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15年揭陽)操作和保存藥品不當,標簽常常易損毀,F有四瓶溶液的試劑標簽已破損(如圖),但是已經知道這四瓶試劑是NaOH、Ca(OH)2、Na2CO3、KCl溶液中的一種,某興趣小組同學決定對四瓶破損標簽溶液成分進行實驗探究(實驗另外藥品只提供鹽酸和酚酞溶液):
、
【提出問題】標簽已經破損的四瓶溶液分別是什么溶液?
【實驗探究1】第瓶試劑肯定是:____________(寫化學式)。
【實驗探究2】興趣小組對瓶溶液進行了如下的實驗探究:
序號 實驗步驟 實驗現象 實驗結論 1 取瓶溶液少量于三支試管中,分別加入酚酞試液 ______________________ 酚酞試液不能將其中的一種溶液鑒別出來 2 再取瓶溶液少量于另外三支試管中分別加入________溶液 加入了溶液的試管中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其余兩支試管中無明顯現象 瓶溶液為Na2CO3 3 取瓶溶液少量于兩支試管中,分別加入_____
______溶液 加入了溶液的試管中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加入了溶液的試管中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 ②瓶溶液為:_______瓶溶液為:Ca(OH)2 【反思與交流】為了防止標簽發(fā)生破損,我們在傾倒溶液時應注意:________________。
2.(2016年廣安)蚊蟲叮咬時能在人體皮膚內分泌出蟻酸,讓人痛癢不止。某課外興趣小組在老師的帶領下決定對蟻酸進行探究。
【提出問題】蟻酸的成分是什么?它有什么性質?
【查閱資料】蟻酸是一種有機酸,化學名稱叫做甲酸,化學式為HCOOH;蟻酸在一定條件下會分解成兩種氧化物。
【實驗與探究一】向盛有蟻酸溶液的試管中滴加紫色石蕊溶液,觀察到溶液顏色變成紅色,說明蟻酸溶液顯________性。
【實驗與探究二】(1)小明同學根據蟻酸中含有氫元素,推測出生成物中含有水。
(2)另一種生成物是氣體,小剛提出兩種猜想:
猜想:該氣體是__________;猜想:該氣體是一氧化碳。
為了證明自己的猜想,他們將蟻酸分解產生的氣體通過下圖所示的裝置(鐵架臺已略去),觀察現象。
.實驗時裝置A中無明顯變化,則猜想________(填“成立”或“不成立”)。
.實驗時裝置C中的實驗現象__________________,由上述實驗現象,得出猜想成立。
【評價與反思】E處酒精燈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2016年廣東)小明在課外閱讀中得知:氫氧化銅受熱會分解生成氧化銅[Cu(OH)2CuO+X],于是用CuSO4溶液與KOH溶液反應制取氫氧化銅,并對氫氧化銅進行加熱。
(1)生成物X的化學式為____________。
(2)制取氫氧化銅的化學方程式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小明在加熱氫氧化銅時,發(fā)現藍色固體先變成黑色;繼續(xù)高溫灼燒黑色固體變成紅色,同時有氣體產生。為弄清這種紅色固體的成分,進行了如下的探究:
【查閱資料】Cu和Cu2O均為紅色固體,且Cu2O+H2SO4===Cu+CuSO4+H2O。
【提出猜想】紅色固體是:.Cu .Cu2O .______________________。
【進行實驗】
操作 現象 結論 取灼燒后的紅色固體1.44 g于試管中,加入足量稀硫酸,加熱并充分振蕩,靜置 溶液由無色變藍色,固體減少 1.44 g紅色固體一定有:______________ 過濾、洗滌、干燥 得紅色固體 4.為探究氣體X的組成,某興趣小組進行如圖所示實驗(固定裝置未畫出)。
【資料在線】
(1)加熱條件下,氣體X能與氧化銅反應生成銅、水和氮氣。
(2)堿石灰為固體氫氧化鈉和氧化鈣的混合物,不與氣體X反應。無水氯化鈣可吸收氣體X。
(3)本實驗條件下,氮氣密度為1.15 g·L-1,裝置內空氣對相關數據測定的影響可忽略不計。
【實驗步驟】
(1)連接儀器,并檢查裝置氣密性。
(2)取一定量氧化銅,準確稱得其質量為2.40 g。
(3)按下圖所示裝入藥品,測量并記錄相關數據(見下表)。
(4)連接A、B、C裝置,將氣體X緩緩通入一段時間后,連接上D裝置,讀數后開始加熱。當A裝置中氧化銅反應完全,停止加熱,繼續(xù)通入氣體X至玻璃管冷卻,再次測量并記錄相關數據(見下表)。
【實驗裝置】
A B C D
【相關數據】
項目 Ⅱ 玻璃管(含藥品)的質量/g 52.40 51.92 B裝置(含藥品)的質量/g 102.00 102.54 氮氣的體積/mL / 243.5 【回答問題】
(1)B裝置中氧化鈣吸水的原理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化學方程式表示)。
(2)實驗過程中,當觀察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說明氧化銅已反應完全,停止加熱,繼續(xù)通入氣體X至玻璃管冷卻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分析實驗測量的數據,生成水的質量為________g,氧化銅中氧元素的質量為________g。由此推知,氣體X中一定________(填“有”或“沒有”)氧元素。
(4)通過計算推導出氣體X的化學式。
5.(2013年廣東) 倉庫中有一包氮肥的包裝標簽模糊不清,有同學進行了以下探究:
(1)操作用玻璃棒攪拌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
(2)請完成下表(已知AgCl和BaSO4是難溶于水和酸的白色固體):
假設和現象 判斷和化學方程式 若現象I為無氨味 則樣品中不含____________(填名稱) 由操作現象判斷 該樣品一定含有__________離子 若現象為白色沉淀,現象為無沉淀 則樣品中含有______________(寫名稱),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若現象為無沉淀,現象為白色沉淀 則樣品中含有______________(寫化學式),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若現象、都無現象,則該氮肥可能是____________(寫化學式);若操作現象為無氣味,現象、無現象,則該氮肥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只寫一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