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下頜骨髁突內外徑及前后徑長度分別約為
A.15~30mm和8~10mm
B.8~10mm和15~30mm
C.15~30mm和15~30mm
D.5~10mm和8~10mm
E.5~10mm和15~30mm
【正確答案】:A
【答案解析】:下頜骨髁突呈橢圓形,內外徑長,約15~30mm,前后徑短,約8~10mm。
【該題針對“顳下頜關節(jié)解剖特點”知識點進行考核】
41、關節(jié)窩頂與顱中窩之間僅有薄骨板相隔,中央最薄處厚度約
A.0.5mm
B.0.8mm
C.1.2mm
D.1.8mm
E.2.0mm
【正確答案】:C
【答案解析】:關節(jié)窩:前界為關節(jié)結節(jié)嵴;外界為顴弓的后續(xù)部分;內后界止于巖鱗裂和鼓鱗裂(亦稱鱗鼓裂),隔骨板與外耳道和中耳相鄰。關節(jié)窩內側為蝶骨嵴。關節(jié)窩頂與顱中窩之間僅有薄骨板相隔,中央最薄處可僅厚約1.2mm。
【該題針對“顳下頜關節(jié)解剖特點”知識點進行考核】
42、以下關于顳下頜關節(jié)盤的敘述正確的是
A.有吸收震蕩的作用
B.緩解關節(jié)內壓
C.有較好的形態(tài)可塑性
D.維持關節(jié)運動的穩(wěn)定
E.以上都正確
【正確答案】:E
【答案解析】:顳下頜關節(jié)盤具有吸收震蕩、緩解關節(jié)內壓的作用;具有較好的形態(tài)可塑性,對于調節(jié)關節(jié)面和髁突之間形態(tài)、大小的不均衡,進而維持關節(jié)運動等功能的穩(wěn)定,起著重要作用。
【該題針對“顳下頜關節(jié)解剖特點”知識點進行考核】
43、矢狀方向上可根據(jù)厚度將關節(jié)盤分為前、中、后三帶,其厚度依次約為
A.2mm、1mm、3mm
B.2mm、3mm、1mm
C.1mm、2mm、3mm
D.1mm、3mm、2mm
E.3mm、2mm、1mm
【正確答案】:A
【答案解析】:關節(jié)盤位于關節(jié)窩、關節(jié)結節(jié)和髁突之間,呈橢圓形,內外徑大于前后徑。矢狀方向上可根據(jù)厚度將關節(jié)盤分為前、中、后三帶,其厚度依次約為2mm、1mm和3mm。
【該題針對“顳下頜關節(jié)解剖特點”知識點進行考核】
44、乳突是以下哪一項的結構
A.蝶骨
B.腭骨
C.枕骨
D.顳骨
E.舌骨
【正確答案】:D
【答案解析】:顳骨左右成對,介于蝶骨、頂骨與枕骨之間,分為顳突、乳突、巖部和鼓板四部分,參與構成顱底及顱腔的側壁。
【該題針對“綜合”知識點進行考核】
45、下頜小舌是下列哪項結構的附著位置
A.莖突舌骨韌帶
B.顳下頜韌帶
C.翼下頜韌帶
D.莖突下頜韌帶
E.蝶下頜韌帶
【正確答案】:E
【答案解析】:下頜支其內側面中央略偏后上方有下頜孔;孔的前方有下頜小舌,為蝶下頜韌帶附著處。
【該題針對“下頜骨解剖特點”知識點進行考核】
46、以下哪一項是喙突上附著的肌肉
A.顳肌
B.頰肌
C.咀嚼肌
D.翼內肌
E.翼外肌
【正確答案】:A
【答案解析】:下頜支其上端有喙突和髁突(關節(jié)突),喙突上有顳肌和咬肌附麗,髁突頸部下方有翼外肌下頭附著:兩突之間有下頜切跡(乙狀切跡)。
