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單元 新生兒疾病
一、A1
1、下列表現(xiàn)中,屬于生理性胎黃的是
A、生后24小時出現(xiàn)黃疸
B、足月兒在出生后2周消退
C、黃疸消退后復(fù)現(xiàn)
D、黃疸持續(xù)3周以上
E、血清總膽紅素300μmol/L
2、治療胎黃濕熱郁蒸證首選方是
A、茵陳蒿湯
B、茵陳理中湯
C、血府逐瘀湯
D、羚角鉤藤湯
E、藿樸夏苓湯
3、治療寒濕阻滯證胎黃的基本法則是
A、利水滲濕退黃
B、化瘀消積退黃
C、清熱利濕退黃
D、溫中化濕退黃
E、疏肝利膽退黃
4、面目皮膚發(fā)黃,顏色逐漸加深,晦暗無華,右脅下痞塊質(zhì)硬,肚腹膨脹,青筋顯露,唇色暗紅,舌見瘀點,苔黃;證屬
A、腸腑阻結(jié)證
B、寒濕內(nèi)蘊證
C、脾運失職證
D、肝失疏泄證
E、氣滯血瘀證
5、胎黃的病變臟腑是
A、肝膽、脾胃
B、心小腸、肝膽
C、腎膀胱、脾胃
D、肺大腸、肝膽
E、腎膀胱、心肺
6、下列屬于病理性黃疸的是
A、生后24h以內(nèi)出現(xiàn)黃疸
B、生后第2~3日出現(xiàn)黃疽,第4~6日達(dá)高峰
C、足月兒在生后2周消退,早產(chǎn)兒可延遲至3~4周消退
D、足月兒血清總膽紅素≤221μmol/L,早產(chǎn)兒≤257μmol/L
E、小兒一般情況良好,除偶有輕微食欲不振外,不伴有其他臨床癥狀
7、下列病機中,不屬于胎黃病機的是
A、脾胃濕熱
B、寒濕內(nèi)蘊
C、肺失通調(diào)
D、肝失疏泄
E、氣滯血瘀
8、患兒,生后1天。癥見面目皮膚發(fā)黃,色澤鮮明如橘,哭聲響亮,不欲吮乳,口渴唇干,大便秘結(jié),小便深黃,舌質(zhì)紅,苔黃膩。其治法是
A、行氣化瘀消積
B、溫中化濕退黃
C、清熱利濕退黃
D、平肝息風(fēng),利濕退黃
E、大補元氣,溫陽固脫
9、患兒,出生32天。癥見面目皮膚發(fā)黃,色澤晦暗,持久不退,精神委靡,四肢欠溫,納呆,大便溏薄色灰白,小便短少,舌質(zhì)淡,苔白膩。其證候是
A、寒濕阻滯
B、氣滯血瘀
C、濕熱郁蒸
D、胎黃動風(fēng)
E、胎黃虛脫
10、硬腫癥的內(nèi)因是
A、腎陽虛衰
B、脾腎陽虛
C、肺脾氣虛
D、肝腎陰虛
E、脾腎兩虛
11、治療硬腫癥寒凝血澀證首選方是
A、四逆湯
B、參附湯
C、金匱腎氣丸
D、當(dāng)歸四逆湯
E、血府逐瘀湯
12、治療硬腫癥陽氣虛衰證首選方是
A、四逆湯
B、參附湯
C、金匱腎氣丸
D、當(dāng)歸四逆湯
E、血府逐瘀湯
13、對于硬腫癥的臨床表現(xiàn)描述錯誤的是
A、可見緊張性水腫
B、腋溫-肛溫差由正值變?yōu)樨?fù)值
C、低體溫,體溫<35℃,嚴(yán)重者<30℃
D、硬腫為對稱性,依次為雙下肢、臀、面頰、兩上肢、背、腹、胸部等
E、患兒不吃、不哭、少動,嚴(yán)重者可伴有休克、肺出血及多臟器功能衰竭
14、治療胎怯脾腎兩虛證首選方是
A、歸脾湯
B、六味地黃丸
C、保元湯
D、補腎地黃丸
E、金貴腎氣丸
15、治療胎怯腎精薄弱證首選方是
A、保元湯
B、歸脾湯
C、金匱腎氣丸
D、補腎地黃丸
E、六味地黃丸
16、胎怯的基本治療法則是
A、補腎培元
B、健脾益氣
C、補肝強筋
D、補氣養(yǎng)血
E、溫運脾陽
17、胎怯的病變臟腑主要在
A、脾、腎
B、心、肝
C、心、腎
D、心、脾
E、肝、腎
18、下列各項,對胎怯的描述錯誤的是
A、只包括早產(chǎn)兒
B、出生體重低于2500g
C、相當(dāng)于西醫(yī)學(xué)低出生體重兒
D、成為圍生期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
E、易并發(fā)硬腫癥、敗血癥、新生兒窒息、黃疸等疾病
19、胎怯的關(guān)鍵病機是
A、脾腎兩虛
B、肺腎兩虛
C、肝腎不足
D、肺脾兩虛
E、五臟不足
20、患兒,出生9天。診斷為胎怯。癥見肌肉瘠薄,痿軟無力,吮乳量少,嗆乳溢乳,便下稀薄,目膚黃疸。其病機是
A、心虛
B、肺虛
C、肝虛
D、脾虛
E、腎虛
21、患兒,出生8天,診斷為胎怯。癥見肌膚欠溫,耳郭軟,指甲軟短,骨弱肢柔,睪丸不降。其病機是
A、心虛
B、肺虛
C、肝虛
D、脾虛
E、腎虛
22、患兒,出生9天。診斷為胎怯。癥見氣弱聲低,皮膚薄嫩,胎毛細(xì)軟。其病機是
A、心虛
B、肺虛
C、肝虛
D、脾虛
E、腎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