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某建筑物采用條形基礎(chǔ),基礎(chǔ)寬度為1.5m,埋深在-2.0m,上部結(jié)構(gòu)荷載效應標準組合為180KN/m;自地面以下6m為可塑狀粉質(zhì)粘土,天然重度為19.2KN/m3,孔隙比為0.768;持力層地基承載力特征值為140kpa,地下水位在-3.5m;則修正后的地基承載力特征值為( )。
A、170kpa;
B、186.1kpa;
C、168.8kpa;
D、177.5kpa;
答案:B
12、地下水位以上的土層應采用( )?
(A)清水鉆;
(B)泥漿護壁鉆;
(C)A或B均可;
(D)干鉆;
答案:D
13、按照《公路工程抗震設(shè)計規(guī)范》關(guān)于液化判別的原理,某位于8度設(shè)防區(qū)的場地,地下水位于地面下10m處,則深度在10m的地震剪應力比 為( )。
A、1.0;
B、0.5;
C、0.22;
D、0.117;
答案:D
14、在巖石坡面的噴錨支護構(gòu)造設(shè)計時,對于全粘結(jié)型錨桿,其漿體材料28天的無側(cè)限抗壓強度不應低于( )Mpa。
A、15;
B、20;
C、25;
D、30;
答案:C
15、某建筑基坑工程開挖深度為8m,基坑的平面尺寸為:20m×30m;按照《巖土工程勘察規(guī)范》(GB50021-2001)的要求,在進行詳勘時,包含建筑物、基坑工程在內(nèi)的平面勘察面積及基坑部分的勘探點深度下列布設(shè)合理的是( )。
A、20m×30m、8m;
B、40m×60m、12m;
C、60m×70m、15m;
D、60m×70m、20m;
答案:D
16、防止管涌的反濾層的填筑方式應為:
(A) 將各級配的砂礫石拌和均勻后填筑;
(B)順水流方向分層,由細到粗分層碾壓密實;
(C)逆水流方向分層,由細到粗分層碾壓密實;
(D)只要求碾壓密實、不透水;
答案:B
17、對于塌落圍巖壓力或塊體滑落圍巖壓力,其實質(zhì)為( )。
A、由圍巖彈性形變引起;
B、由圍巖塑性形變引起;
C、由巖塊之間的摩擦力控制;
D、由塌落或滑落的巖體重量作用于支護結(jié)構(gòu)上的力;
答案:D
18、采取堅硬粘性土的I級原狀土試樣應采用( )?
(A) 水壓固定活塞薄壁取土器;
(B)敞口薄壁取土器;
(C)雙動三重管回轉(zhuǎn)取土器;
(D)敞口厚壁取土器;
答案:C
19、某邊坡工程安全等級為二級,在對該邊坡設(shè)計時如采用殘余抗剪強度參數(shù),該邊坡的邊坡安全系數(shù)宜為( )。
A、1.30;
B、1.50;
C、1.15;
D、1.05;
答案:C
20、巖溶發(fā)育的條件為( )。
A、具有可溶性巖層;
B、具有溶解能力(含CO2)和足夠流量的水;
C、地表水有下滲,地下水有流動的途徑;
D、A+B+C;
答案: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