【該題針對“下頜骨解剖特點”知識點進行考核】
47、內斜線是以下哪項肌肉的起點
A.頦舌肌
B.頦舌骨肌
C.下頜舌骨肌
D.降口角肌
E.降下唇肌
【正確答案】:C
【答案解析】:自下頦棘斜向后上與外斜線相應的骨嵴稱為內斜線(下頜舌骨線),為下頜舌骨肌起點。
【該題針對“下頜骨解剖特點”知識點進行考核】
48、以下哪一項是外斜線上附著的肌肉
A.提上唇肌
B.降上唇肌
C.降口角肌
D.提口角肌
E.提上唇鼻翼肌
【正確答案】:C
【答案解析】:下頜骨下頜體從頦結節(jié)向后上延至下頜支前緣的骨嵴,稱為外斜線,有降下唇肌及降口角肌附著。
【該題針對“下頜骨解剖特點”知識點進行考核】
49、以下選項中頰側骨板厚于舌側的是
A.下頜中切牙
B.下頜尖牙
C.下頜第一前磨牙
D.下頜第二前磨牙
E.下頜第一磨牙
【正確答案】:E
【答案解析】:下頜前牙唇側牙槽窩骨板比舌側薄,前磨牙區(qū)頰舌側骨板厚度相近,磨牙區(qū)頰側骨板厚于舌側。
【該題針對“下頜骨解剖特點”知識點進行考核】
50、下頜支上端有髁突,又可稱為
A.喙突
B.翼突
C.下頜突
D.關節(jié)突
E.乙狀切跡
【正確答案】:D
【答案解析】:下頜支:又稱下頜升支,其上端有喙突和髁突(關節(jié)突)。
【該題針對“下頜骨解剖特點”知識點進行考核】
51、上頦棘、下頦棘分別是哪項的起點
A.頦舌肌、下頜舌骨肌
B.頦舌肌、頦舌骨肌
C.下頜舌骨肌、頦舌骨肌
D.下頜舌骨肌、二腹肌
E.二腹肌、頦舌骨肌
【正確答案】:B
【答案解析】:下頜體其內側面近中線處有兩對突起,上頦棘和下頦棘;上頦棘為頦舌肌的起點,下頦棘為頦舌骨肌的起點。自下頦棘斜向后上與外斜線相應的骨嵴稱為內斜線(下頜舌骨線),為下頜舌骨肌起點;內斜線上方,頦棘兩側有舌下腺窩;內斜線下方,近下頜體下緣有下頜下腺窩和二腹肌窩。
【該題針對“下頜骨解剖特點”知識點進行考核】
52、在下頜骨內斜線的上方,頦棘兩側有
A.翼腭窩
B.顳下窩
C.舌下腺窩
D.下頜下腺窩
E.關節(jié)翼肌窩
【正確答案】:C
【答案解析】:下頜體其內側面近中線處有兩對突起,上頦棘和下頦棘;上頦棘為頦舌肌的起點,下頦棘為頦舌骨肌的起點。自下頦棘斜向后上與外斜線相應的骨嵴稱為內斜線(下頜舌骨線),為下頜舌骨肌起點;內斜線上方,頦棘兩側有舌下腺窩;內斜線下方,近下頜體下緣有下頜下腺窩和二腹肌窩。
【該題針對“下頜骨解剖特點”知識點進行考核】
53、下列屬于下頜支結構的是
A.髁突
B.頦結節(jié)
C.內斜線
D.下頦棘
E.正中聯(lián)合
【正確答案】:A
【答案解析】:下頜支:又稱下頜升支,其上端有喙突和髁突(關節(jié)突),喙突上有顳肌和咬肌附麗,髁突頸部下方有翼外肌下頭附著:兩突之間有下頜切跡(乙狀切跡)。
【該題針對“下頜骨解剖特點”知識點進行考核】
54、不與上頜骨相連的骨是
A.顴骨
B.額骨
C.蝶骨
D.梨骨
E.顳骨
【正確答案】:E
【答案解析】:上頜骨位于顏面中部,左右各一,相互對稱。與顴骨、額骨、蝶骨、鼻骨、梨骨、淚骨、腭骨等鄰接,參與眶底、口腔頂?shù)拇蟛糠帧⒈乔坏撞亢屯鈧缺、部分顳下窩和翼腭窩、翼上頜裂及眶下裂的構成。
【該題針對“上頜骨解剖特點”知識點進行考核】
55、經(jīng)翼腭管內通過是神經(jīng)包括
A.腭前、腭中神經(jīng)
