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4、不屬于下頜骨內(nèi)側面的解剖結構是
A.頦棘
B.頦結節(jié)
C.下頜小舌
D.下頜下腺窩
E.舌下腺窩
【正確答案】:B
【答案解析】:下頜體:外側面中線處有正中聯(lián)合;正中聯(lián)合兩旁有左右各一的頦結節(jié)。所以頦結節(jié)不是下頜骨內(nèi)側面的結構。
【該題針對“下頜骨解剖特點”知識點進行考核】
95、關于上頜骨支柱及支架結構的敘述中錯誤的是
A.均下起上頜骨的牙槽突,上達顱底
B.在承受咀嚼壓力明顯的部位,骨質較厚,利于將咀嚼壓力傳導到顱底
C.尖牙支柱起于上頜尖牙區(qū)的牙槽突,上行經(jīng)眶內(nèi)緣至額骨
D.顴突支柱主要承受前磨牙區(qū)的咀嚼壓力
E.翼突支柱主要承受磨牙區(qū)的咀嚼壓力
【正確答案】:D
【答案解析】:上頜骨的支柱結構:上頜骨與咀嚼功能關系密切,在承受咀嚼壓力明顯的部位,骨質比較厚,形成三對支柱,均下起上頜骨牙槽突,上達顱底。
、偌庋乐е(鼻額支柱):主要承受尖牙區(qū)的咀嚼壓力,起于上頜尖牙區(qū)的牙槽突,上行經(jīng)眶內(nèi)緣至額骨;②顴突支柱:主要承受第一磨牙區(qū)的咀嚼壓力,起于上頜第一磨牙區(qū)的牙槽突,沿顴牙槽嵴上行達顴骨后分為二支:一支經(jīng)眶外緣至額骨,另一支經(jīng)顴弓至顱底;③翼突支柱:主要承受磨牙區(qū)的咀嚼壓力,由蝶骨翼突構成,翼突與上頜骨牙槽突的后端(第二第三磨牙區(qū))連接,將咀嚼壓力傳導至顱底。
【該題針對“上頜骨解剖特點”知識點進行考核】
96、以下關于上頜骨后面的解剖結構的敘述中哪項是錯誤的
A.上頜骨后面參與翼腭窩及顳下窩的構成
B.顴牙槽嵴位于上頜體后面與前面在外側的移行處
C.后面下部有較粗糙的上頜結節(jié)
D.后面的中部有數(shù)個小骨孔,稱為牙槽孔
E.上頜骨的后面有翼外肌的附著
【正確答案】:E
【答案解析】:后面(顳下面)參與顳下窩和翼腭窩前壁的構成,有顴牙槽嵴、牙槽孔和上頜結節(jié);上頜體后面與前面在外側的移行處有顴牙槽嵴,后面下部有較粗的上頜結節(jié),為翼內(nèi)肌淺頭的起點。后面中部有數(shù)個小骨孔,稱為牙槽孔。
【該題針對“綜合”知識點進行考核】
97、腭前神經(jīng)出自
A.牙槽孔
B.腭大孔
C.腭小孔
D.蝶腭孔
E.切牙孔
【正確答案】:B
【答案解析】:牙槽突(牙槽骨)兩側上頜牙槽突在中線相接,形成牙槽骨弓,上頜牙槽突與腭骨水平部共同構成腭大孔,有腭前神經(jīng)通過。
【該題針對“綜合”知識點進行考核】
98、伸舌運動時舌尖偏向左側,其損傷可能在
A.左側舌咽神經(jīng)
B.右側舌神經(jīng)
C.左側舌神經(jīng)
D.右側舌下神經(jīng)
E.左側舌下神經(jīng)
【正確答案】:E
【答案解析】:舌咽神經(jīng)為混合性神經(jīng),此神經(jīng)損傷后會出現(xiàn)患側舌后1/3的一般感覺及味覺消失、咽反射減弱或消失以及腮腺分泌減少。舌下神經(jīng)受損可導致患側舌肌癱瘓及萎縮,伸舌時舌尖偏向患側,舌位于口腔內(nèi)靜止時,舌尖偏向健側。舌神經(jīng)損傷可造成舌前2/3部分味覺喪失。
【該題針對“綜合”知識點進行考核】
