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南俳烁实业有限公司

各地
資訊
當前位置:考試網(wǎng) >> 執(zhí)業(yè)醫(yī)師 >> 口腔助理醫(yī)師 >> 模擬試題 >> 2020年口腔助理醫(yī)師口腔頜面外科學練習題(七)

2020年口腔助理醫(yī)師口腔頜面外科學練習題(七)

來源:考試網(wǎng)   2020-05-06   【

  七、口腔頜面部腫瘤及瘤樣病變

  一、A1

  1、關(guān)于牙齦瘤的敘述,哪項是錯誤的

  A、女性多見,與內(nèi)分泌有關(guān)

  B、可以破壞牙槽骨壁

  C、一般應將病變波及的牙齒拔除

  D、病變波及的骨膜及鄰近骨組織需要去除

  E、因非真性腫瘤,切除后不易復發(fā)

  2、牙齦瘤來源于

  A、牙周膜

  B、牙槽骨

  C、頜骨骨皮質(zhì)

  D、牙齦上皮

  E、牙周膜及頜骨牙槽突的結(jié)締組織

  3、舌癌區(qū)域性淋巴結(jié)轉(zhuǎn)移早的原因

  A、生長快

  B、舌淋巴豐富

  C、距區(qū)域淋巴結(jié)近

  D、舌機械活動頻繁

  E、舌淋巴及血運豐富,舌活動頻繁

  4、最易發(fā)生惡變的色素痣是

  A、皮內(nèi)痣

  B、復合痣

  C、交界痣

  D、雀斑樣色素痣

  E、毛痣

  5、以下關(guān)于頜面部軟組織肉瘤的描述,不正確的是

  A、呈實質(zhì)性進行性腫大

  B、惡性程度高,易發(fā)生淋巴轉(zhuǎn)移,預后差

  C、基本治療方法為根治性廣泛切除

  D、晚期大多侵犯骨質(zhì),引起骨質(zhì)破壞

  E、對高度惡性及手術(shù)邊緣陽性者,均應追加放療

  6、以下關(guān)于頜面部骨源性肉瘤的描述,不正確的是

  A、青年及兒童多見

  B、呈進行性骨膨脹性生長

  C、軟骨肉瘤常轉(zhuǎn)移至肺、腦等部位

  D、骨內(nèi)瘤雖然易發(fā)生遠處轉(zhuǎn)移,但與長骨骨內(nèi)瘤相比,相對少見

  E、皮膚表面常有血管擴張及充血

  7、關(guān)于腫瘤的治療哪項不正確

  A、良性腫瘤一般以外科治療為主

  B、細胞分化程度較好的惡性腫瘤常采用手術(shù)治療

  C、位于頜面深部或近顱底的腫瘤,首先考慮放療或化療

  D、臨床上對于骨肉瘤或者惡性黑色素瘤可以進行放射治療

  E、頜骨腫瘤一般以手術(shù)治療為主

  8、以下關(guān)于口腔癌的TNM分類的描述,不正確的是

  A、T指原發(fā)腫瘤

  B、T臨床分期

  C、N指區(qū)域性淋巴結(jié)

  D、M指有無遠處轉(zhuǎn)移

  E、根據(jù)癌瘤侵犯的范圍,制定的該分類

  9、當白細胞和血小板下降到什么狀態(tài)時,應考慮停用化療藥

  A、白細胞4.0×109/L,血小板10×109/L

  B、白細胞3.0×109/L,血小板10×109/L

  C、白細胞4.0×109/L,血小板80×109/L

  D、白細胞3.0×109/L,血小板80×109/L

  E、白細胞3.0×109/L,血小板60×109/L

  10、下列哪項檢查要用造影顯示

  A、根尖囊腫

  B、鼻腭管囊腫

  C、甲狀舌管瘺

  D、孤立性骨囊腫

  E、角化囊腫

  二、A2

  1、某患者一側(cè)下頜骨磨牙區(qū)、下頜角及升支部漸進性膨大,患側(cè)下唇麻木感。X線片示多房性密度減低影,分房大小相差懸殊。分隔清晰銳利、陰影邊緣呈切跡狀,陰影內(nèi)牙根尖有不規(guī)則吸收,該病最可能的診斷是