B.腭中、后神經(jīng)
C.鼻腭神經(jīng)
D.鼻腭神經(jīng)、腭神經(jīng)
E.腭降動脈及腭神經(jīng)
【正確答案】:E
【答案解析】:上頜骨體內面(鼻面)參與鼻腔外側壁的構成,有上頜竇裂孔、向前下方的溝與蝶骨翼突和腭骨垂直部相接構成翼腭管,管內有腭降動脈和腭神經(jīng)通過。
【該題針對“上頜骨解剖特點”知識點進行考核】
56、上頜體的顳下面參與下列哪一項結構的構成
A.鼻腔
B.顳下窩
C.翼腭窩后壁
D.翼腭管
E.鼻腔外側壁
【正確答案】:B
【答案解析】:上頜骨體后面(顳下面)參與顳下窩和翼腭窩前壁的構成。內面(鼻面)參與鼻腔外側壁的構成,有上頜竇裂孔、向前下方的溝與蝶骨翼突和腭骨垂直部相接構成翼腭管,管內有腭降動脈和腭神經(jīng)通過。
【該題針對“上頜骨解剖特點”知識點進行考核】
57、下列哪一項肌肉的起始處在尖牙窩上
A.頰肌
B.提上唇肌
C.提口角肌
D.提上唇鼻翼肌
E.腭帆提肌
【正確答案】:C
【答案解析】:上頜骨上頜體前外面有眶下孔、尖牙窩,眶下孔位于眶下緣中點下方約0.5cm處,孔內有眶下神經(jīng)、血管通過,是眶下神經(jīng)阻滯麻醉的有效注射部位,眶下孔向后、上、外方通入眶下管,尖牙窩一般位于前磨牙根尖的上方,為提口角肌起始處。
【該題針對“上頜骨解剖特點”知識點進行考核】
58、眶下孔位于眶下緣中點下方約
A.0.05cm
B.0.5cm
C.1.0cm
D.1.5cm
E.2.0cm
【正確答案】:B
【答案解析】:上頜體前外面有眶下孔、尖牙窩,眶下孔位于眶下緣中點下方約0.5cm處,孔內有眶下神經(jīng)、血管通過,是眶下神經(jīng)阻滯麻醉的有效注射部位,眶下孔向后、上、外方通入眶下管,尖牙窩一般位于前磨牙根尖的上方。
【該題針對“眶下孔”知識點進行考核】
59、尖牙窩一般位于
A.上頜尖牙根尖的上方
B.前磨牙根尖的上方
C.上頜第一磨牙根尖的上方
D.上頜第二磨牙根尖的上方
E.上頜側切牙根尖的上方
【正確答案】:B
【答案解析】:上頜體前外面有眶下孔、尖牙窩,眶下孔位于眶下緣中點下方約0.5cm處,孔內有眶下神經(jīng)、血管通過,是眶下神經(jīng)阻滯麻醉的有效注射部位,眶下孔向后、上、外方通入眶下管,尖牙窩一般位于前磨牙根尖的上方。
【該題針對“上頜骨解剖特點”知識點進行考核】
60、眶下孔是何神經(jīng)阻滯麻醉的有效注射部位
A.鼻腭神經(jīng)
B.腭中神經(jīng)
C.腭后神經(jīng)
D.眶下神經(jīng)
E.上牙槽后神經(jīng)
【正確答案】:D
【答案解析】:上頜體前外面有眶下孔、尖牙窩,眶下孔位于眶下緣中點下方約0.5cm處,孔內有眶下神經(jīng)、血管通過,是眶下神經(jīng)阻滯麻醉的有效注射部位,眶下孔向后、上、外方通入眶下管,尖牙窩一般位于前磨牙根尖的上方。
【該題針對“眶下孔”知識點進行考核】
61、眶下孔通入眶下管的方向是
A.后、下、內
B.后、上、外
C.后、下、外
D.后、上、內
E.垂直方向
【正確答案】:B
【答案解析】:上頜體前外面有眶下孔、尖牙窩,眶下孔位于眶下緣中點下方約0.5cm處,孔內有眶下神經(jīng)、血管通過,是眶下神經(jīng)阻滯麻醉的有效注射部位,眶下孔向后、上、外方通入眶下管,尖牙窩一般位于前磨牙根尖的上方。
