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8.六淫之中只有外感而無內(nèi)生的邪氣是
A.風
B.寒
C.暑
D.濕
E.火
【正確答案】C
59.以晝夜分陰陽,后半夜為
A.陰中之陽
B.陽中之陰
C.陽中之陽
D.陰中之陰
E.陰中之至陰
【正確答案】A
【答案解析】晝?yōu)殛,夜為陰,而陰陽中仍有陰陽可分,就前半夜與后半夜相對而言,前半夜為陰中之陰,后半夜為陰中之陽。
60.“壯水之主,以制陽光”的治法適用于
A.陰虛則熱之證
B.陽虛則寒之證
C.陰損及陽之證
D.陰盛傷陽之證
E.陽盛傷陰之證
【正確答案】A
61.奇經(jīng)八脈中,與腦、髓、腎關系密切的經(jīng)脈是
A.帶脈
B.任脈
C.沖脈
D.督脈
E.維脈
【正確答案】D
62.引起虛寒證的陰陽失調(diào)是
A.陽偏勝
B.陽偏衰
C.陰偏勝
D.陰偏衰
E.陰勝則陽病
【正確答案】B
【答案解析】陰陽失調(diào)決定著疾病的寒熱變化,”陽勝則熱”、“陰勝則寒”、“陰虛則熱”、“陽虛則寒”。陽偏勝引起的病理變化為實熱,陽偏衰引起的病理變化為虛寒,陰偏勝引起的病理變化為實寒,陰偏衰引起的病理變化為虛熱。陰勝則陽病是指陰偏盛會損傷陽氣。
63.屬于五行之“火”的是
A.宮音
B.角音
C.商音
D.征音
E.羽音
【正確答案】D
【答案解析】五音按木火土金水順序的五行歸屬為角、征、宮、商、羽。即角音屬木,征音屬火,宮音屬土,商音屬金,羽音屬水。
64.五臟共同的生理特點是
A.傳化物
B.實而不能滿
C.藏精氣
D.瀉而不藏
E.受盛傳化水谷
【正確答案】C
【答案解析】
五臟共同的生理特點有兩個方面:一是化生和貯藏精氣,主藏精氣,藏而不瀉,滿而不能實。二是五臟藏神,五臟的生理活動與精神情志活動密切相關。傳化物、實而不能滿、瀉而不藏、受盛傳化水谷是六腑共同的生理特點。
65.具有“壅遏營氣,令無所避”作用的是
A.肝
B.脈
C.脾
D.髓
E.三焦
【正確答案】B
【答案解析】脈為“血之府”,是血液運行的通道,具有“壅遏營氣,令無所避”的作用。
66.“通調(diào)水道”依賴于肺的哪項功能
A.主一身之氣
B.司呼吸之氣
C.朝百脈
D.主治節(jié)
E.主宣發(fā)肅降
【正確答案】E
【答案解析】肺的通調(diào)水道功能是依賴著肺的宣發(fā)和肅降而實現(xiàn)的,是肺的宣發(fā)和肅降功能在水液代謝方面的概括。通過肺氣的宣發(fā)作用,將脾上輸?shù)慕蛞翰忌⒅寥,代謝后的部分水液通過肺氣主司腠理開合的作用而排除體外;通過肺氣的肅降作用,將脾上輸?shù)慕蛞合蛳虏忌,并將代謝后的水液不斷地向下輸送至腎,成為尿液生成之源,經(jīng)腎和膀胱的氣化作用,化為尿液而排出體外。
67.先安未受邪氣之地屬于
A治病求本
B.急則治標
C.未病先防
D.既病防變
E.因時制宜
【正確答案】D
【答案解析】先安未受邪氣之地屬于既病防變的措施之,疾病的傳變有一定規(guī)律可循,掌握了疾病發(fā)生發(fā)展規(guī)律及其傳變途徑,及時而適當?shù)夭扇》乐未胧,就能有效地阻止病邪的傳變,控制病情的發(fā)展,以利于疾病的痊愈!杜R證指南醫(yī)案》提出的“務必先安未受邪之地”,就是既病防變思想的具體體現(xiàn)。
68.下列各項,屬實熱證的是
A.頭顱過大
B.頭顱過小
C.囟填
D.囟陷
E.解顱
【正確答案】C
【答案解析】囟填,為溫病火邪上攻者,或為風熱,或為濕熱等邪氣所侵所致。多屬實熱證。
69.邪熱夾酒毒上壅的舌象是
A.舌色青紫
B.舌色晦暗
C.舌紫腫脹
D.舌脈粗長
E.舌多瘀斑
【正確答案】C
【答案解析】素善飲酒,又病溫熱,邪熱挾酒毒上壅,多見舌紫而腫脹;或因中毒而致血液凝滯,則舌腫脹而青紫晦暗。
70.少陰經(jīng)頭痛的特征是
A.前額連眉棱骨痛
B.兩側太陽穴處痛
C.后頭部連項痛
D.頭痛連齒
E.頭痛暈沉
【正確答案】D
【答案解析】頭疼連齒者,屬少陰經(jīng)疼痛。因少陰腎脈主骨生髓通于腦,腦為髓海。
71.危重病人,突然頭額冷汗大出,四肢厥冷,屬于
A.亡陰
B.亡陽
C.陽虛
D.陰虛
E.以上均非
【正確答案】B