  A、成釉細胞瘤

  B、牙源性角化囊腫

  C、牙源性纖維瘤

  D、成骨肉瘤

  E、頜骨血管瘤

  2、患者男性,62歲,右上牙齦菜花樣腫物發(fā)現(xiàn)2個月,約2.0cm×1.3cm×0.7cm大小,活檢報告“高分化鱗癌”。X線片示局部牙槽突骨質(zhì)未見破壞,頜面頸部未觸及腫大淋巴結(jié)。該患者最佳治療方案為

  A、病變區(qū)上頜骨區(qū)域性切除+根治性頸淋巴清掃

  B、病變區(qū)上頜骨區(qū)域性切除+功能性頸淋巴清掃

  C、病變區(qū)上頜骨次全切除,定期復查,密切注意頸部淋巴結(jié)情況

  D、病變側(cè)上頜骨次全切除+功能性頸淋巴清掃

  E、病變側(cè)上頜骨次全切除+根治性頸淋巴清掃

  3、患者,女,35歲,頸上部有一腫物3年,無明顯增長,近幾日發(fā)生上呼吸道感染,腫物驟然增大,感覺不適。檢查見腫物位于胸鎖乳突肌上1/3前緣附近,質(zhì)軟,有波動感,無搏動,體位試驗陰性,該患者最可能的診斷是

  A、海綿狀血管瘤

  B、神經(jīng)鞘瘤

  C、囊性水瘤

  D、鰓裂囊腫

  E、甲狀舌管囊腫

  4、患者女性。58歲,上頜56頰側(cè)牙齦黏膜黑色斑發(fā)現(xiàn)2年,大小約1.3cm×0.8cm,近期生長迅速。色素加深,周圍有衛(wèi)星結(jié)節(jié),可能的診斷為

  A、黏膜黑斑

  B、惡性黑色素瘤

  C、牙齦血管瘤

  D、色素痣

  E、異位皮脂腺

  5、某患者,右側(cè)舌背小圓形血管瘤,邊界清,約1.0cm×1.0cm大小,擬行手術(shù)切除,手術(shù)過程中應注意的是

  A、應采用細針、細線

  B、進針點距離創(chuàng)緣近些

  C、最好不用褥式縫合

  D、盡量保證舌的長度

  E、盡量保存舌的寬度

  6、女性,16歲,頦下舌骨前見3cm×3cm腫塊,界限清楚,呈圓球形,與周圍組織無粘連,可活動,質(zhì)地柔韌似面團樣感覺,無觸痛,自頦下捫壓腫物不縮小而向舌下突起,吞咽時腫物不上下移動,最可能的診斷是

  A、甲狀舌管囊腫

  B、海綿狀血管瘤

  C、舌異位甲狀腺

  D、皮樣囊腫

  E、脂肪瘤

  7、患者,女,65歲。左下第一、二磨牙頰側(cè)牙齦潰瘍半年余,似菜花樣,抗炎治療無效。根據(jù)上述描述,為明確診斷該患者應進行的檢查是

  A、拍攝X線牙片

  B、CT

  C、B超

  D、切取活檢

  E、核磁共振成像

  8、患兒男,5個月,出生時即被家屬發(fā)現(xiàn),右頰部稍紅斑片,哭鬧時顏色加重,逐漸增大,大小約2.0cm×1.5cm,稍高于皮膚,目前的治療方法首選