【該題針對“上頜骨解剖特點”知識點進行考核】
62、上頜結節(jié)位于上頜骨的哪個面
A.前面
B.鼻面
C.內面
D.眶面
E.顳下面
【正確答案】:E
【答案解析】:上頜體分為前、后、上、內四面,中央有上頜竇。前外面有眶下孔、尖牙窩;后面(顳下面)參與顳下窩和翼腭窩前壁的構成,有顴牙槽嵴、牙槽孔和上頜結節(jié);上面(眶面)有眶下管;內面(鼻面)參與鼻腔外側壁的構成,有上頜竇裂孔、向前下方的溝與蝶骨翼突和腭骨垂直部相接構成翼腭管,管內有腭降動脈和腭神經(jīng)通過。
【該題針對“上頜骨解剖特點”知識點進行考核】
63、以下哪項不屬于上頜骨的四個突起
A.牙槽突
B.喙突
C.腭突
D.額突
E.顴突
【正確答案】:B
【答案解析】:上頜骨外形特點上頜骨形態(tài)不規(guī)則,可分為一體四突,四突:額突、顴突、腭突、牙槽突。
【該題針對“上頜骨解剖特點”知識點進行考核】
64、以下關于顴牙槽嵴的敘述,正確的是
A.與顴骨相接,向下至第一磨牙處形成顴牙槽嵴
B.上頜體后面顳下面參與顳下窩和翼腭窩前壁的構成,有顴牙槽嵴
C.是上牙槽后神經(jīng)阻滯麻醉的重要標志
D.顴突支柱沿顴牙槽嵴上行達顴骨后分為兩支
E.以上都正確
【正確答案】:E
【答案解析】:顴突:與顴骨相接,向下至第一磨牙處形成顴牙槽嵴。顴突支柱主要承受第一磨牙區(qū)的咀嚼壓力,起于上頜第一磨牙區(qū)的牙槽突,沿顴牙槽嵴上行達顴骨后分為兩支,上頜體后面(顳下面)參與顳下窩和翼腭窩前壁的構成,有顴牙槽嵴。
【該題針對“上頜骨解剖特點”知識點進行考核】
65、屬于上頜骨的支柱結構的是
A.鼻額支柱
B.顴突支柱
C.翼突支柱
D.尖牙支柱
E.以上都是
【正確答案】:E
【答案解析】:上頜骨的支柱結構:上頜骨與咀嚼功能關系密切,在承受咀嚼壓力明顯的部位,骨質比較厚,形成三對支柱,均下起上頜骨牙槽突,上達顱底。尖牙支柱(鼻額支柱)、顴突支柱、翼突支柱。
【該題針對“上頜骨解剖特點”知識點進行考核】
66、咀嚼肌由小到大排列應為
A.顳肌<嚼肌<翼內肌
B.顳肌<翼內肌<嚼肌
C.嚼肌<顳肌<翼內肌
D.嚼肌<翼內肌<顳肌
E.翼內肌<嚼肌<顳肌
【正確答案】:E
【答案解析】:咀嚼力為咀嚼肌所能發(fā)揮的最大力,也稱咀嚼肌力。其力量的大小,一般與肌肉在生理狀態(tài)下的橫截面積成正比。根據(jù)Weber測定法,正常肌肉橫斷面積所能發(fā)揮的力,平均為10kg/cm2。成年人的顳肌、嚼肌、翼內肌的橫斷面積約為8cm2、7.5cm2、4cm2,三肌共為19.5cm2,三肌應有咀嚼力195kg,但根據(jù)肌纖維附著部位和方向的不同,它們所產生的垂直向力為顳肌80kg、嚼肌70kg、翼內肌30kg。這些是理論上的數(shù)據(jù),實際咀嚼力的大小,視參與咀嚼的肌纖維的多少而定。
【該題針對“第四單元 單元測試”知識點進行考核】
67、關于腭大孔的敘述,哪項是不正確的
A.距硬腭后緣約0.5cm處
B.有腭前神經(jīng)和血管通過
C.位于腭側牙槽嵴頂至腭正中縫弓形連線的中點
D.由上頜骨牙槽突與腭骨水平部共同構成
E.是翼腭管的下口
【正確答案】:C
