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南俳烁实业有限公司

考試首頁 | 考試用書 | 培訓課程 | 模擬考場  
  當前位置: 中華考試網(wǎng) >> 中考 >> 中考化學 >> 化學模擬題 >> 貴州化學模擬題 >> 文章內(nèi)容
  

2015年貴州中考二輪復習試題5_第3頁

來源:中華考試網(wǎng)收藏本頁   【 】  [ 2015年5月25日 ]

  15.(3分)(2014•濱州)金屬M與AgNO3溶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M+2AgNO3═M(NO3)2+2Ag.則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

  A. M的金屬活動性比Ag強 B. 金屬M可能是銅

  C. 該反應屬于復分解反應 D. 該反應前后M的化合價發(fā)生了改變

  考點: 金屬活動性順序及其應用.

  專題: 壓軸實驗題;金屬與金屬材料.

  分析: 根據(jù)題意,金屬M能與硝酸銀反應置換出銀,說明M的活動性比銀強,再結合反應的方程式進行有關問題的分析判斷.

  解答: 解:A、由于金屬M能與硝酸銀反應置換出銀,說明M的金屬活動性比銀強.故A正確;

  B、由于銅的金屬活動性比Ag強,金屬M可能是銅.故B正確;

  C、該反應有一種單質(zhì)和化合物反應,生成了另一種單質(zhì)和化合物,屬于置換反應.故C錯誤;

  D、反應前M是單質(zhì)化合價為0,反應后生成了M(NO3)2M的化合價是+2價,化合價發(fā)生了改變,故D正確.

  故選C.

  點評: 金屬單質(zhì)能置換出鹽中的金屬,說明組成單質(zhì)的金屬元素的活動性比鹽中金屬元素的活動性強.

  16.(3分)(2014•濱州)下列化學反應及反映類型與如圖所示的微觀變化對應正確的是(  )

  A. 2CO+O2 2CO2 化合反應

  B. 2HI+Cl2═2HCl+I2 置換反應

  C. 2H2O 2H2↑+O2↑ 分解反應

  D. 2HCl+CuO═CuCl2+H2O 復分解反應

  考點: 微粒觀點及模型圖的應用;反應類型的判定.

  專題: 化學反應模擬圖型.

  分析: 由題意,題目中的微觀模擬圖,則可知此反應為:單質(zhì)+化合物→單質(zhì)+化合物.故可推測答案.

  解答: 解:

  可知:此反應的特點為:單質(zhì)+化合物→單質(zhì)+化合物.因此該反應為置換反應,則:

  A、2CO+O2\frac{\underline{\;點燃\;}}{\;}2CO2,此反應不符合“單質(zhì)+化合物→單質(zhì)+化合物”的特點,故A錯誤;

  B、2HI+Cl2=2HCl+I2,此反應符合“單質(zhì)+化合物→單質(zhì)+化合物”的置換反應特點,故B正確;

  C、2H2O 2H2↑+O2↑,此反應不符合“單質(zhì)+化合物→單質(zhì)+化合物”的特點,故C錯誤;

  D、2HCl+CuO═CuCl2+H2O,此反應不符合“單質(zhì)+化合物→單質(zhì)+化合物”的特點,故D錯誤.

  答案:B.

  點評: 本題主要考查了如何根據(jù)微觀示意圖來判斷反應類型問題.在讀圖過程中能將圖中干擾因素去除是解題的關鍵;

  二、共6小題,共30分

  17.(7分)(2014•濱州)現(xiàn)有七中物質(zhì):

  ①熟石灰 ②氫氣 ③過氧化氫 ④甲烷 ⑤尿素 ⑥硝酸銨 ⑦活性炭

  試按下列要求用序號填空:

  (1)可作為最清潔燃料的是、凇;

  (2)可用作氮肥的是、茛蕖;

  (3)可用于改良酸性土壤的是、佟;

  (4)可用于實驗室制取氧氣的是、邸;

  (5)可用作冰箱吸附劑的是 ⑦ ;

  (6)溶解于水使溶液溫度降低的是、蕖;

  (7)最簡單的有機物是 ④ .

  考點: 氫氣的用途和氫能的優(yōu)缺點;實驗室制取氧氣的反應原理;溶解時的吸熱或放熱現(xiàn)象;常見堿的特性和用途;常見化肥的種類和作用;甲烷、乙醇等常見有機物的性質(zhì)和用途;碳單質(zhì)的物理性質(zhì)及用途.

  專題: 物質(zhì)的性質(zhì)與用途.