99、切斷一側舌下神經(jīng)的結果是
A.舌在口中下垂
B.舌縮回
C.伸舌時偏向同側
D.舌前2/3的味覺消失
E.舌的對側伴發(fā)萎縮
【正確答案】:C
【答案解析】:舌下神經(jīng)為運動神經(jīng),切斷一側舌下神經(jīng)以后可以造成該側舌肌癱瘓及萎縮,伸舌時舌尖偏向患側。而舌位于口腔靜止時,舌尖偏向健側。
【該題針對“綜合”知識點進行考核】
100、面神經(jīng)出莖乳孔后分成5支,分別是
A.眼神經(jīng)、上頜神經(jīng)、下頜神經(jīng)、頰神經(jīng)、頸神經(jīng)
B.眼神經(jīng)、耳顳神經(jīng)、下頜神經(jīng)、頰神經(jīng)、頸神經(jīng)
C.眼神經(jīng)、上頜支、下頜支、下頜緣支、頸支
D.顳支、顴支、頰支、下頜緣支、頸支
E.顳支、顴支、下頜緣支、頰支、舌下支
【正確答案】:D
【答案解析】:面神經(jīng)出莖乳孔后,主干前行進入腮腺實質,在腺內(nèi)分支組成腮腺內(nèi)叢發(fā)分支至腮腺前緣,分布于面部諸表情肌。
、 顳支:支配額肌和眼輪匝肌;
② 顴支:3~4支,支配眼輪匝肌及顴肌;
、 頰支:3~4支,支配頰肌,口輪匝肌及其他口周圍肌,
、芟骂M緣支:分布于下唇諸肌;
、 頸支:支配頸闊肌。
【該題針對“知識點:面神經(jīng)出莖乳孔后分成5支”知識點進行考核】
101、下列面神經(jīng)走向的描述哪項是錯誤的
A.穿內(nèi)耳道底入面神經(jīng)管
B.經(jīng)莖乳孔出顱
C.在面神經(jīng)管內(nèi)無分支
D.以莖乳孔為界分為面神經(jīng)管段和顱外段
E.穿腮腺后內(nèi)側面,終支分布于面部表情肌
【正確答案】:C
【答案解析】:面神經(jīng)穿經(jīng)面神經(jīng)管及最后穿出腮腺時都發(fā)出許多分支。面神經(jīng)管內(nèi)的分支:①鼓索:傳導味覺沖動及支配下頜下腺和舌下腺的分泌;②巖大神經(jīng),也稱巖淺大神經(jīng),含副交感分泌纖維,支配淚腺、腭及鼻粘膜的腺體分泌;③鐙骨肌神經(jīng):支配鼓室內(nèi)的鐙骨肌。
【該題針對“面神經(jīng)分支、分布”知識點進行考核】
102、下述關于面神經(jīng)的敘述中哪項是錯誤的
A.面神經(jīng)有兩根,其中運動根較大
B.其副交感纖維支配淚腺、舌下腺和下頜下腺
C.其味覺纖維司舌前2/3味覺
D.其運動纖維支配面部表情肌及全部咀嚼肌
E.以莖乳孔為界,可將面神經(jīng)分為面神經(jīng)管段和顱外段
【正確答案】:D
【答案解析】:面神經(jīng)是以運動神經(jīng)為主的混合神經(jīng),主要支配面部表情肌和傳導舌前2/3的味覺及支配舌下腺、下頜下腺和淚腺的分泌。
【該題針對“面神經(jīng)分支、分布”知識點進行考核】
103、拔除上頜第一磨牙時需麻醉
A.上牙槽中神經(jīng)、腭前神經(jīng)
B.上牙槽后神經(jīng)、腭前神經(jīng)
C.上牙槽中神經(jīng)、上牙槽后神經(jīng)
D.上牙槽后神經(jīng)、上牙槽中神經(jīng)、鼻腭神經(jīng)
E.上牙槽后神經(jīng)、上牙槽中神經(jīng)、腭前神經(jīng)
【正確答案】:E