【答案解析】:牙槽突(牙槽骨)兩側上頜牙槽突在中線相接,形成牙槽骨弓,上頜牙槽突與腭骨水平部共同構成腭大孔,有腭前神經(jīng)通過,腭大孔的表面標志位于上頜第三磨牙腭側牙齦緣至腭中縫連線的中外1/3的交點上,距硬腭后緣約0.5cm處。
【該題針對“上頜骨解剖特點”知識點進行考核】
68、以下關于眶下孔的敘述中哪項是錯誤的
A.眶下孔位于眶下緣中點下方約0.5cm處
B.眶下孔內有眶下神經(jīng)、血管通過
C.眶下孔朝向前內下方,行眶下神經(jīng)阻滯麻醉時進針方向應為前內下
D.眶下孔向后外上方通入眶下管
E.眶下孔的下方骨面上有尖牙窩
【正確答案】:C
【答案解析】:眶下孔位于眶下緣中點下方約0.5cm處,孔內有眶下神經(jīng)、血管通過,是眶下神經(jīng)阻滯麻醉的有效注射部位,眶下孔向后、上、外方通入眶下管,尖牙窩一般位于前磨牙根尖的上方。
【該題針對“上頜骨解剖特點”知識點進行考核】
69、上頜竇底壁距上頜哪顆牙的根尖最近
A.上頜第一前磨牙
B.上頜第二前磨牙
C.上頜第一磨牙
D.上頜第二磨牙
E.上頜第三磨牙
【正確答案】:C
【答案解析】:上頜竇與牙根尖的關系:上頜竇位于上頜骨內,上頜竇的底壁由前向后蓋過上頜第二前磨牙到上頜第三磨牙的根尖,與上述牙根尖之間隔以較薄的骨質,甚至無骨質而僅覆以黏膜。其中以上頜第一磨牙根尖距上頜竇底壁最近,上頜第二磨牙次之,第二前磨牙與第三磨牙再次之。
【該題針對“知識點:上頜竇底壁距上頜哪顆牙的根尖最近”知識點進行考核】
70、上頜骨的四突不包括
A.額突
B.顴突
C.顳突
D.腭突
E.牙槽突
【正確答案】:C
【答案解析】:上頜骨的四突分別稱為額突、顴突、腭突和牙槽突。顳突:從體的上部向上延伸,分為深淺兩部。顳深脂肪突呈窄舌狀,位于蝶骨大翼和顳肌間(顳前間隙內),脂肪突的深面是眶外側壁的后方和顴骨的體部,后側貼附于蝶骨大翼上。上端最高點平眼外眥水平或稍下方。而顳突是顴骨的突起之一。
【該題針對“知識點:上頜骨的四突不包括”知識點進行考核】
71、以下哪個解剖結構屬于上頜骨
A.腭突
B.顳突
C.翼突
D.錐突
E.喙突
【正確答案】:A
【答案解析】:喙突是下頜骨的解剖結構;翼突為一對從蝶骨體與大翼連接處伸向下方的突起,屬于蝶骨的解剖結構;錐突為腭骨的解剖結構;顳突為顴骨的解剖結構。
【該題針對“第四單元 單元測試”知識點進行考核】
72、以下哪個解剖結構不位于下頜骨體部外側面
A.外斜線
B.頦孔
C.正中聯(lián)合
D.頦棘
E.頦結節(jié)
【正確答案】:D
【答案解析】:下頜體:外側面中線處有正中聯(lián)合;正中聯(lián)合兩旁有左右各一的頦結節(jié);從頦結節(jié)向后上延至下頜支前緣的骨嵴,稱為外斜線,有降下唇肌及降口角肌附著;在外斜線上方,下頜第二前磨牙的下方或第一、第二前磨牙之間的下方,下頜體上、下緣之間略偏上處有頦孔。其內側面近中線處有兩對突起,上頦棘和下頦棘。
【該題針對“下頜骨解剖特點”知識點進行考核】
73、上頜骨不參與以下哪個解剖結構的構成
A.翼上頜裂及眶下裂
B.口腔頂和鼻腔底
C.鼻腔側壁
D.顳下窩和翼腭窩
E.顳窩
【正確答案】:E
【答案解析】:顳下窩是上頜骨體和顴骨后方的不規(guī)則間隙,容納咀嚼肌和血管神經(jīng)等,向上通顳窩。窩前壁為上頜骨體和顴骨,內壁為翼突外側板,外壁為下頜支,下壁與后壁空缺。此窩向上借卵圓孔和棘孔與顱中窩相通。向前借眶下裂通眶,向內借上頜骨與蝶骨翼突之間的翼上頜裂通翼腭窩。