  分析: 根據(jù)物質(zhì)的性質(zhì)進行分析,物質(zhì)的性質(zhì)決定物質(zhì)的用途,根據(jù)常見化學物質(zhì)的性質(zhì)和用途進行分析解答即可.

  解答: 解:(1)可作為最清潔燃料的是②氫氣;

  (2)可用作氮肥的是⑤尿素、⑥硝酸銨;

  (3)可用于改良酸性土壤的是①熟石灰;

  (4)可用于實驗室制取氧氣的是③過氧化氫;

  (5)可用作冰箱吸附劑的是⑦活性炭;

  (6)溶解于水使溶液溫度降低的是⑥硝酸銨;

  (7)最簡單的有機物是④甲烷

  故答案為(1)②(2)⑤⑥(3)①(4)③(5)⑦(6)⑥(7)④

  點評: 本題難度不大,物質(zhì)的性質(zhì)決定物質(zhì)的用途,掌握常見化學物質(zhì)的性質(zhì)和用途是正確解答此類題的關鍵.

  18.(5分)(2 014•濱州)制豆腐是中國古代的一項重要發(fā)明,至今,豆腐在全球已成為頗受歡迎的食品,其制作的主要工藝流程如圖所示:

  (1)上述工藝流程中,磨漿屬于 物理 變化;

  (2)下表是豆腐中主要成分的平均質(zhì)量分數(shù):

  成分 水 蛋白質(zhì) 脂肪 糖類 鈣 磷 鐵 維生素B1 維生素B2

  質(zhì)量分數(shù)% 89.3 4.7 1.3 2.8 0.24 0.064 1.4 0.00006 0.00003

  由表可知,除蛋白質(zhì)和維生素外,豆腐中還含有的有機營養(yǎng)物質(zhì)是 糖類、脂肪 ,含人體所需的微量元素是 鐵 .

  (3)除大豆外,很多事物也能提供豐富的蛋白質(zhì),以下幾種食物中, B 和 D (填字母)就含有豐富的蛋白質(zhì).

  A.蘿卜 B.雞蛋 C.大米 D.奶粉 E.花生油 F.蘋果.

  考點: 生命活動與六大營養(yǎng)素;化學變化和物理變化的判別;礦物質(zhì)與微量元素.

  專題: 化學與生活.

  分析: (1)根據(jù)變化特點,區(qū)分變化;

  (2)閱讀數(shù)據(jù)表,找出豆腐中的有機營養(yǎng)素;

  (3)在所給物質(zhì)中找出富含維生素的食物.

  解答: 解:(1)磨漿,把大豆打磨粉碎,與水混合成漿,前后沒有新物質(zhì)產(chǎn)生,屬物理變;

  (2)根據(jù)數(shù)據(jù)表,除蛋白質(zhì)和維生素外,豆腐中還含有的有機營養(yǎng)物質(zhì)是糖類、脂肪;表中還出現(xiàn)人體所需要的微量元素鐵;

  (3)雞蛋、奶制品含有豐富的蛋白質(zhì);

  故答案為:(1)物理;

  (2)糖類、脂肪;鐵;

  (3)B、D

  點評: 呵護生命,保障健康,是現(xiàn)代入追求的永恒主題,六大營養(yǎng)素及化學元素與人體健康知識也就成為考查熱點,要重點掌握營養(yǎng)素及化學元素的生理作用、代謝過程、食物來源、缺乏癥、合理膳食的原則等內(nèi)容.

我要提問】【本文糾錯】【告訴好友】【打印此文】【返回頂部
將中華自考網(wǎng)添加到收藏夾 | 每次上網(wǎng)自動訪問中華自考網(wǎng) | 復制本頁地址,傳給QQ/MSN上的好友 | 申請鏈接 TOP
關于本站  網(wǎng)站聲明  廣告服務  聯(lián)系方式  站內(nèi)導航
Copyright © 2006-2019 中華考試網(wǎng)(Exam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營業(yè)執(zhí)照
灌云县| 昭通市| 威信县| 七台河市| 闽清县| 浦东新区| 喀喇沁旗| 蓬溪县| 玛曲县| 高雄市| 江阴市| 齐齐哈尔市| 水富县| 重庆市| 旬阳县| 西峡县| 黎城县| 平度市| 康保县| 高唐县| 柘城县| 新河县| 高平市| 灵宝市| 乌拉特前旗| 浮梁县| 循化| 杭州市| 玉树县| 景洪市| 克山县| 毕节市| 乌恰县| 铜陵市| 合水县| 沙田区| 永川市| 宿迁市| 闸北区| 庆阳市| 修水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