【答案解析】:上頜神經(jīng)在口腔的分布:①鼻腭神經(jīng):上頜321|123的腭側黏骨膜和牙齦;②腭前神經(jīng):雙側上頜3~8的腭側黏骨膜和牙齦;③上牙槽后神經(jīng):上頜78以及上頜6的腭根和遠中頰根、牙周膜、牙槽骨和頰側牙齦;④上牙槽中神經(jīng):上頜45以及上頜6的近中頰根、牙周膜、牙槽骨和頰側牙齦;⑤上牙槽前神經(jīng):上頜1~3及其牙周膜、牙槽骨、唇側牙齦。
【該題針對“三叉神經(jīng)分支、分布”知識點進行考核】
104、下頜神經(jīng)前干中感覺神經(jīng)是
A.咬肌神經(jīng)
B.翼外肌神經(jīng)
C.顳深神經(jīng)
D.翼外肌神經(jīng)
E.頰神經(jīng)
【正確答案】:E
【答案解析】:下頜神經(jīng)前干大部分為運動神經(jīng)(支配咀嚼肌的顳深神經(jīng)、咬肌神經(jīng)核翼外肌神經(jīng)),前干中唯一的感覺神經(jīng)為頰神經(jīng)。
【該題針對“三叉神經(jīng)分支、分布”知識點進行考核】
105、不屬于下頜神經(jīng)分支的是
A.頰神經(jīng)
B.舌神經(jīng)
C.蝶腭神經(jīng)
D.耳顳神經(jīng)
E.棘孔神經(jīng)
【正確答案】:C
【答案解析】:下頜神經(jīng)為混合性神經(jīng),是三叉神經(jīng)中最大的分支。經(jīng)卵圓孔出顱,發(fā)出如下分支:
①棘孔神經(jīng):分布于硬腦膜;②翼內(nèi)肌神經(jīng):分布于翼內(nèi)肌;③顳深神經(jīng):分布于顳肌;④咬肌神經(jīng):分布于咬肌;⑤翼外肌神經(jīng):分布于翼外肌上下頭;⑥頰神經(jīng)(頰長神經(jīng)):分布于下頜后牙頰側牙齦及頰部粘膜皮膚;⑦耳顳神經(jīng):主要分布于顳下頜關節(jié)、外耳道、腮腺、顳區(qū)皮膚等;⑧舌神經(jīng):主要分布于下頜舌側牙齦、舌前2/3及口底粘膜、舌下腺等;⑨下牙槽神經(jīng):主要分布于下頜牙及牙齦、下頜舌骨肌、二腹肌前腹等。
【該題針對“知識點:下頜神經(jīng)分支”知識點進行考核】
106、分布于下頜牙齒、牙齦的神經(jīng)不包括
A.下牙槽神經(jīng)
B.頦神經(jīng)
C.舌神經(jīng)
D.顳深神經(jīng)
E.頰神經(jīng)
【正確答案】:D
【答案解析】:下頜神經(jīng)在口腔的分布為:頰神經(jīng):下頜5~8頰側牙齦、頰部的皮膚和粘膜;舌神經(jīng):下頜1~8的舌側牙齦、口底及舌前2/3的黏膜、舌下腺和下頜下腺;下牙槽神經(jīng):下頜1~8的牙髓及其牙周膜、牙槽骨;頰神經(jīng):下頜1~4的唇頰側牙齦及下唇黏膜、皮膚及頦部皮膚。
【該題針對“三叉神經(jīng)分支、分布”知識點進行考核】
107、上頜神經(jīng)依其行程可分為4段,其中不包括
A.顱中窩段
B.翼腭窩段
C.眶下管段
D.翼肌段
E.面段
【正確答案】:D
【答案解析】:上頜神經(jīng)依其行程可分為4段:顱中窩段、翼腭窩段、眶下管段、面段。
【該題針對“知識點:上頜神經(jīng)依其行程可分為4段”知識點進行考核】
108、面神經(jīng)屬于
A.運動神經(jīng)
B.感覺神經(jīng)
C.混合性神經(jīng)
D.交感神經(jīng)