【該題針對“上頜骨解剖特點”知識點進行考核】
74、下列哪項敘述是不正確的
A.關節(jié)翼肌窩為翼外肌附著處
B.下頜小舌為翼下頜韌帶附著處
C.翼肌粗隆為翼內肌附著處
D.莖突下頜韌帶附著于下頜角處
E.上頦棘為頦舌肌的附著處
【正確答案】:B
【答案解析】:下頜小舌為蝶下頜韌帶附著處。翼下頜皺襞為延伸于上頜結節(jié)后內方與磨牙后墊后方之間的粘膜皺襞,其深面有翼下頜韌帶。
【該題針對“第四單元 單元測試”知識點進行考核】
75、面總靜脈由
A.面靜脈和下頜后靜脈前支匯合而成
B.面靜脈和下頜后靜脈后支匯合而成
C.上頜靜脈和顳淺靜脈匯合而成
D.下頜后靜脈后支和耳后靜脈匯合而成
E.上頜靜脈和耳后靜脈匯合而成
【正確答案】:A
【答案解析】:下頜后靜脈又稱為面后靜脈。面總靜脈由面靜脈和下頜后靜脈的前支匯合而成,即面靜脈和面后靜脈。
【該題針對“第三單元 單元測試”知識點進行考核】
76、下述關于翼叢的敘述中哪項是錯誤的
A.分布于顳肌及翼內、外肌之間
B.于上頜動脈分支伴行的靜脈均參與此叢的構成
C.其血液主要匯入面靜脈
D.該叢與顱內、外靜脈有廣泛的交通
E.施行上牙槽后神經(jīng)阻滯麻醉時應注意避免刺破翼叢發(fā)生血腫
【正確答案】:C
【答案解析】:翼叢位于顳下窩內,顳肌與翼內、外肌之間,為面深部較大的靜脈叢,且與顱內、外靜脈有廣泛的交通。其走行為向后外經(jīng)上頜靜脈匯入下頜后靜脈,向前也可經(jīng)面深靜脈通入面靜脈,亦可向上通過卵圓孔和破裂孔與海綿竇交通。在施行下牙槽后神經(jīng)傳導阻滯麻醉時避免刺破而發(fā)生血腫。故此題選擇C項。
【該題針對“第三單元 單元測試”知識點進行考核】
77、翼叢位于
A.顳窩
B.顳下窩
C.翼腭窩
D.翼肌窩
E.尖牙窩
【正確答案】:B
【答案解析】:翼叢:位于顳肌與翼外肌之間及翼內、外肌之間的顳下窩。
【該題針對“知識點:翼叢”知識點進行考核】
78、上頜動脈翼腭段的分支不包括
A.上牙槽后動脈
B.眶下動脈
C.腭降動脈
D.蝶腭動脈
E.下牙槽動脈
【正確答案】:E
【答案解析】:上頜動脈翼腭段分支為:上牙槽后動脈、眶下動脈、蝶腭動脈、腭降動脈。
【該題針對“綜合”知識點進行考核】
79、下頜牙齒的血供來自
A.舌動脈
B.下唇動脈
C.面動脈
D.顳淺動脈
E.上頜動脈
【正確答案】:E
【答案解析】:上頜動脈(頜內動脈):為頸外動脈的終末支之一,在下頜骨髁突頸部的后內方發(fā)出,經(jīng)髁突頸部深面前行至顳下窩,通常在翼外肌的淺面或深面,行向前上,經(jīng)翼上頜裂進入翼腭窩。主要分支分布于硬腦膜、上、下頜骨、牙齒、腭、鼻竇、咀嚼肌和鼻腔等。
【該題針對“綜合”知識點進行考核】
80、頸總動脈分為頸內動脈和頸外動脈的部位是
A.平胸鎖關節(jié)處
B.平甲狀軟骨上緣
C.平甲狀軟骨下緣
D.平舌骨大角尖
E.平下頜角處
【正確答案】:B
【答案解析】:面頸部的血液供應主要來自頸總動脈和鎖骨下動脈。頸總動脈在約平甲狀軟骨上緣處分為頸內動脈和頸外動脈。
【該題針對“頸內、外動脈鑒別”知識點進行考核】
81、頸外動脈和頸內動脈鑒別要點中不包括
A.頸內動脈初在頸外動脈的后外側,繼而轉至其后內側
