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1】《難經》記載"陰維為病"是:
A. 苦寒熱
B. 苦咳逆
C. 陽緩而陰急
D. 苦心痛
E. 足痿不用
答案 D
提示 《難經*二十九難》:"陰維為病苦心痛。"
【42】陽蹺脈起于跟中,循外踝上行,入于:
A. 缺盆
B. 風池
C. 風府
D. 天柱
E. 大椎
答案 B
【43】具有調節(jié)肢體運動和眼瞼開合功能的經脈是:
A. 督脈
B. 足太陽膀胱經
C. 十二經脈
D. 陰蹺脈與陽蹺脈
E. 足少陰膽經
答案 D
【44】在奇經八脈中,治療不寐,常選用:
A. 陰維脈
B. 陽維脈
C. 沖脈
D. 陰蹺脈
E. 陽蹺脈
答案 E
【45】在奇經八脈中,治療多眠,常選用:
A. 陰維脈
B. 陽維脈
C. 沖脈
D. 陰蹺脈
E. 陽蹺脈
答案 E
【46】經絡系統(tǒng)中能加強經脈之間在淺層相互聯(lián)系的主要
是:
A. 奇經八脈
B. 十五絡脈
C. 十二經別
D. 十二經筋
E. 十二皮部
答案 D
【47】在十六脈絡名稱中不包括那個名稱:
A. 大包
B. 虛里
C. 長強
D. 會陰
E. 以上都不是
答案 D
提示 《靈柩*經脈》:"任脈之別,名曰尾翳" 。尾翳指
鳩尾,并非會陰。
【48】十五絡脈中的脾之大絡,散布于:
A. 頸項
B. 腋
C. 胸脅
D. 腹
E. 全身
答案 C
【49】任脈的別絡散布于:
A. 胸部
B. 腹部
C. 胸腹部
D. 胸脅部
E. 以上都不是
答案 B
提示 《靈柩*經脈》:"任脈之別,名曰尾翳,下鳩尾,散
于腹。"
【50】 絡脈最細小的分支稱為:
A. 孫脈
B. 別絡
C. 支絡
D. 浮絡
E. 小絡
答案 A
提示 孫脈,即孫絡。指絡脈中最細小的分支,《靈柩*脈
度》:"經脈為里,支而橫者為絡,絡之別者為孫"。
【51】"絡肩髃"的脈絡是:
A. 手陽明絡脈
B. 手太陽經絡脈
C. 手少陽經絡脈
D. 足厥陰經絡脈
E. 足陽明絡脈
答案 B
提示 《靈柩*經脈》:"手太陽之別,名曰支正。......其別
者,上走肘,絡肩髃。"
【52】"上睪,結于莖"的脈絡是:
A. 足陽明絡脈
B. 足太陽絡脈
C. 足厥陰絡脈
D. 足少陰絡脈
E. 足少陽絡脈
答案 C
【53】《靈柩*經脈》篇所謂:"諸脈之浮而常見者",指的
是:
A. 十五絡脈
B. 十二皮部
C. 浮絡
D. 十二絡脈
E. 十四絡脈
答案 A
【54】在經絡系統(tǒng)中,從十二經中離、合、出、入的部分
是指:
A. 奇經八脈
B. 十五絡脈
C. 十二經別
D. 十二經筋
E. 十二皮部
答案 C
【55】十二經別的分布特點根據其先后次序可以概括為:
A. 離、出、入、合
B. 離、入、出、合
C. 離、合、出、入
D. 出、入、離、合
E. 入、出、離、合
答案 B
【56】"六合"是由:
A. 十二正經中的表里經相合組成
B. 十二經別種的表里經別相合組成
C. 十二經絡脈中的表里兩經絡脈相合組成
D. 十二經筋中的表里經筋相合組成
E. 十二皮部中的表里經皮部相合組成
答案 B
【57】下列經別循行上"出于面"的是:
A. 手少陰經別
B. 手少陽經別
C. 手陽明經別
D. 足少陽經別
E. 以上均不是
答案 A
【58】下列經別循行從腘部別離的是:
A. 足太陽經別
B. 足陽明經別
C. 足少陽經別
D. 足厥陰經別
E. 以上均不是
答案 A
【59】下列經別循行上"頞"者是:
A.足少陽經別
B. 足太陽經別
C. 足陽明經別
D. 手太陽經別
E. 手少陽經別
答案 C
【60】下列經別循行于"上出缺盆"者為:
A. 足厥陰經別
B. 足少陰經別
C. 手厥陰經別
D. 手少陰經別
E. 手太陰經別
答案 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