E.副交感神經(jīng)
【正確答案】:C
【答案解析】:面神經(jīng)是以運動神經(jīng)為主的混合神經(jīng),主要支配面部表情肌和傳導舌前2/3的味覺及支配舌下腺、下頜下腺和淚腺的分泌。
【該題針對“面神經(jīng)分支、分布”知識點進行考核】
109、面部的主要感覺神經(jīng)是
A.面神經(jīng)
B.三叉神經(jīng)
C.耳顳神經(jīng)
D.舌神經(jīng)
E.舌下神經(jīng)
【正確答案】:B
【答案解析】:三叉神經(jīng)為最大的一對腦神經(jīng),是口腔頜面部主要的感覺神經(jīng)和咀嚼肌的運動及本體感覺神經(jīng)。三叉神經(jīng)為以感覺為主的混合神經(jīng)。
【該題針對“三叉神經(jīng)分支、分布”知識點進行考核】
110、最大的一對腦神經(jīng)是
A.面神經(jīng)
B.三叉神經(jīng)
C.迷走神經(jīng)
D.舌下神經(jīng)
E.舌咽神經(jīng)
【正確答案】:B
【答案解析】:三叉神經(jīng)是腦神經(jīng)中最大者,屬混合性神經(jīng),是口腔頜面部主要的感覺神經(jīng)和咀嚼肌的運動及本體感覺神經(jīng)。有三條分支,分別為眼神經(jīng)、上頜神經(jīng)和下頜神經(jīng)。
【該題針對“三叉神經(jīng)分支、分布”知識點進行考核】
111、下列哪項不屬于面神經(jīng)
A.鼓索
B.巖大神經(jīng)
C.耳顳神經(jīng)
D.顴支
E.頰支
【正確答案】:C
【答案解析】:面神經(jīng)的主要分支
①面神經(jīng)管段的分支:
巖淺大神經(jīng)主要含有副交感節(jié)前纖維,其節(jié)后纖維分布于淚腺、鼻和腭粘膜的腺體。鐙骨神經(jīng)支配鐙骨肌。鼓索含有兩種纖維:味覺纖維和副交感纖維。
、陲B外段的分支
面神經(jīng)出莖乳孔后,在距皮膚表面2~3cm向前外,并稍向下經(jīng)外耳道軟骨和二腹肌后腹之間,在腮腺覆蓋下,經(jīng)莖突根部的淺面,進入腮腺,形成五組分支,由上至下依次為:
顳支分布于額肌、眼輪匝肌上份、耳上肌和耳下肌。
顴支分布于眼輪匝肌、額肌和上唇方肌。
頰支位于腮腺導管上方的稱為上頰支,位于導管下方的稱為下頰支。分布于顴肌、笑肌、上唇方肌、尖牙肌、口輪匝肌和頰肌等。
下頜緣支分布于三角肌、下唇方肌。
頸支分布于頸闊肌,并有分支與頸皮神經(jīng)交通。
耳顳神經(jīng)為三叉神經(jīng)的分支下頜神經(jīng)的分支。
【該題針對“面神經(jīng)分支、分布”知識點進行考核】
112、下列關于頰神經(jīng)的描述中哪項是錯誤的
A.是下頜神經(jīng)的分支
B.分布于頰粘膜及皮膚
C.分布于下頜前磨牙和磨牙頰側牙齦
D.分布于頰肌
E.屬于感覺神經(jīng)
【正確答案】:D
【答案解析】:頰神經(jīng)是下頜神經(jīng)前干的一個分支,是前干中唯一的感覺神經(jīng)。頰神經(jīng)(頰長神經(jīng)):自翼外肌上下頭之間穿出,在喙突內(nèi)側緣沿下頜支前緣行向前下,在顳肌和咬肌前緣的覆蓋下,穿過頰脂墊,布于下頜第二前磨牙與磨牙頰側牙齦及頰部粘膜與皮膚。頰神經(jīng)為感覺神經(jīng),內(nèi)無運動纖維。頰肌的運動由面神經(jīng)支配。
