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 測得有三個測站的一條閉合水準路線,各站觀測高差分別為+1.501m、+0.499m和-2.009m,則該路線的閉合差和各站改正后的高差為( C )m。
A.+0.009;1.504、0.502和-2.012
B.-0.009;1.498、0.496和-2.012
C.-0.009;1.504、0.502和-2.006
D.+0.009;1.498、0.505和-2.006
12. 往返水準路線高差平均值的正負號一般是以( A )的符號為準。
A.往測高差 B.返測高差 C.往返測高差的代數(shù)和 D.往返高差閉合差
13. 水準儀的( B )應平行于儀器豎軸。
A.視準軸 B.圓水準器軸 C.十字絲橫絲 D.管水準器軸
14. 下列關于測量記錄的要求,敘述錯誤的是( C )。
A.測量記錄應保證原始真實,不得擦拭涂改。
B.測量記錄應做到內(nèi)容完整,應填項目不能空缺。
C.為保證測量記錄表格的清潔,應先在稿紙上記錄,確保無誤后再填寫。
D.在測量記錄時,記錯或算錯的數(shù)字,只能用細斜線劃去,并在錯數(shù)上方寫正確數(shù)字。
15. 閉合水準測法,若按順時針施測到終點,則儀器與轉點下沉將產(chǎn)生( B )累積性誤差。
A.“-”號 B.“+”號 C.“±”號 D.“0”
16. 水準儀i角是指( B )在豎直面上的投影夾角。
A.縱絲與視準軸 B. 管水準軸與視準軸 C.管水準軸與橫絲 D.視準軸與圓水準器軸
17. 水準測量中,水準儀的i角對測量結果的影響可用( D )方法消減。
A.求改正數(shù) B.多次觀測求平均數(shù) C.后前前后 D.前后視距相等
18. 用水準儀進行水準測量時,要求盡量使前后視距相等,是為了( D )。
A.消除或減弱管水準軸不垂直于儀器旋轉軸誤差影響
B.消除或減弱儀器下沉誤差的影響
C.消除或減弱標尺分劃誤差的影響
D.消除或減弱儀器管水準軸不平行于視準軸的誤差影響
19. 水準測量中要求前后視距離大致相等的作用在于削弱( D )影響,還可削弱地球曲率和大氣折光、對光透鏡運行誤差的影響。
A.圓水準軸與豎軸不平行的誤差
B.十字絲橫絲不垂直豎軸的誤差
C.讀數(shù)誤差
D. 管水準軸與視準軸不平行的誤差
20. 過水準管零點所作其內(nèi)壁圓弧的縱向切線稱為水準管軸,過圓水準器零點的球面法線稱為圓水準盒軸。如儀器已檢校,當氣泡居中時,該兩條軸線分別處于( A )。
A.水平、鉛直 B.水平、傾斜 C.鉛直、水平 D.鉛直、傾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