機械運動
一、選擇題
1.(2016,南寧)小明用刻度尺測得一支水性筆的長度為15.10,但漏寫了單位,這個單位應是A
A.cm B.km C.m D.mm
2.(淮安中考)如圖所示,用刻度尺測量鉛筆的長度,測量方法正確的是C
3.(2015,安徽)小明利用最小分度值為1 mm的刻度尺測量一個物體的長度,三次測量的數(shù)據(jù)分別為2.35 cm、2.36 cm、2.36 cm,則測量結果應記為A
A.2.36 cm B.2.357 cm
C.2.35 cm D.2.4 cm
4.(2016,宜昌)小華坐在從宜昌到武漢的高速行駛的動車上,他說自己是靜止的.他選擇的參照物是B
A.小華自己 B.小華旁邊的座位
C.窗外的樹木 D.車內(nèi)走過的乘務員
5.(2016,淮安)如圖為“神舟十號”與“天宮一號”對接時的示意圖,成功對接后,若認為“神舟十號”處于靜止狀態(tài),則選取的參照物可能是D
A.地球
B.月球
C.太陽
D.“天宮一號”
A.甲
B.乙
C.丙
D.丁
7.(2016,大慶)a、b、c三輛汽車從甲地出發(fā)沿直線運動到乙地,其中a車以速度v做勻速直線運動到乙地;b車以速度v出發(fā),先做加速運動再做減速運動,達到乙地時速度恰好還是v;c車也以速度v出發(fā),先做減速運動再做加速運動,到達乙地時速度恰好也是v,三輛汽車運動時間分別為ta、tb和tc,其大小關系正確的是C
A.ta=tb=tc B.ta C.tc>ta>tb D.tc>ta=tb 8.(2016,杭州)兩列火車如圖所示,“西子號”列車上的乘客看到“和諧號”列車正在向東行駛,如果以地面為參照物,則下列說法正確的是B A.若“西子號”向東行駛,則“和諧號”一定靜止 B.若“西子號”向東行駛,則“和諧號”一定也向東行駛 C.若“西子號”靜止,則“和諧號”可能向西行駛 D.若兩車都向西行駛,則“西子號”行駛得較慢 9.(2015,呼和浩特)如圖所示,兩木塊自左向右運動,現(xiàn)用高速攝影機在同一底片上多次曝光,記錄下木塊每次曝光時的位置.已知連續(xù)兩次曝光的時間間隔是相等的.兩木塊運動情況在v-t圖象中描述正確的是A 10.(2015,德陽)如圖是甲、乙兩輛同時從同一地點出發(fā)的小車的s-t圖象,由圖象可知B A.7~20 s乙車做勻速直線運動 B.在0~5 s時間內(nèi),乙車的速度比甲車的速度大 C.第10 s時,甲、乙兩車速度相同 D.經(jīng)過5 s,甲車通過的路程比乙車大 二、填空題 11.(2016,賀州)如圖所示機械停表的讀數(shù)是_3_min_10_s_,合計_190_s. 12.(2016,東營)東營園博園是全省自然與文化的縮影,是休閑旅游的好去處,小明和媽媽在園博園騎雙人自行車游玩,如圖所示,以媽媽為參照物,小明是_靜止_(選填“運動”或“靜止”)的;若騎行2.7 km路程,用了0.5小時,則平均速度為_1.5_m/s. 13.(2016,煙臺)如圖所示是小明同學所拍攝的一幅海邊風景照片.由照片所示的情景,可以分析判斷出甲船的運動狀態(tài)是_向左行駛,且速度大于風速_,乙船的運動狀態(tài)可能是_靜止或向右行駛或向左行駛且速度小于風速_. 14.(2016,北京)如圖,是一個水滴下落過程的示意圖,水滴通過AB和BC所用時間均為0.1 s.水滴由A位置下落到C位置運動的距離是_20.0_cm,則這個過程中水滴下落的平均速度是_1_m/s,該水滴下落過程是_變速直線_(選填“勻速直線”或“變速直線”)運動. 15.(2016,揚州)小明坐在一列從揚州開往啟東的動車上,看到窗外的樹向后退,他是以_自己(或動車)_為參照物的.小明想測動車的速度,在路上動車通過一座大橋,已知大橋長1000 m,小明從上橋到離開橋,小明通過大橋的時間是20 s,則動車速度是_50_m/s,已知車長150 m,則動車全部通過大橋所行駛的路程是_1150_m,所需要的時間是_23_s. 三、實驗探究題 猜想一,與斜面的高度有關; 猜想二,與斜面的長度有關. “測量物體運動的平均速度”實驗的原理是_v=s_/t_,為了驗證猜想一,他設計的方案是將小車分別從斜面上不同高度處由靜止釋放,測出下滑時間.通過測量,發(fā)現(xiàn)每次下滑的時間不同,于是得出猜想一是正確的. 請對張剛這一探究作出評價,指出他存在的問題是 _改變高度時,沒有控制長度一定(或路程不同,不能只通過時間比較運動快慢)_. 17.(2016,莆田)如圖所示,在測量小車運動的平均速度實驗中,讓小車從斜面的A點由靜止開始下滑并開始計時,分別測出小車到達B點和C點的時間,即可算出小車在各段的平均速度. (1)圖中AB段的距離sAB=_40.0_cm,測得時間tAB=1.6 s,則AB段的平均速度vAB=_25.0_cm/s. (2)如果小車過了B點才停止計時,則測得的平均速度vAB會偏_小_. (3)實驗中應多次測量,每次測量時必須讓小車從_同一位置_由靜止開始下滑. (4)vBC_>_(選填“>”“<”或“=”)vAC. 四、綜合應用題 18.(2016,江西)便捷的交通與互聯(lián)網(wǎng)給人們出行帶來了極大的方便,王爺爺帶小孫子駕車到萍鄉(xiāng)北站,然后乘高鐵去南昌參觀滕王閣,8:20開車出發(fā),并看到路邊如圖所示的交通標志牌,此刻吩咐小孫子通過鐵路12306網(wǎng)站查詢列車時刻表如下表: 車次 萍鄉(xiāng)北開 南昌西到 運行距離 G1346 08:38 09:40 240 km G1692 08:49 10:05 240 km G1482 09:11 10:31 240 km (1)在交通正常的情況下,依據(jù)以上信息并通過計算,爺孫倆最快能趕上哪一車次? (2)該趟高鐵運行的平均速度為多少km/h? (1)由圖知,s=30 km,限速v=60 km/h,由v=t(s)可得,駕車到萍鄉(xiāng)北站所用的最少時間t=v(s)=60 km/h(30 km)=0.5 h=30 min,他們8:20開車出發(fā),到達萍鄉(xiāng)北站的時間為8:50,由于到站時火車G1692已出發(fā),根據(jù)表中信息可知,爺孫倆只能趕上G1482車次 (2)根據(jù)列車時刻表可得,乘坐G1482到達南昌所用時間t′=10:31-9:11=1 h 20 min=80 min,總路程s′=240 km,高鐵運行的平均速度v′=t′(s′)= h(80)=180 km/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