B.頸內動脈在頸部無分支
C.頸外動脈在頸部發(fā)出一系列分支
D.暫時阻斷頸外動脈同時觸摸顳淺動脈暫時無搏動
E.頸內動脈比頸外動脈粗
【正確答案】:E
【答案解析】:頸內外動脈的鑒別:①位置:頸內動脈初在頸外動脈的后外側,繼而轉至其后內側;②分支:頸內動脈在頸部無分支,頸外動脈在頸部發(fā)出一系列分支;③搏動:暫時阻斷頸外動脈,同時觸摸顳淺動脈或面動脈,如無搏動,即可證實所阻的是頸外動脈。
【該題針對“知識點:頸外動脈和頸內動脈鑒別”知識點進行考核】
82、以下哪支動脈不是頸外動脈的分支
A.甲狀腺上動脈
B.舌動脈
C.面動脈
D.上頜動脈
E.眼動脈
【正確答案】:E
【答案解析】:頸外動脈主要分支有:甲狀腺上動脈、舌動脈、面動脈(頜外動脈)、上頜動脈(頜內動脈)、顳淺動脈。
【該題針對“知識點:頸外動脈的分支”知識點進行考核】
83、頸外動脈的兩終支為
A.甲狀腺上動脈及舌動脈
B.舌動脈及面動脈
C.面動脈及上頜動脈
D.上頜動脈及顳淺動脈
E.顳淺動脈及枕動脈
【正確答案】:D
【答案解析】:頸外動脈自頸總動脈起始后,現(xiàn)在頸內動脈前內側,在略向前彎上行,而轉向上外,經(jīng)二腹肌后腹及莖突舌骨肌深面,穿腮腺實質或其深面,行至下頜骨髁突頸部內后方,分為上頜動脈與顳淺動脈兩終支。
【該題針對“知識點:頸外動脈的兩終支”知識點進行考核】
84、下頜開頜運動不參與收縮的肌肉是
A.二腹肌
B.下頜舌骨肌
C.頦舌骨肌
D.翼內肌
E.翼外肌
【正確答案】:D
【答案解析】:翼內肌有深、淺兩頭,深頭起于翼外板的內側面和腭骨錐突;淺頭起于腭骨錐突和上頜結節(jié),與咬肌纖維方向相似,止于下頜角內側面及翼肌粗隆。功能:上提下頜骨。亦參與下頜前伸和側方運動,不參與降頜運動。
【該題針對“第四單元 單元測試”知識點進行考核】
85、下列關于翼外肌的敘述,哪一項正確
A.翼外肌位于翼腭窩
B.翼外肌分為上下兩頭,上頭起自翼外板的外面
C.由于翼外肌肌纖維的方向,當髁狀突頸部骨折時,常牽拉髁狀突向前內方移位
D.當左側翼外肌出現(xiàn)病變,則向左偏頜時患者自覺疼痛劇烈
E.翼外肌的肌纖維斜向后下止于翼肌粗隆
【正確答案】:C
【答案解析】:翼外肌位于顳下窩。翼外肌有上、下兩頭。上頭起于蝶骨大翼的顳下面和顳下嵴,下頭起于翼外板的外側面,向后外方走行,止于髁狀突頸部的關節(jié)翼肌窩、關節(jié)囊和關節(jié)盤,功能:使下頜骨向前并降下頜骨。翼外肌功能遭到破壞,常不能作側方運動,從而明顯地降低咀嚼功能。左側翼外肌功能受損時,右偏疼痛。
【該題針對“咀嚼肌”知識點進行考核】
86、不屬于咀嚼肌范疇的肌是
A.咬肌
B.顳肌
C.莖突舌肌
D.翼外肌
E.翼內肌
【正確答案】:C
【答案解析】:咀嚼肌是運動下頜的主要肌肉,主要包括咬肌、顳肌、翼內肌、翼外肌,收三叉神經(jīng)下頜支支配。廣義的咀嚼肌還包括舌骨上肌群。莖突舌肌屬于舌內肌。
【該題針對“第四單元 單元測試”知識點進行考核】
87、翼外肌在髁突上的附著處為
A.前斜面
B.后斜面
C.髁突外側的粗糙面
D.髁突內側
E.關節(jié)翼肌窩
【正確答案】:E
【答案解析】:翼外肌有上、下兩頭,上頭起于蝶骨大翼的顳下面和顳下嵴;下頭起于翼外板的外側面,向后外方走行,止于髁突頸部的關節(jié)翼肌窩、關節(jié)囊和關節(jié)盤。功能:使下頜骨向前并降下頜骨。