【該題針對“三叉神經(jīng)分支、分布”知識點進行考核】
113、頸動脈鞘內(nèi)不含有
A.頸總動脈
B.頸內(nèi)動脈
C.頸內(nèi)靜脈
D.迷走神經(jīng)
E.膈神經(jīng)
【正確答案】:E
【答案解析】:頸鞘,又稱頸動脈鞘,頸血管鞘,呈管狀。該鞘上方附著于顱底頸靜脈孔和頸動脈管外口周緣的顱骨外膜;下方止于鎖骨胸骨端和胸鎖關節(jié)的深面。由鞘內(nèi)伸出間隔,分隔鞘內(nèi)諸內(nèi)容。在鞘內(nèi),頸內(nèi)靜脈居于外側,頸內(nèi)動脈或頸總動脈位于內(nèi)側,迷走神經(jīng)行走于上述動靜脈之間的后方。而頸深筋膜深層把頸鞘與深面的膈神經(jīng)、頸交感神經(jīng)干及頸叢神經(jīng)隔開。
【該題針對“第五單元 單元測試”知識點進行考核】
114、眶下孔的體表投影為
A.鼻尖至眼內(nèi)角連線的中點
B.鼻尖至眼外角連線的中點
C.鼻翼至耳屏連線的中點
D.鼻尖至耳屏連線的中點
E.以上敘述均不正確
【正確答案】:B
【答案解析】:眶下孔:位于眶下緣中點下約0.5cm處。
眶下孔的體表定位:位于眶下緣中點以下,相當于鼻尖至眼外角連線的中點。
頦孔的體表定位:位于下頜骨體的外側面,正對下頜第一、二前磨牙間的下方。
腮腺導管的體表定位:位于顴弓下方約1cm處,耳垂至鼻翼與口角間中點的連線的中1/3段。
【該題針對“眶下孔”知識點進行考核】
115、腮腺導管的體表投影為
A.外耳孔至鼻翼與口角之間中點連線的中1/3段
B.耳屏至鼻翼與口角之間中點連線的中1/3段
C.耳垂至鼻翼與口角之間中點連線的中1/3段
D.外耳孔至鼻翼連線的中1/3段
E.耳垂至鼻翼連線的中1/3段
【正確答案】:C
【答案解析】:腮腺導管的體表投影:為耳垂至鼻翼與口角之間中點連線的中1/3處。
【該題針對“知識點:腮腺導管的體表投影為”知識點進行考核】
116、下述關于頜面部軟組織的特點的敘述中哪項是錯誤的
A.皮膚薄而柔軟,但不易伸展移動
B.富于皮脂腺、毛囊和汗腺
C.血管密集,血運豐富
D.有皮膚皺紋,走向有一定規(guī)律
E.皮下組織中有表情肌
【正確答案】:A
【答案解析】:頜面部軟組織的特點:①皮膚薄而柔軟,皮下組織疏松,易于伸展移動;②富于皮脂腺、毛囊和汗腺;③血管密集,血運豐富;④有皮膚皺紋,走向有一定的規(guī)律;⑤皮下組織中有表情肌,手術或創(chuàng)傷處理時應注意表情肌的縫合,以免影響表情肌功能。
【該題針對“綜合”知識點進行考核】
117、舌下區(qū)的內(nèi)容不包括
A.舌下腺及下頜下腺深部
B.二腹肌前腹
C.下頜下腺導管及舌神經(jīng)
D.舌下神經(jīng)
E.舌下動脈
【正確答案】:B
【答案解析】:舌下區(qū)的內(nèi)容: ①舌下腺及下頜下腺深部:舌下腺前端與對側舌下腺相接,后端與下頜下腺深部相鄰,外側為下頜骨的舌下腺窩;②下頜下腺導管及舌神經(jīng):舌神經(jīng)自外上鉤繞下頜下腺導管,經(jīng)導管下方而轉至其內(nèi)側和上方;③舌下神經(jīng)及其伴行靜脈:舌下神經(jīng)越過舌骨舌肌淺面,發(fā)出分支分布于舌外諸肌,在舌骨舌肌前緣深入舌內(nèi),分布于舌內(nèi)諸肌;④舌下動脈:行于舌下腺與頦舌肌、頦舌骨肌之間,在舌下區(qū)前部黏膜下與對側同名動脈吻合。
