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1. 熱輻射是指較高溫度的物體
A. 以電磁輻射的形式向外散發(fā)的能量
B. 以X射線的形式向外散發(fā)的能量
C. 以紅外線的形式向外散發(fā)的能量
D. 以紫外線的形式向外散發(fā)的能量
E. 以上都不是
62. 一般認為,高溫作業(yè)工人生理應激中心體溫的上限值是
A. 37.5℃
B. 38℃
C. 38.5℃
D. 39℃
E. 以上都不是
63. 下列不屬于中暑致病因素的是
A. 高氣溫
B. 強體力勞動
C. 高氣濕
D. 肥胖
E. 強熱輻射
64. 不符合熱射病臨床表現(xiàn)的是
A. 體溫一般正常
B. 起病急
C. 多有意識障礙
D. 發(fā)病早期大量出汗、繼而“無汗”
E. 以上都不是
65. 計算聲壓級的基準聲壓是
A. 100Hz純音的聽閾聲壓
B. 100Hz純音的基準聲壓
C. 1000Hz純音的聽閾聲壓
D. 1000Hz純音的基準聲壓
E. 1000Hz純音的痛閾聲壓
66. 工人每天接觸4h的生產(chǎn)性噪聲崗位的噪聲容許強度為
A.≤90dB
B.≤90dB(A)
C.≤88dB(A)
D.≤93dB
E.≤93dB(A)
67. 測得某噪聲的聲壓級為100dB,則該噪聲的聲壓為
A. 2×105mPa
B. 2×10-5mPa
C. 106mPa
D. 10-5mPa
E. 2×106mPa
68. 當頻率為100Hz,聲壓級為52dB的純音,聽起來與頻率為1000Hz,聲壓級為40dB的純音一樣響時,則該100Hz純音的響度級為
A. 100 ’方
B. 52 ’方
C. 40 ’方
D. 1000 ’方
E. 以上都不是
69. 關于等響曲線,不正確的是
A. 一條等響曲線上各點的聲波能量相等
B. 一條等響曲線上各點的音響感覺一樣
C. 從曲線可知,人耳對高頻音敏感
D. 是依據(jù)受試者的主觀音響感覺繪制的
E. 是聲級計中頻率計權網(wǎng)絡設計的主要依據(jù)
70. 噪聲所致永久性聽閾移位的早期改變特點是
A. 語音頻段和高頻段聽閾同時上移
B. 語音頻段和高頻段聽閾同時下移
C. 語音頻段聽閾無明顯改變,而高頻段聽閾下移
D. 語音頻段聽閾無明顯改變,而高頻段聽閾上移
E. 語音頻段聽閾上移,而高頻段基本正常
71. 消聲措施主要用于控制
A. 流體動力性噪聲
B. 機械性噪聲
C. 電磁性噪聲
D. 高頻噪聲
E. 中、低頻噪聲
72. 吸聲措施的主要作用是
A. 控制噪聲源傳出聲波強度
B. 封閉噪聲源
C. 控制空氣擾動
D. 吸收聲能,降低噪聲強度
E. 以上都不是
73. 依據(jù)我國現(xiàn)行噪聲衛(wèi)生標準,工作場所噪聲強度最高不得超過
A..80dB(A)
B. 85dB(A)
C. 90dB(A)
D. 110dB(A)
E. 115dB(A)
74. 國際標準化組織推薦的噪聲強度衛(wèi)生學評價指標是
A. 聲壓級
B. 響度級
C. A聲級
D. B聲級
E. C聲級
75. 屬于我國法定職業(yè)病的聽覺系統(tǒng)損傷是
A. 噪聲聾
B. 聽力損傷
C. 聽覺疲勞
D. 聽覺適應
E. 永久性聽閾位移
76. 不屬于單純局部振動的操作是
A. 拖拉機駕駛
B. 電鋸伐木
C. 建筑灌漿搗固
D. 風鉆鑿巖
E. 風鏟清砂
77. 40Hz以上的局部振動引起的局部振動病的主要特征病變是
A. 發(fā)作性的白指或白手
B. 上肢末梢循環(huán)障礙
C. 自主神經(jīng)功能紊亂
D. 心臟功能紊亂
E. 骨關節(jié)改變
78. 不屬于局部振動病診斷常規(guī)詢問檢查的內(nèi)容是
A. 手部癥狀及類神經(jīng)征表現(xiàn)
B. 冷水試驗
C. 手部末梢感覺
D. 肌電圖檢查
E. 腦電圖
79. 局部振動病的典型臨床表現(xiàn)是
A. 發(fā)作性白指或白手
B. 肢端感覺障礙
C. 類神經(jīng)征
D. 多汗、血壓改變等自主神經(jīng)功能紊亂表現(xiàn)
E. 以上都不是
80. 下列控制振動危害措施中屬二級預防的措施為
A. 用水爆清砂代替風鏟清砂
B. 按衛(wèi)生標準要求,限制接觸振動時間
C. 加強在崗期間健康檢查
D. 配戴減振手套
E. 以上都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