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節(jié) 飲用水衛(wèi)生
一、A1
1、關于介水傳染病的流行特點錯誤的是
A、水源一次嚴重污染后,可呈暴發(fā)流行
B、多數(shù)患者發(fā)病日期集中在同一潛伏期內
C、病例分布與供水范圍一致
D、若水源經(jīng)常受污染,發(fā)病者可終年不斷
E、對污染源采取治理措施后,疾病的流行仍難以得到控制
2、飲水中硝酸鹽增高易引起嬰幼兒患的疾病是
A、營養(yǎng)不良
B、克汀病
C、皮膚色素沉著
D、高鐵血紅蛋白血癥
E、骨軟化癥
3、經(jīng)氯化消毒的飲水,其原水的有機前體物通常是指水中
A、所含有機物
B、能與氯形成氯化副產(chǎn)物的有機物
C、能與氯形成氯化副產(chǎn)物的有機物和無機物
D、能與氯形成氯化副產(chǎn)物的化合物
E、含氮、磷的化合物
4、下列哪些物質是氯化副產(chǎn)物
A、氯仿、酸性氯化呋喃酮
B、鹵化氫、氯化氫
C、酸性氯化呋喃酮、環(huán)己烷
D、鹵乙氫、氯化鉀
E、二氯化氫、溴仿
5、介水傳染病的流行特點不包括
A、多為暴發(fā)流行
B、病例分布與供水范圍一致
C、發(fā)病多在同一潛伏期內
D、對水源采取凈化消毒處理后,流行迅速得到控制
E、病人的病情復雜,臨床表現(xiàn)多種多樣
6、與成年人相比嬰幼兒對硝酸鹽更為敏感。其原因之一是嬰幼兒的
A、胃液的pH值較成年人高,有利于硝酸鹽還原菌的生長
B、胃液的pH值較成年人低,有利于硝酸鹽還原菌的生長
C、胃液的pH值較成年人高,不利于硝酸鹽還原菌的生長
D、胃液的pH值較成年人低,有利于亞硝酸鹽還原菌的生長
E、以上都不對
7、氰化物的毒性主要表現(xiàn)在對
A、肝臟的損傷作用
B、腎臟的損傷作用
C、對大腦的損傷作用
D、對呼吸的強烈抑制作用
E、對皮膚的刺激作用
8、介水傳染病的流行特點不包括下列哪一項
A、疾病呈暴發(fā)性流行
B、病例的分布與水源供水范圍一致
C、對水源采取措施對控制疾病流行影響不大
D、對水源采取有效處理可迅速控制疾病蔓延流行
E、大多數(shù)病人有飲用或接觸同一水源的歷史
9、怎樣才能采到真正反映水體情況的有代表性的水樣
A、在靠近岸邊采集水樣時,應注意從上游向下游采樣
B、采集表層水時,漂浮于水面上的物質對測定結果不會有影響
C、采集水樣時,采集量一定要準確達到分析測定所需的水樣量
D、采樣時,將處理干凈的適當容器充滿即可
E、在較淺的小河采集水樣時,要注意避免攪動沉積物而使水樣受污染
10、為了加強衛(wèi)生防疫站對飲用水的監(jiān)督、監(jiān)測,衛(wèi)生人員對水源水、出廠水和管網(wǎng)末梢水進行了監(jiān)測,出廠水水質監(jiān)督項目基本上同水源水,只是刪去氨氮、耗氧量和酚三項,增加
A、硝酸鹽氮
B、亞硝酸鹽氮
C、余氯
D、總大腸菌群
E、細菌總數(shù)
11、多孔玻板吸收管采樣的流量一般為
A、0.1~0.5L/min
B、0.1~1.0L/min
C、0.5~1.0L/min
D、1.0~10L/min
E、28L/min
12、湖泊、水庫水質監(jiān)測的對照點應設在
A、上游來水入口處
B、用水點周圍
C、污染源排入口上游
D、未受污染的岸邊
E、湖水、庫水出口處
13、飲水氯消毒時,接觸30分鐘后,游離性余氯不得低于
A、1.0mg/L
B、0.5mg/L
C、0.3mg/L
D、0.05mg/L
E、1.5mg/L
14、凈水器衛(wèi)生安全性評價浸泡水水質衛(wèi)生指標包括
A、感官性狀指標、一般化學指標、毒理學指標和放射性指標
B、感官性狀指標、毒理學指標、微生物指標和放射性指標
C、感官性狀指標、一般化學指標、微生物指標和放射性指標
D、感官性狀指標、一般化學指標、毒理學指標和微生物指標
E、一般化學指標、毒理學指標、微生物指標和放射性指標
