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積累與運用(20分)
1.補寫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2分)
(1)悠哉悠哉, 。(《詩經(jīng)·關雎》)
(2)秋風蕭瑟, 。(曹操《觀滄!)
(3) ,暮宿黃河邊。(北朝民歌《木蘭詩》)
(4)單車欲問邊, 。(王維《使至塞上》)
(5)山回路轉不見君, 。(岑參《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
(6)最愛湖東行不足, 。(白居易《錢塘湖春行》)
(7)飛來山上千尋塔, 。(王安石《登飛來峰》)
(8) ,西北望,射天狼。(蘇軾《江城子·密州出獵 》)
(9)子曰:“三人行,必有我?guī)熝? , 。”(《論語·述而》)
(10)《出師表》中點明諸葛亮受命以來、早晚憂慮嘆息而有所擔心的原因的句子是: , 。
2.下列文學文化常識說法不正確的一項是(2分)
A.《雁門太守行》中“黃金臺”運用的是燕昭王筑臺以重金招賢納士的典故。
B.《醉翁亭記》中的“太守”,字永叔,號六一居士,是“唐宋八大家”之一。
C.著名詩人、散文家余光中,祖籍福建永春,代表作有《鄉(xiāng)愁》《聽聽那冷雨》等。
D.《皇帝的新裝》《小紅帽》《白雪公主》都是丹麥作家安徒生創(chuàng)作的短篇小說。
3.閱讀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答。(6分)
進入21世紀,是我國海洋調查船發(fā)展高峰期。我國自主設計、建造的“海洋地質十號”調查船,可在全球無限航區(qū)開展海洋地質調查工作。該船 甲 (A.填補 B.增添)了我國小噸位大鉆深海洋地質鉆探船空白,進一步豐富了我國海洋地質調查船舶的體系。工欲善其事,必先lì ① (A.厲 B.利)其器。這艘調查船的成功建造入列首航,標志著我國海洋地質調查裝備技術 乙 (A.與日俱增 B.突飛猛進),海洋地質的調查能力躋 ② (A.jī B.jǐ)身世界前列。
(1)為文中①處拼音選擇正確的漢字,根據(jù)②處加點字選擇正確讀音,只填序號。(2分)
、偬 ②處
(2)從文中甲乙處選擇符合語境的詞語填入橫線,只填序號。(2分)
甲 乙
(3)文中畫線句有一處語病,請將修改后的句子寫在橫線上。(2分)
原句:進入21世紀,是我國海洋調查船發(fā)展高峰期。
修改句:
二、閱讀(70分)
(一)閱讀下面這首詞,完成4-5題。(5分)
漁家傲 李清照
天接云濤連曉霧,星河欲轉千帆舞。仿佛夢魂歸帝所,聞天語,殷勤問我歸何處。
我報路長嗟日暮,學詩謾有驚人句。九萬里風鵬正舉。風休住,蓬舟吹取三山去!
4.對這首詞有關句子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A.“天接云濤連曉霧”寫天上翻騰的云像涌起的波濤,與清晨彌漫的霧相連相接的美景。
B.“星河欲轉千帆舞”寫銀河涌動,好像要倒轉過來,許許多多船帆在狂風中搖擺起舞。
C.“學詩謾有驚人句”寫詞人自幼學詩,但少有佳句,沒有“語不驚人死不休”的境界。
D.“九萬里風鵬正舉”化用《莊子》中的名句,詞人希望能像大鵬一樣盡情地施展才能。
5.這首詞中哪兩個字,巧妙銜接上下片、使之一氣呵成?請找出并寫下來。(2分)
(二)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6-9題。(16分)
【甲】晉太元中,武陵人捕魚為業(yè)。緣溪行,忘路之遠近。忽逢桃花林,夾岸數(shù)百步,中無雜樹,芳草鮮美,落英繽紛。漁人甚異之。復前行,欲窮其林。
林盡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從口入。初極狹,才通人。復行數(shù)十步,豁然開朗。土地平曠,屋舍儼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屬。阡陌交通,雞犬相聞。其中往來種作,男女衣著,悉如外人。黃發(fā)垂髫,并怡然自樂。
見漁人,乃大驚,問所從來。具答之。便要還家,設酒殺雞作食。村中聞有此人,咸來問訊。自云先世避秦時亂,率妻子邑人來此絕境,不復出焉,遂與外人間隔。問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漢,無論魏晉。此人一一為具言所聞,皆嘆惋。余人各復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數(shù)日,辭去。此中人語云:“不足為外人道也!
(節(jié)選自陶淵明《桃花源記》)
【乙】南北雨澤各異。西北春時率多大風而少雨有亦霏微。故少陵謂“潤物細無聲”。而東坡詩云:“春雨如暗塵,東風吹倒人!表n持國亦有“輕云薄霧,散作催花雨”之句。至秋則霖霪苦雨,歲以為常。二浙四時皆巨風。春多大雷雨,霖霪不已。至夏為“梅雨”,相繼為“洗梅”。以五月二十日為“分龍”,自此雨不周遍,猶北人呼“隔轍”也。迨①秋,稻欲秀熟,田畦須水,乃反亢旱。余自南渡十數(shù)年間,未嘗見至秋不祈雨。此南北之異也。
(節(jié)選自莊綽《雞肋編》)
[注]①迨:等到,到。
6.解釋下列加點詞在文中的意思。(4分)
(1)具答之 具: (2)余人各復延至其家 延:
(3)歲以為常 歲: (4)霖霪不已 已:
7.下列對文中畫波浪線部分的斷句,正確的一項是(3分)
A.西北春時/率多大風而少/雨有亦霏微
B.西北春時/率多大風而少雨/有亦霏微
C.西北春時率/多大風而少雨/有亦霏微
D.西北春時率/多大風而少/雨有亦霏微
8.把文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4分)
(1)阡陌交通,雞犬相聞。(2分)
(2)余自南渡十數(shù)年間,未嘗見至秋不祈雨。(2分)
9.甲文“漁人甚異之”的“異”和乙文“南北雨澤各異”的“異”,有何不同?請簡要分析。(5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