【答案解析】亡陽證:汗冷味淡,四肢厥冷,舌白潤,脈浮數(shù)而空,或微細欲絕。
72.有形實邪閉阻氣機所致的疼痛,其疼痛性質(zhì)是
A.脹痛
B.灼痛
C.冷痛
D.絞痛
E.隱痛
【正確答案】D
【答案解析】絞痛指痛勢劇烈,如刀絞割的癥狀,多因有形實邪阻閉氣機或寒邪凝滯氣機所致。
73.下列肝膽病中,哪項不出現(xiàn)眩暈癥狀
A.肝血虛
B.肝陰虛
C.膽郁痰擾
D.肝陽上亢
E.肝氣郁結
【正確答案】E
【答案解析】肝血虛證的臨床表現(xiàn):眩暈耳鳴,面色無華,爪甲不榮,夜寐多夢,視力減退或成雀盲;蛞娭w麻木,關節(jié)拘急不利,手足震顫,肌肉顫動。婦女常見月經(jīng)量少、色淡,甚則閉經(jīng),舌淡苔白,脈弦細。肝陰虛證的臨床表現(xiàn):頭暈耳鳴,兩目于澀,面部烘熱,脅肋灼痛,五心煩熱,潮熱盜汗,口干咽燥,或見手足蠕動,舌紅少津,脈弦細數(shù)。膽都痰擾證的臨床表現(xiàn):驚悸不寐,煩躁不寧,口苦嘔惡,胸悶脅脹,頭暈目眩耳鳴,舌苔黃膩,脈弦滑。肝陽上亢征的臨床表現(xiàn):眩暈耳鳴,頭目脹痛,阿紅目赤,急躁易怒,心悸健忘,失眠多夢,腰膝酸軟,頭重足飄,舌紅,脈弦有力或弦細數(shù)。肝氣郁結證的臨床表現(xiàn):胸脅或少腹脹悶竄痛,胸悶善太息,情志抑郁易怒,或咽部梅核氣,或頸部癭瘤,或癥塊。婦女可見乳房作脹疼痛,痛經(jīng),月經(jīng)不調(diào),甚則閉經(jīng)。
74.營分證的病人,一般不出現(xiàn)
A,舌質(zhì)紅絳
B.夜間低熱
C.脈象細數(shù)
D.時有譫語
E.心煩不寐
【正確答案】B
【答案解析】營分證的臨床表現(xiàn):身熱夜甚,口渴不甚,心煩不寐,甚或神昏譫語,斑疹隱現(xiàn),舌質(zhì)紅絳,脈象細數(shù)。
75.以下項目中不屬于代脈所主病者
A.風證
B.痛證
C.臟氣衰微
D.七情驚恐
E.宿食停滯
【正確答案】E
76.弱脈與濡脈的共同特征是
A.沉而無力
B.浮而無力
C.脈來空虛無力
D.細而無力
E.遲而無力
【正確答案】D
77.臟腑陰虛的共同癥狀是
A.心悸失寐
B.干咳痰少
C.饑不欲食
D.眩暈目澀
E.舌紅少津
【正確答案】E
【答案解析】色紅絳而干燥者多屬陰虛火旺、津液耗傷。
78.舌苔由薄白轉為白厚,提示
A.病邪入里
B.寒邪化熱
C.邪退正復
D.熱退津復
E.濕熱留戀
【正確答案】A
【答案解析】薄白苔主正常舌,表證,或內(nèi)傷輕病。白厚苔主邪盛入里。故為病邪入里。
79.舌色紅絳苔少或無苔者,提示的證候是
A.濕熱證
B.陰虛證
C.實熱證
D.陽虛證
E.血虛證
【正確答案】B
【答案解析】此為陰虛證的表現(xiàn)。
80.獨語、錯語的共同病因是
A.風痰阻絡
B.熱擾心神
C.心氣大傷
D.心氣不足
E.痰火擾心
【正確答案】D
【答案解析】獨語,錯語的共同病因:心氣不足,神失所養(yǎng)。
81.外感病汗出熱退身涼者,表示
A.表邪入里
B.陽氣衰少
C.汗出亡陽
D.真熱假寒
E.邪去正安
【正確答案】E
【答案解析】戰(zhàn)汗見于傷寒病邪正相爭劇烈之時,是疾病發(fā)展的轉折點。汗出熱退后身涼者是邪去正安、疾病好轉的表現(xiàn)。
82.大便中夾有不消化的食物,酸腐臭穢,其常見病因是
A.肝脾不調(diào)
B.寒濕內(nèi)盛
C.大腸濕熱
D.脾胃虛弱
E.食滯胃腸
【正確答案】E
【答案解析】大便夾有未消化食物,矢氣酸臭者,為傷食,是食積化腐而下趨的表現(xiàn)。
83.“證候”不包括:
A.四診檢查所得
B.內(nèi)外致病因素
C.疾病的特征
D.疾病的性質(zhì)
E.疾病的全過程
【正確答案】E
【答案解析】證候是機體在疾病發(fā)展過程中某一階段的病理概括,而非疾病的全過程。它由癥狀組成,不僅包含疾病某一階段的臨床表現(xiàn),而且提示了病變的部位、原因、性質(zhì),以及邪正關系,反映出疾病發(fā)展過程中某一階段的病理變化本質(zhì)。病是指疾病的全過程。
84.“陰中求陽”的治法適用于
A.陰虛
B.陽虛
C.陰盛
D.陽盛
E.陰陽兩虛
【正確答案】B
【答案解析】“陰中求陽”是根據(jù)陰陽互根原理提出的針對陽虛的治則。張景岳說:“善補陽者,必于陰中求陽,則陽得陰助而生化無窮!