【該題針對“知識點:舌下區(qū)的內(nèi)容”知識點進行考核】
118、下頜下腺導管的開口位于
A.舌系帶前端
B.舌系帶后端
C.傘襞
D.舌下肉阜
E.舌下襞
【正確答案】:D
【答案解析】:舌下肉阜(舌下阜)為舌下區(qū)的表面標志,是舌系帶兩側口底黏膜上的小突起,為下頜下腺及舌下腺導管的共同開口。
【該題針對“綜合”知識點進行考核】
119、下列有關舌盲孔的描述中哪項是錯誤的
A.位于舌背
B.位于界溝尖端
C.位于舌下面
D.位于舌體與舌根的交界處
E.是胚胎甲狀舌管咽端的遺跡
【正確答案】:C
【答案解析】:舌體和舌根∧形分界線中心處的小孔,終于盲端。在甲狀腺發(fā)生時,曾是從咽底陷入的遺跡,甲狀腺起初與甲狀舌管與咽相連,但是不久甲狀舌管退化,連系中斷,甲狀舌管朝向咽的開口部成為舌盲孔而存在。
【該題針對“舌解剖特點”知識點進行考核】
120、舌后1/3粘膜無乳頭,有許多結節(jié)狀淋巴組織,稱為
A.舌根濾泡
B.舌根乳頭
C.舌根淋巴結
D.舌扁桃體
E.腭扁桃體
【正確答案】:D
【答案解析】:咽鼓管咽口扁桃體位于鼻咽部側壁上咽鼓管咽口周圍到軟腭之間,它遠不如咽扁桃體發(fā)達,為許多小顆粒狀的淋巴組織。在舌根部粘膜表面有許多丘狀隆起,叫舌濾泡,濾泡的形狀及大小不等,直徑1~4mm,數(shù)目30~100個,它們總稱為舌扁桃體。所以舌后1/3粘膜無乳頭,有許多結節(jié)狀淋巴組織,統(tǒng)稱為舌扁桃體。
【該題針對“舌解剖特點”知識點進行考核】
121、不含味蕾的舌乳頭是
A.絲狀乳頭
B.菌狀乳頭
C.輪廓乳頭
D.葉狀乳頭
E.以上均含味蕾
【正確答案】:A
【答案解析】:①絲狀乳頭:數(shù)目最多,但體積甚小,呈天鵝絨狀,布于舌體之上面,司一般感覺;②菌狀乳頭:數(shù)目較少,色紅,分散于絲狀乳頭之間而稍大,有味蕾,司味覺;③輪廓乳頭:一般為7~9個,體積最大,排列于界溝前方。乳頭周圍有深溝環(huán)繞,溝內(nèi)有味蕾,司味覺;④葉狀乳頭:為5~8條并列皺襞,位于舌側緣后部,含味蕾,司味覺。
【該題針對“第五單元 單元測試”知識點進行考核】
122、關于舌的描述中正確的是
A.菌狀乳頭位于舌前2/3,數(shù)量最多,司味覺
B.絲狀乳頭位于舌側緣,司味覺
C.葉狀乳頭位于舌背,司味覺
D.輪廓乳頭排列于界溝前方,司味覺
E.舌扁桃體為結節(jié)狀淋巴組織位于舌體部
【正確答案】:D
【答案解析】:上面(舌背)舌背以界溝為界,分為舌前2/3和舌后1/3。舌前2/3又稱為舌體,舌后1/3稱為舌根。舌前2/3分布有四種舌乳頭:
①絲狀乳頭:數(shù)量多,分布于舌體上面,司一般感覺;
、诰鸂钊轭^:散在分布于絲狀乳頭之間,司味覺;
③輪廓乳頭:一般為7~9個,排列于界溝前方,司味覺;
④葉狀乳頭:為5~8條并列皺襞,位于舌側緣后部,司味覺。
舌扁桃體為結節(jié)狀淋巴組織位于舌根。
【該題針對“第五單元 單元測試”知識點進行考核】
123、口腔唾液腺中最大的是
A.腮腺
B.舌下腺
C.下頜下腺
D.腭腺
E.頰腺
【正確答案】:A
【答案解析】:腮腺是口腔中最大的唾液腺。
【該題針對“腮腺咬肌區(qū)解剖特點”知識點進行考核】
124、下述關于軟腭的敘述中哪項是錯誤的
A.粘膜下層中所含粘液腺較少
B.腭腱膜位于軟腭前1/3,構成軟腭的支架