  A、硬化劑治療

  B、手術(shù)切除

  C、冷凍治療

  D、激光治療

  E、應先觀察,如發(fā)展迅速,給予一定的干預治療

  9、患者,女,36歲。3年前發(fā)現(xiàn)腫塊位于左側(cè)頰部面部皮膚下,生長緩慢,檢查見腫塊呈圓形,向皮膚表面突出,囊壁與皮膚緊密粘連,中央有一小色素點,無壓痛,可以活動,無自覺癥狀,該患者可能的診斷為

  A、皮樣囊腫

  B、皮脂腺囊腫

  C、表皮樣囊腫

  D、甲狀舌管囊腫

  E、鰓裂囊腫

  三、A3/A4

  1、患者男性18歲,右下頜角隆起, 右下8未萌出,右下87舌側(cè)膨隆明顯腫物,X線顯示右下765根尖下方5.0cm×3.0cm圓形低密度影,邊界清楚,沿頜骨長軸發(fā)展。

  <1> 、該病最可能的診斷是

  A、根尖囊腫

  B、含牙囊腫

  C、角化囊性瘤

  D、孤立性骨囊腫

  E、牙源性鈣化囊腫

  <2> 、術(shù)前對診斷最有幫助的檢查是

  A、活檢

  B、曲面斷層片

  C、根尖片

  D、穿刺

  E、CT檢查

  <3> 、如穿刺可抽出物質(zhì)為下列哪種形狀可診斷為牙源性角化囊性瘤

  A、淡黃色清亮囊液

  B、黃色油脂樣囊液

  C、血性囊液

  D、褐色囊液

  E、翠綠色囊液

  2、患兒,男,7歲。舌根部血管瘤擬行手術(shù)切除。

  <1> 、該患者進行手術(shù)最佳的麻醉方法是

  A、局部麻醉

  B、針刺麻醉

  C、冷凍麻醉

  D、吸入麻醉

  E、氣管插管麻醉

  <2> 、術(shù)后最易引起的并發(fā)癥是

  A、術(shù)后出血

  B、惡心、嘔吐

  C、感染

  D、水腫導致窒息

  E、創(chuàng)口裂開

  3、患兒,男,5個月。出生時發(fā)現(xiàn)右側(cè)頰部稍紅、斑片狀。哭鬧時顏色加重,逐漸增大,大小約2.0cm×1.5cm大小,稍高于皮膚。

  <1> 、根據(jù)上述描述,該患者最佳的治療方法是

  A、硬化劑治療

  B、激光治療

  C、冷凍治療

  D、手術(shù)切除

  E、先觀察,如迅速發(fā)展,給予一定的干預治療

  <2> 、如行穿刺檢查,可抽查

  A、膽固醇晶體

  B、血性液體

  C、淋巴液

  D、乳白色豆渣樣分泌物

  E、草黃色或草綠色液體

  4、患者女性,60歲舌左側(cè)緣中部潰爛5個月,約2.3cm×1.5cm×0.5cm大小,活檢報告為“鱗癌”,左下6殘根,邊緣銳利。

  <1> 、關(guān)于舌癌下列哪種說法是錯誤的

  A、舌癌是最常見的口腔癌

  B、男性多于女性

  C、近年來女性增多及年齡更年輕化

  D、常為外生型

  E、晚期可蔓延至口底或下頜骨

  <2> 、舌癌的好發(fā)部位

  A、舌尖

  B、舌緣

  C、舌根

  D、舌背

  E、以上都不是

  <3> 、舌癌轉(zhuǎn)移的特點下列哪種說法是錯誤的

  A、舌癌常發(fā)生早期頸淋巴結(jié)轉(zhuǎn)移,且轉(zhuǎn)移率較高

  B、舌癌的頸淋巴結(jié)轉(zhuǎn)移常在一側(cè)

