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南俳烁实业有限公司

考試首頁 | 考試用書 | 培訓課程 | 模擬考場  
  當前位置: 中華考試網 >> 中考 >> 中考化學 >> 化學模擬題 >> 貴州化學模擬題 >> 文章內容
  

2015年貴州中考二輪復習試題5_第2頁

來源:中華考試網收藏本頁   【 】  [ 2015年5月25日 ]

  8.(3分)(2014•濱州)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

  A. 水電解生成氫氣和氧氣,說明水中含有氫分子和氧分子

  B. 在水電解的反應中,氫原子和氧原子都沒有發(fā)生變化

  C. 水的蒸發(fā)和水的電解都生成氣體,它們都是化學變化

  D. 物質在變化中所表現出的性質,就是物質的化學性質

  考點: 電解水實驗;分子和原子的區(qū)別和聯(lián)系;化學性質與物理性質的差別及應用;質量守恒定律及其應用.

  專題: 結合課本知識的信息.

  分析: A、水是純凈物,是由水分子構成;

  B、根據質量守恒定律反應前后原子的種類不變解釋;

  C、水蒸發(fā)是物理變化;

  D、物質的變化分物理變化和化學變化,在變化中所表現出的性質分物理性質和化學性質.

  解答: 解:A、水是純凈物,是由水分子構成,水中不含氫分子和氧分子;故A不正確;

  B、根據質量守恒定律知反應前后原子的種類不變,所以電解水的過程,氫原子和氧原子不會變化;故B正確;

  C、水蒸發(fā)是物理變化,不是化學變化;故C不正確;

  D、物質在變化中所表現出的性質分物理性質和化學性質,只有物質在化學變化中表現出的性質才是化學性質;故D不正確.

  故選B

  點評: 考查了物質的變化和性質,質量守恒定律的知識運用,純凈物的分子構成知識,此類知識需學生在學習中熟練掌握,屬基礎性知識的分析.

  9.(3分)(2014•濱州)“鳳凰”號火星探測器測得火星北極的土壤呈弱堿性,如果火星具備作物生長的條件,下列作物較適宜在火星北極種植的是(  )

  植物 大豆 棉花 茶樹 松樹

  pH 6.5﹣7.5 6.0﹣6.8 5.0﹣5.5 5.0﹣6.0

  A. 大豆 B. 棉花 C. 茶樹 D. 松樹

  考點: 溶液的酸堿性與pH值的關系.

  專題: 常見的酸 酸的通性.

  分析: 根據已有的知識進行分析,適宜在堿性土壤中生長的作物則適宜在火星種植,pH大于7的溶液呈堿性,據此解答.

  解答: 解:A、大豆適宜生長的pH6.5﹣7.5,可以在弱堿性土壤中生長,故正確;

  B、棉花適宜生長的pH6.0~6.8,呈酸性,不可以在弱堿性土壤中生長,故錯誤;

  C、茶樹適宜生長的pH為 5.0~5.5,呈酸性,不可以在弱堿性土壤中生長,故錯誤;

  D、松樹適宜生長的pH5.0﹣6.0,呈弱酸性,不可以在弱堿性土壤中生長,故錯誤.

  故選:A.

  點評: 本題考查了溶液的酸堿性于pH的關系,完成此題,可以依據已有的知識進行.

  10.(3分)(2014•濱州)柑橘中含有對人體有益的檸檬烯,若用R表示檸檬烯,其完全燃燒的化學方程式為R+14O2 10CO2+8H2O,則檸檬烯的化學式為(  )

  A. C10H10 B. C10H16 C. C10H18 D. C5H10

  考點: 質量守恒定律及其應用.

  專題: 化學用語和質量守恒定律.

  分析: 根據化學變化前后原子的種類、數目不變,由反應的化學方程式R+14O2 10CO2+8H2O,推斷反應中反應物檸檬烯R的分子構成,根據分子的構成確定檸檬烯R的化學式.

  解答: 解:由反應的化學方程式R+14O2 10CO2+8H2O,可判斷反應前后C、H、O三種原子的個數為

  反應前 反應后

  C原子 0 10

  H原子 0 16

  O原子 28 28

  根據質量守恒定律,化學變化前后原子的種類、數目不變,可判斷檸檬烯R的分子中含10個C原子、16個H原子,則檸檬烯R的化學式為C10H16;

  故選:B.