85.下列各項中,屬于母病及子的是
A.肺病及腎
B.肝病及腎
C.肺病及心
D.心病及肝
E.脾病及腎
【正確答案】A
【答案解析】肺屬金,腎屬水,金生水,故肺為母臟,腎為子臟,肺病及腎即母病及子。
86.肝藏血與脾統(tǒng)血的共同生理功能是
A.貯藏血液
B.調(diào)節(jié)血量
C.統(tǒng)攝血液
D.防止出血
E.化生血液
【正確答案】D
【答案解析】脾有統(tǒng)攝血液在經(jīng)脈之中流行,防止逸出脈外的功能。脾能統(tǒng)血,是氣對血的固攝作用的體現(xiàn)。肝貯藏血液:肝內(nèi)貯藏一定的血液,可維護肝的疏泄功能,防止出血。肝能藏血,可保證人體各部分的血量在動、靜時的相對恒定。
87.奇經(jīng)八脈中既稱“血!庇址Q“經(jīng)脈之海”者是
A.沖脈
B.任脈
C.督脈
D.帶脈
E.維脈
【正確答案】A
【答案解析】沖脈有調(diào)節(jié)十二經(jīng)脈氣血的功能,故稱“十二經(jīng)脈之!;又起于胞中,有促進生殖的功能,故又稱“血海”。
88.下列哪項是火邪、燥邪、暑邪共同的致病特點
A.耗氣
B.上炎
C.傷津
D.動血
E.生風
【正確答案】C
【答案解析】燥性干澀,燥邪致病易傷津液;火為陽邪,其性炎上,易耗氣傷津;暑多升散,耗氣傷津,故火邪、燥邪、暑邪共同的致病特點為傷津。
89.以陰陽失調(diào)來闡釋真寒假熱或真熱假寒,其病機是
A.陰陽偏盛
B.陰陽偏衰
C.陰陽格拒。
D.陰陽互損
E.陰陽離決
【正確答案】C
【答案解析】真寒假熱或真熱假寒是因陰或陽的一方偏盛至極,壅遏于內(nèi),將另一方排斥格拒于外,迫使陰陽之間不能維系,以陰陽失調(diào)來闡釋即陰陽格拒。
90.“大實有羸狀”的病機是
A.陰虛邪戀,余熱不退
B,內(nèi)生五邪兼正氣不足
C.邪氣侵襲,傷及營衛(wèi)氣血
D.邪實正虛,正氣無力祛除病邪
E.實邪結聚于里,氣血不能暢達于外
【正確答案】E
91.“通因通用”適用于治療的病證是
A.實證
B.虛證
C.虛實錯雜證
D.真虛假實證
E.真實假虛證
【正確答案】E
【答案解析】通因通用是指用通利的藥物來治療具有通瀉癥狀的實證,適用于因實邪內(nèi)阻出現(xiàn)通瀉癥狀的真實假虛證。
92.《素問·上古天真論》中關于“丈夫六八”在生理上的表現(xiàn)是
A.陽氣衰竭于上,面焦,發(fā)鬢頒白
B.腎氣衰,發(fā)墮齒槁
C.肝氣衰,筋不能動,天癸竭,精少
D.腎臟衰,形體皆極
E.三陽脈衰于上,面皆焦,發(fā)始白
【正確答案】A
93.脾的陰陽屬性是
A.陰中之陰
B.陰中之陽
C.陰中之至陰
D.陽中之陽
E.陽中之陰
【正確答案】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