  C、發(fā)生于舌背或越過舌體中線的舌癌,可以向?qū)?cè)頸淋巴結(jié)轉(zhuǎn)移

  D、舌前部的癌多向下頜下及頸深淋巴結(jié)上、中群轉(zhuǎn)移

  E、舌癌可發(fā)生遠處轉(zhuǎn)移,一般多為腦

  5、患者,男,7歲。右下后牙菜花樣潰瘍2個月,潰瘍約2.8cm×3cm大小,臨近潰瘍的牙齒略松動,右頸上部觸及一淋巴結(jié),約1.5cm×2.0cm大小,質(zhì)偏硬、尚可活動,未發(fā)現(xiàn)遠處轉(zhuǎn)移。

  <1> 、根據(jù)上述癥狀,該患者最可能的診斷是

  A、頰癌

  B、牙齦癌

  C、口底癌

  D、舌癌

  E、腭癌

  <2> 、對該患者局部應做的檢查是

  A、CT

  B、B超

  C、X線片

  D、核素骨掃描

  E、穿刺

  <3> 、為了明確診斷,最佳的檢查方法是

  A、切除活檢

  B、切取活檢

  C、吸取活檢

  D、脫落細胞涂片

  E、細針穿刺細胞學活檢

  <4> 、上述疾病TNM分類應是

  A、T1N1M0

  B、T2N1M0

  C、T1N2M0

  D、T4N2M0

  E、T4N3M0

  6、患者,女,68歲。左下牙齦一菜花樣潰瘍,潰瘍約3cm×2cm大小,下唇無麻木,活檢診為“鱗癌Ⅰ級”。下頜部未及明顯腫大淋巴結(jié)。

  <1> 、根據(jù)上述癥狀,該患者應首選的局部檢查是

  A、CT

  B、B超

  C、頜骨X線片

  D、核素骨掃描

  E、穿刺檢查

  <2> 、根據(jù)患者的癥狀,該患者的T分類表現(xiàn)是

  A、T0

  B、Tis

  C、T1

  D、T2

  E、T3

  <3> 、如該患者頜骨僅波及牙槽突時,最佳的治療方案為

  A、病變區(qū)下頜骨區(qū)域性擴大切除術(shù)+根治性頸清掃術(shù)

  B、病變區(qū)下頜骨區(qū)域性擴大切除術(shù)+功能性頸清掃術(shù)

  C、病變區(qū)下頜骨區(qū)域性擴大切除術(shù),定期復查,密切注意頸部淋巴結(jié)改變

  D、病變側(cè)下頜骨區(qū)段切除術(shù)+功能性頸清掃術(shù)

  E、病變側(cè)下頜骨區(qū)段切除術(shù)+根治性頸清掃術(shù)

  7、患者,女,27歲。左耳垂下一腫塊6年,時大時小,患者無自覺癥狀。檢查見左側(cè)耳垂下一個4cm2的腫塊,表面皮膚呈現(xiàn)稍偏藍色,邊界不太清楚,捫之柔軟,可以被壓縮,當頭低位時;病損區(qū)則充血膨大,恢復正常位置后,腫脹亦隨之縮小,恢復原狀。

  <1> 、根據(jù)上述癥狀,該患者初步的臨床診斷是

  A、毛細管型血管瘤

  B、海綿型血管瘤

  C、蔓狀血管瘤

  D、淋巴血管瘤

  E、淋巴管瘤

  <2> 、如輔助檢查穿刺抽查血性液體,結(jié)合臨床診斷,最佳的治療方法是

  A、放射治療

  B、激光治療

  C、手術(shù)治療

  D、激素治療

  E、血管硬化劑治療

  8、患者,男,35歲。左下頜無痛性腫脹8個月,逐漸加重。檢查見患者面部不對稱,表面皮膚色、溫正常,無疼痛及麻木,開口度、開口型正常,左下第一、二前磨牙及第一磨牙頰側(cè)膨隆,觸診有乒乓球樣感,穿刺檢查可抽出褐色液體。