  點評: 根據化學變化前后原子的種類、數目不變,由反應的化學方程式,可以推斷反應中某物質的分子構成及物質化學式的確定.

  11.(3分)(2014•濱州)硒是人體必需的一種微量元素,嚴重缺硒有可能誘發(fā)皮膚疾病.已知硒的原子序數為34,質子數與中子數之和為79.下列有關硒原子的說法中,不正確的是(  )

  A. 核電荷數為79 B. 核外電子數為34 C. 質子數為34 D. 中子數為45

  考點: 原子的定義與構成.

  專題: 結合課本知識的信息.

  分析: 由題意可知“硒的原子序數為34,質子數與中子數之和為79”,再根據“原子序數=核內質子數=核外電子數=核電荷數”,則可知核外電子數、質子數、中子數、核電荷數等信息.

  解答: 解:由題意可知“硒的原子序數為34,質子數與中子數之和為79”,再根據“原子序數=核內質子數=核外電子數=核電荷數”,則可知核外電子數為34、質子數為34、中子數為79﹣34=45,核電荷數為34.

  故選A.

  點評: 了解原子的定義和構成:原子由原子核和核外電子構成,其中原子核由質子和中子構成的;熟記規(guī)律“原子序數=核內質子數=核外電子數=核電荷數”.

  12.(3分)(2014•濱州)下列知識整理的內容中,有錯誤的一組是(  )

  A.除雜的方法 B.化學物質中的“三”

  粗鹽提純﹣﹣溶解、過濾、蒸發(fā)

  木炭粉中混有鐵粉﹣﹣用磁鐵吸引 三大化石燃料﹣﹣煤、石油、天然氣

  三種黑色氧化物﹣﹣氧化銅、二氧化錳、四氧化三鐵

  C.實驗安全注意事項 D.化學物質與俗名

  制取氣體﹣﹣先檢查裝置的氣密性

  點燃可燃性氣體﹣﹣先檢驗氣體的純度 二氧化碳﹣﹣干冰

  氫氧化鈣﹣﹣燒堿

  A. A B. B C. C D. D

  考點: 氯化鈉與粗鹽提純;檢查裝置的氣密性;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質;常見金屬的特性及其應用;常見堿的特性和用途;化學性質與物理性質的差別及應用;化石燃料及其綜合利用;氫氣、一氧化碳、甲烷等可燃氣體的驗純.

  專題: 物質的分離和提純;化學與能源;常見儀器及化學實驗基本操作.

  分析: 對于 知識整理題目,由于接觸的信息較多,所以在解題時要注意對每個選項中特別明顯的內容的處理,要通過排除來解答,不要一一閱讀和分析.如:D固體二氧化碳﹣﹣干冰,化鈣﹣﹣生石灰,氫氧化鈉﹣﹣純堿,由于純堿是碳酸鈉而非氫氧化鈉,所以該選項是錯誤的.通過一點就否定掉D選項.

  解答: 解:A、鹽提純﹣﹣溶解、過濾、蒸發(fā),木炭粉中混有鐵粉﹣﹣用磁鐵吸引,

  鹽的簡單提純可以采用溶解、過濾、蒸發(fā)的形式,若進行除去其他可溶性雜質,就需要進一步操作.

  木炭中含有的鐵粉,由于鐵粉能夠被磁鐵所吸引,所以可以用該辦法分離.正確.

  B、三大化石燃料﹣﹣煤、天然氣、石油,三種黑色氧化物﹣﹣CuO、MnO2、Fe3O4.尤其是三種黑色物質,要在平時學習中注意積累.正確.

  C、制取氣體﹣﹣先檢查氣密性,點燃可燃性氣體﹣﹣先驗純,

  安全是實驗或者生活必須注意強調的事情.注意類似的操作注意事項的目的和意圖,從而更利于問題的解答.檢驗氣密性是為保證能夠順利制的相應氣體,驗純是為了然后續(xù)的燃燒實驗更安全防止爆炸,正確.

  D、固體二氧化碳﹣﹣干冰,氫氧化鈣﹣﹣燒堿.燒堿是氫氧化鈉而不是氫氧化鈣.錯誤

  故選D.