【該題針對“綜合”知識點進行考核】
88、咬肌的起始部位為
A.顳窩
B.翼外板內側
C.腭骨錐突
D.蝶骨大翼
E.上頜骨顴突及顴弓下緣的前2/3和顴弓深面
【正確答案】:E
【答案解析】:咬。簻\層起于上頜骨顴突、顴弓下緣前2/3,向下后方走行,止于下頜角和下頜支外面的下半部;中層起于顴弓前2/3的深面及后1/3的下緣,止于下頜支的中分;深層起于顴弓深面,止于下頜支的上部和喙突。功能:上提下頜骨并使下頜骨微向前伸,也參與下頜側方運動。
【該題針對“綜合”知識點進行考核】
89、不參與下頜側方運動的肌肉是
A.咬肌
B.顳肌
C.翼內肌
D.翼外肌
E.舌骨上肌群
【正確答案】:E
【答案解析】:舌骨上肌群的主要作用為降下頜作用:①二腹。何挥谙骂M骨下方,有前、后兩腹和中間腱。后腹起自顳骨乳突切跡,向前下外止于中間腱。前腹起自下頜骨二腹肌窩向后下止于中間腱;②下頜舌骨。浩鹱韵骂M舌骨線,向后內,在中線處與對側同名肌相互匯合,構成肌性口底,其最后部纖維止于舌骨體的前面;③頦舌骨。何挥谙骂M舌骨肌上方中線的兩側,起自頦下棘,向后止于二舌骨體上部;④莖突舌骨。何挥诙辜『蟾沟纳戏,起自莖突,止于舌骨體和舌骨大角連接處。
【該題針對“綜合”知識點進行考核】
90、狹義的咀嚼肌不包括
A.咬肌
B.顳肌
C.翼內肌
D.翼外肌
E.舌骨上肌群
【正確答案】:E
【答案解析】:狹義的咀嚼肌是指咬肌、顳肌、翼內肌和翼外肌,廣義的咀嚼肌還包括舌骨上肌群。故此題選擇E項。
【該題針對“知識點:狹義的咀嚼肌”知識點進行考核】
91、下頜骨的薄弱部位不包括
A.正中聯(lián)合
B.頦孔區(qū)
C.下頜角
D.乙狀切跡
E.髁突頸部
【正確答案】:D
【答案解析】:下頜骨在結構上存在易發(fā)生骨折的薄弱部位:①正中聯(lián)合位置最突出,亦是胚胎發(fā)育時兩側下頜突的連接處;②頦孔區(qū)有頦孔,又有下頜前磨牙牙槽窩;③下頜角為下頜骨的轉折處,骨質較薄,且有下頜第三磨牙牙槽窩位于其間;④髁突頸部較細小,其上下均較為粗大。
【該題針對“知識點:下頜骨的薄弱部位不包括”知識點進行考核】
92、成人頦孔多朝向
A.后、上、外方
B.后、上、內方
C.后、下、內方
D.前、下、內方
E.后、下、外方
【正確答案】:A
【答案解析】:下頜體外面上下緣之間略偏上方處有頦孔,其方向出生時直接朝前,出生2~3歲朝向后上,成人頦孔多朝向后、上、外方。
【該題針對“頦孔”知識點進行考核】
93、關于下頜支的內面的結構的敘述,不正確的是
A.下頜孔的前方為下頜小舌,為蝶下頜韌帶的附著處
B.下頜孔的后上方有下頜神經(jīng)溝
C.下頜孔的前上方有下頜隆突
D.下頜孔的下方有下頜舌骨溝
E.下頜小舌的后下方骨面粗糙稱為咬肌粗隆
【正確答案】:E
【答案解析】:下頜支內側面中央略偏后上方有下頜孔;孔的前方有下頜小舌,為蝶下頜韌帶附著處;孔的后上方有下頜神經(jīng)溝,下牙槽神經(jīng)、血管通過此溝進入下頜孔;下頜孔向前下方通入下頜管。下頜支后緣與下頜體下緣相連接處稱下頜角,下頜角的內面有翼肌粗隆,外面有咬肌粗隆,為相應咀嚼肌附著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