  <1> 、該患者最可能的診斷是

  A、牙源性角化囊性瘤

  B、成釉細胞瘤

  C、頜骨骨髓炎

  D、頜骨骨肉瘤

  E、頜骨中心性癌

  <2> 、如需進一步確診,下列可行最有意義的檢查是

  A、X線檢查

  B、CT檢查

  C、B超檢查

  D、核素掃描

  E、實驗室檢查

  <3> 、以下哪一項不符合該病的X線檢查表現(xiàn)

  A、多房型分房大小相差懸殊

  B、頜骨骨質(zhì)膨脹,以向唇頰側(cè)為主

  C、鄰牙可被腫瘤推壓而移位

  D、牙根可呈鋸齒狀或截斷狀吸收

  E、腫瘤內(nèi)可見鈣化影

  <4> 、如已確診,該患者最佳的治療方案是

  A、應施行刮除術(shù)

  B、下頜骨區(qū)段切除術(shù)

  C、下頜骨整塊切除

  D、下頜骨區(qū)段切除,立即植骨

  E、下頜骨區(qū)段切除,后期行植骨術(shù)

  <5> 、該腫瘤一直被視為臨界瘤的主要原因是

  A、高度局部侵襲性

  B、來源于牙源性上皮

  C、可使頜骨膨大,造成畸形

  D、可壓迫下牙槽神經(jīng)

  E、腫瘤生長迅速

  四、B

  1、A.腫瘤發(fā)生自上頜竇下壁

  B.腫瘤發(fā)生自上頜竇內(nèi)壁

  C.腫瘤發(fā)生自上頜竇后壁

  D.腫瘤發(fā)生自上頜竇上壁

  E.腫瘤發(fā)生自上頜竇外壁

  上頜竇癌根據(jù)腫瘤發(fā)生的部位,臨床上可出現(xiàn)不同的癥狀

  <1> 、常先出現(xiàn)鼻阻塞、鼻出血

  A、

  B、

  C、

  D、

  E、

  <2> 、 常先使眼球突出、向上移位,可能引起復視

  A、

  B、

  C、

  D、

  E、

  <3> 、眶下神經(jīng)受累可發(fā)生面頰部感覺遲鈍或麻木

  A、

  B、

  C、

  D、

  E、

  <4> 、可侵入翼腭窩而引起張口困難

  A、

  B、

  C、

  D、

  E、

  <5> 、引起牙松動、疼痛

  A、

  B、

  C、

  D、

  E、

  0、A.牙周膜及頜骨牙槽突的結(jié)締組織

  B.表皮基底層產(chǎn)生黑色素的色素細胞

  C.由成牙組織或牙的上皮或上皮剩余演變而來的

  D.顳部癤癰以及顳部損傷繼發(fā)感染

  E.耳源性感染如化膿性中耳炎、顳乳突炎

  <1> 、色素痣來源于

  A、

  B、

  C、

  D、

  E、

  <2> 、牙齦瘤來源于

  A、

  B、

  C、

  D、

  E、

  <3> 、牙源性頜骨囊腫來源于

  A、

  B、

  C、

  D、

  E、

  0、A.物理因素

  B.化學因素

  C.生物因素

  D.營養(yǎng)因素

  E.內(nèi)分泌因素

  <1> 、發(fā)生于殘根、銳利的牙尖引起的舌及頰黏膜癌,說明與哪項致病因素有比較密切的關(guān)系

  A、

  B、

  C、

  D、

  E、

  <2> 、煤焦油、吸煙及酒精等均可致癌,說明口腔頜面腫瘤可能與哪項致病因素有關(guān)

  A、

  B、

  C、

  D、

  E、

  <3> 、維生素A、維生素B和維生素E類缺乏,可引起口腔癌的發(fā)生,說明口腔頜面腫瘤可能與哪項致病因素有關(guān)

  A、

  B、

  C、

  D、

  E、

  <4> 、Burkitt淋巴瘤的發(fā)生與EB病毒有關(guān),說明說明口腔頜面腫瘤可能與哪項致病因素有關(guān)