15、與飲用水硬度過高有關的健康影響是
A、貧血
B、高血壓
C、腸胃功能紊亂
D、齲齒
E、牙斑
16、飲用水要求在流行病學上安全,主要是為了確保
A、不發(fā)生消化道疾病
B、不發(fā)生介水傳染病
C、不發(fā)生食物中毒
D、不發(fā)生急、慢性中毒
E、不發(fā)生水型地方病
17、飲用水的基本衛(wèi)生要求不包括
A、凈化消毒設施完善
B、感官性狀良好
C、水量充足,取用方便
D、流行病學上安全
E、所含化學物質對人體無害
18、下列哪項不是地面水水質衛(wèi)生標準制訂的原則
A、水量豐富
B、防止地面水傳播疾病
C、防止地面水引起急、慢性中毒及遠期危害
D、保證地面水自凈過程正常進行
E、保證地面水感觀性狀良好
19、水體的硬度取決于
A、水中碳酸鹽的含量
B、水中硫酸鹽的含量
C、水中鈣、鎂離子的含量
D、水中鈣鎂鹽類的含量
E、水中氯化鈣的含量
20、在我國生活飲用水水質標準制定依據(jù)中,有一組毒理學指標,其意義為
A、保證流行病學安全
B、保證飲用水感官性狀良好
C、保證不產(chǎn)生毒性和潛在性危害
D、保證不引起介水傳染病
E、以上都不是
21、銅在生活飲用水中規(guī)定含量不超過1mg/L,而在地面水中規(guī)定含量不超過0.1mg/L,這是因為銅在地面水中的含量是根據(jù)
A、銅對魚的毒性比人大
B、銅對水生植物有影響
C、銅對感官性狀有明顯影響
D、銅能抑制水體的自凈過程
E、銅對水生動物有影響
22、制定地面水水質衛(wèi)生標準的原則是
A、防止地面水傳播疾病
B、防止地面水引起急、慢性中毒及遠期效應
C、保證地面水感官性狀良好
D、保證地面水自凈過程正常進行
E、以上都是
23、我國生活飲用水衛(wèi)生標準中分別對鐵和揮發(fā)酚、氟化物、游離性余氯都作出了明確的限量要求。這些指標為
A、感官性狀和一般化學指標、毒理學指標、飲用水消毒劑常規(guī)指標
B、特殊化學指標、毒理學指標、細菌學指標
C、一般化學指標、特殊化學指標、毒理學指標
D、感官性狀指標、特殊化學指標、細菌學指標
E、感官性狀和一般化學指標、微量元素指標、細菌學指標
24、經(jīng)水廠處理過的水,其水質應達到飲用水衛(wèi)生標準規(guī)定的要求,包括流行病學上安全、感官性狀良好和
A、化學成分正常
B、有毒化學物質含量正常
C、礦物質含量豐富
D、水中化學物質對健康無害
E、水中不含有毒有害化學成分
25、生活飲用水中制定了三氯甲烷和四氯化碳的標準,其原因是
A、這兩種物質可惡化水的感官性狀
B、這兩種物質可損害腎臟,引起人群的慢性中毒
C、二者均具有一定的致癌作用
D、進行氯化消毒時可產(chǎn)生氯化副產(chǎn)物
E、以上都不是
26、鉻是人體必須的微量元素,但過量的攝入可致?lián)p害,下列哪項描述是錯誤的
A、6價鉻的毒性比3價鉻的毒性要小100倍
B、鉻具有強烈的刺激性和腐蝕性
C、鉻具有明顯的致突變作用
D、鉻具有很強的致癌作用
E、6價鉻的毒性比3價鉻的毒性要大100倍
27、水源水監(jiān)測采用的必測項目有
A、pH
B、總有機碳
C、致病菌
D、溶解氧
E、碘
28、氯化消毒時,水中微生物、有機物和還原性無機物所消耗的氯量稱為
A、加氯量
B、需氯量
C、有效氯量
D、游離性余氯量
E、結合性余氯
29、選擇集中式給水水源時,考慮原則包括
A、水量充足
B、水質良好
C、便于防護
D、技術經(jīng)濟合理
E、以上都是
30、混凝劑凈水的主要作用是
A、它是不帶電荷的膠體,能促使水中不帶電荷的膠體顆粒自動凝聚
B、它是帶電荷的膠體,能促使水中不帶電荷的膠體顆粒自動凝聚
C、它是帶正電荷的膠體,能與水中帶負電荷膠體顆粒凝聚
D、它是帶兩性電荷的膠體能與水中膠體顆粒凝聚
E、它是帶陰電荷的膠體,能和水中帶負電荷膠體顆粒凝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