用現(xiàn)代漢語翻譯下面的句子。(2分)

  醉能同其樂,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

  __醉了能和他們一起快樂,酒醒后能寫文章來記述這件事的(表達(dá)這種快樂的),是太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請根據(jù)提示,找出選段【甲】中含有“樂”字的相應(yīng)語句,填寫在A處;在B、C處概括對應(yīng)語句中“樂”的含義。(3分)

含“樂”字的句子

“樂”的含義

  宴酣之樂,非絲非竹,射者中,弈者勝,觥籌交錯,起坐而喧嘩者,眾賓歡也

B.賓客之樂

A.樹林陰翳,鳴聲上下,游人去而禽鳥樂也。(禽鳥知山林之樂而不知人之樂)

禽鳥之樂

  人知從太守游而樂,而不知太守之樂其樂也

百姓之樂

  醉能同其樂,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太守謂誰?廬陵歐陽修也

C.太守自樂

  13.選段【甲】中歐陽修被貶官至滁州,愛民親民;選段【乙】中王都中擅自將米價降低,惹怒上司。請用自己的話概括,兩個選段中百姓對他們的舉動分別有什么反應(yīng),并說說都這樣寫有何作用。(3分)

  __百姓對歐陽修的舉動是贊同、擁護(hù),對王都中是愛戴。由人民群眾對他們的態(tài)度,反襯出歐陽修和王都中的政績極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首頁 1 2 3 4 5 6 尾頁
我要提問】【本文糾錯】【告訴好友】【打印此文】【返回頂部
將中華自考網(wǎng)添加到收藏夾 | 每次上網(wǎng)自動訪問中華自考網(wǎng) | 復(fù)制本頁地址,傳給QQ/MSN上的好友 | 申請鏈接 TOP
關(guān)于本站  網(wǎng)站聲明  廣告服務(wù)  聯(lián)系方式  站內(nèi)導(dǎo)航
Copyright © 2006-2019 中華考試網(wǎng)(Exam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營業(yè)執(zhí)照
宣武区| 景谷| 甘孜县| 邢台市| 伽师县| 勃利县| 湟源县| 贡觉县| 东台市| 阿图什市| 临朐县| 瑞昌市| 宝清县| 汉源县| 井陉县| 定安县| 门头沟区| 衡南县| 梅州市| 迁西县| 巴彦淖尔市| 乃东县| 商洛市| 特克斯县| 鲁山县| 张家川| 旬阳县| 平远县| 云安县| 滨海县| 巴南区| 汉源县| 木兰县| 张掖市| 临安市| 建德市| 克拉玛依市| 庄河市| 辉县市| 林口县| 宜黄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