  點評: 解答時要注意對題目的準確理解,解答時可以注意是否有解題的技巧,另外就是平時學習中多歸納總結,對比和聯(lián)想,這樣更利于知識的理解和應用.

  13.(3分)(2014•濱州)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

  A. 燃燒不一定有火焰產生

  B. 物質跟氧氣的反應就是燃燒

  C. 物質在有限的空間內燃燒,可能會引起爆炸

  D. 物質燃燒的劇烈程度與氧氣的濃度有關

  考點: 燃燒與燃燒的條件;燃燒、爆炸、緩慢氧化與自燃.

  專題: 結合課本知識的信息.

  分析: A、燃 燒是物質與氧氣發(fā)生的發(fā)光、放熱的、劇烈的氧化反應;

  B、物質與氧氣的反應有兩種情況:一是劇烈 的反應﹣﹣燃燒;一是緩慢氧化;

  C、物質在有限的空間內燃燒,會造成氣體的急劇膨脹,可能會引起爆炸;

  D、物質燃燒的劇烈程度與氧氣的濃度、與氧氣的接觸面積有關.

  解答: 解:A、木炭燃燒現象中沒有火焰產生,A答案正確;

  B、物質與氧氣的反應可能屬于緩慢氧化,B答案不正確;

  C、物質在有限的空間內燃燒,會造成氣體的急劇膨脹,有可能會引起爆炸,C答案正確;

  D、物質燃燒的劇烈程度與氧氣的濃度有關,濃度越大,反 應越劇烈,D答案正確.

  故選B.

  點評: 本題重點考查了燃燒現象、燃燒與爆炸、氧化反應等知識,具有一定的綜合性.

  14.(3分)(2014•濱州)下列有關儀器使用或用途的敘述中正確的是(  )

  A. 托盤天平,稱量時把稱量物放在右盤,砝碼放在左盤

  B. 膠頭滴管,向試管中滴加液體時應將膠頭滴管伸入試管內

  C. 酒精燈,熄滅酒精燈時可用嘴吹滅

  D. 試管:加熱時所盛液體體積 不得超過試管容積的

  考點: 稱量器-托盤天平;加熱器皿-酒精燈;液體藥品的取用;給試管里的液體加熱.

  專題: 常見儀器及化學實驗基本操作.

  分析: A、根據托盤天平稱量時:“左物右碼”;

  B、根據膠頭滴管的使用方法考慮;

  C、根據酒精燈的熄滅方法:用燈帽蓋滅考慮

  D、給試管內液體加熱時,試管內液體量不能超過試管容積的

  解答: 解:A、托盤天平,稱量時把稱量物放在左盤,砝碼放在右盤,故A錯;

  B、向試管中滴加溶液時應將膠頭滴管垂懸在試管上方,不能伸入試管內,故B錯;

  C、酒精燈的熄滅方法:用燈帽蓋滅,不能用嘴吹滅,否則引起火災,故C錯;

  D、給試管內液體加熱時,試管內液體量不能超過試管容積的 ,故D正確.

  故選D.

  點評: 化學實驗的基本操作是做好化學實驗的基礎,學生要在平時的練習中多操作,掌握操作要領,使操作規(guī)范.

我要提問】【本文糾錯】【告訴好友】【打印此文】【返回頂部
將中華自考網添加到收藏夾 | 每次上網自動訪問中華自考網 | 復制本頁地址,傳給QQ/MSN上的好友 | 申請鏈接 TOP
關于本站  網站聲明  廣告服務  聯(lián)系方式  站內導航
Copyright © 2006-2019 中華考試網(Exam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營業(yè)執(zhí)照
湘西| 宁安市| 仙居县| 监利县| 台山市| 平顶山市| 太仆寺旗| 图木舒克市| 沿河| 那曲县| 博白县| 唐山市| 东方市| 河津市| 年辖:市辖区| 龙门县| 江阴市| 玉林市| 手游| 呼伦贝尔市| 黄陵县| 开鲁县| 随州市| 姚安县| 涿鹿县| 乐亭县| 太保市| 共和县| 屏东县| 辉南县| 沈阳市| 崇礼县| 亚东县| 夏邑县| 胶州市| 凤山市| 施秉县| 瓦房店市| 福建省| 黄石市| 加查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