C.腭肌位于軟腭的后2/3,肌肉細小
D.腭腱膜近硬腭部分堅厚,向后則變薄弱
E.腭裂者軟腭肌肉的起始正常,但附著點異常
【正確答案】:A
【答案解析】:軟腭的表面標志:腭小凹在軟腭前端中線兩側的黏膜上,左右各有一對稱的小凹陷,為硬腭后緣的標志。
軟腭位于腭的后1/3,其基礎是橫紋肌,表面也為粘膜被覆。軟腭后部向后下方下垂的部分稱腭帆,其后緣游離,后緣的正中部有垂向下方的突起,稱腭垂(懸雍垂)。軟腭于兩側各向下方分出兩個粘膜皺襞,前方一對為腭舌弓,延續(xù)于舌根的外側,后方的一對為腭咽弓,向下延至咽側壁。 腭垂、腭帆游離緣、兩側的腭舌弓、腭咽弓及舌根共同圍成咽峽,它是口腔通向咽的分界,也是口腔和咽之間的狹部。
軟腭在靜止狀態(tài)垂向下方,當吞咽或說話時,軟腭上提并與咽后壁相貼,這樣,將鼻咽與口咽隔開。軟腭的上提運動主要由腭帆提肌的收縮來完成的。
軟腭內(nèi)有五對腭。孩匐穹珡埣。鹤饔脼榫o張腭帆,開大咽鼓管;②腭帆提。菏管涬裆咸,咽側壁向內(nèi)側運動;③舌腭。鹤饔脼橄陆惦穹,緊縮咽門;④咽腭。荷咸嵫屎,向前牽引咽腭弓,并使兩側咽腭弓接近;⑤懸雍垂肌(腭垂肌):上提懸雍垂(腭垂)。
【該題針對“腭解剖特點”知識點進行考核】
125、以下哪一肌肉不參與軟腭的構成
A.腭帆提肌
B.咽上縮肌
C.腭帆張肌
D.腭舌肌
E.腭垂肌
【正確答案】:B
【答案解析】:軟腭內(nèi)有五對腭。
、匐穹珡埣。鹤饔脼榫o張腭帆,開大咽鼓管;②腭帆提。菏管涬裆咸,咽側壁向內(nèi)側運動;③舌腭。鹤饔脼橄陆惦穹,緊縮咽門;④咽腭。荷咸嵫屎,向前牽引咽腭弓,并使兩側咽腭弓接近;⑤懸雍垂肌(腭垂肌):上提懸雍垂(腭垂)。
【該題針對“腭解剖特點”知識點進行考核】
126、下述關于硬腭軟組織特點的敘述中哪項是錯誤的
A.硬腭前部粘膜下層無腺體,含有少量脂肪
B.腭腺腫瘤多發(fā)生在硬腭后部
C.粘骨膜在腭中線處較厚,而在近牙槽骨部較薄
D.在作腭兩側松弛切口時,應盡量靠近牙齦切,以免損傷腭部主要神經(jīng)血管
E.粘骨膜易于從骨面分離
【正確答案】:C
【答案解析】:粘骨膜在腭中線處較薄,而在兩側近牙槽骨部分卻顯著增厚,這是由于在近牙槽骨部分含有腭腺及神經(jīng)和血管的原因。
【該題針對“腭解剖特點”知識點進行考核】
127、下唇的主要感覺神經(jīng)來自
A.舌下神經(jīng)
B.面神經(jīng)
C.下頜神經(jīng)
D.上頜神經(jīng)
E.舌神經(jīng)
【正確答案】:C
【答案解析】:下頜神經(jīng)中的感覺神經(jīng)分布于面下部及頰部皮膚、下唇、耳及外耳道、顳區(qū)、舌前2/3、下頜牙、乳突小房、頰部黏膜、下頜骨及顱中凹的硬腦膜。
【該題針對“唇解剖特點”知識點進行考核】
128、下述關于切牙乳頭的敘述中哪項是錯誤的
A.也稱腭乳頭
B.位于腭中縫前端,左右上中切牙間之腭側
C.其深面為切牙孔,腭前神經(jīng)、血管經(jīng)此孔穿出
D.組織致密,神經(jīng)豐富
E.阻滯麻醉時應從其側緣刺入粘膜
【正確答案】:C
【答案解析】:切牙乳頭(腭乳頭):位于腭中縫前端的黏膜隆起,其深面為切牙孔,鼻腭神經(jīng)、血管經(jīng)此孔穿出。
【該題針對“腭解剖特點”知識點進行考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