  A、

  B、

  C、

  D、

  E、

  <5> 、灼傷可引起皮膚癌,說明說明口腔頜面腫瘤可能與哪項致病因素有關(guān)

  A、

  B、

  C、

  D、

  E、

  0、A.舌癌

  B.頰癌

  C.皮膚癌

  D.口底癌

  E.中央性頜骨癌

  <1> 、常發(fā)生于磨牙區(qū)附近,按UICC的規(guī)定應在上下頰溝之間,翼下頜韌帶之前,并包括唇內(nèi)側(cè)黏膜的是

  A、

  B、

  C、

  D、

  E、

  <2> 、最常見的口腔癌是

  A、

  B、

  C、

  D、

  E、

  <3> 、原發(fā)于口底黏膜的癌

  A、

  B、

  C、

  D、

  E、

  <4> 、口腔癌中最易發(fā)生頸部淋巴結(jié)轉(zhuǎn)移的是

  A、

  B、

  C、

  D、

  E、

  0、A.惡性淋巴瘤

  B.鱗狀細胞癌

  C.基底細胞癌

  D.骨肉瘤

  E.鼻咽癌

  <1> 、對放射治療高度敏感的腫瘤是

  A、

  B、

  C、

  D、

  E、

  <2> 、對放射治療不敏感的腫瘤是

  A、

  B、

  C、

  D、

  E、

  <3> 、對放射治療和化療均高度敏感的腫瘤是

  A、

  B、

  C、

  D、

  E、

  0、A.唇癌

  B.頰黏膜癌

  C.皮膚癌

  D.口底癌

  E.中央性頜骨癌

  <1> 、按UICC的分類,唇內(nèi)側(cè)黏膜應屬

  A、

  B、

  C、

  D、

  E、

  <2> 、僅限于可見唇紅黏膜原發(fā)的癌是

  A、

  B、

  C、

  D、

  E、

  <3> 、常發(fā)生雙側(cè)頸淋巴結(jié)轉(zhuǎn)移的是

  A、

  B、

  C、

  D、

  E、

  <4> 、唇部皮膚來源者應劃入哪種癌癥的范圍中

  A、

  B、

  C、

  D、

  E、

  0、A.軟組織囊腫

  B.牙源性頜骨囊腫

  C.非牙源性頜骨囊腫

  D.血外滲性囊腫

  E.瘤樣病變

  <1> 、始基囊腫屬于

  A、

  B、

  C、

  D、

  E、

  <2> 、皮樣囊腫屬于

  A、

  B、

  C、

  D、

  E、

  <3> 、面裂囊腫屬于

  A、

  B、

  C、

  D、

  E、

  0、A.含牙囊腫

  B.根端囊腫

  C.始基囊腫

  D.皮樣囊腫

  E.甲狀舌管囊腫

  <1> 、除好發(fā)于下頜第三磨牙區(qū)外,上頜尖牙區(qū)也是好發(fā)部位的是

  A、

  B、

  C、

  D、

  E、

  <2> 、好發(fā)于下頜第三磨牙區(qū)及下頜支部

  A、

  B、

  C、

  D、

  E、

  <3> 、好發(fā)于頸正中線,以舌骨上下部為最常見的是

  A、

  B、

  C、

  D、

  E、

  0、A.靜脈畸形

  B.微靜脈畸形

  C.動靜脈畸形

  D.淋巴管畸形

  E.混合型脈管畸形

  <1> 、蔓狀血管瘤屬于

  A、

  B、

  C、

  D、

  E、

  <2> 、常見的葡萄酒色斑屬于

  A、

  B、

  C、

  D、

  E、

  <3> 、葡萄狀血管瘤屬于

  A、

  B、

  C、

  D、

  E、

  <4> 、海綿狀血管瘤屬于

  A、

  B、

  C、

  D、

  E、

  <5> 、囊性水瘤屬于

  A、

  B、

  C、

  D、

  E、

  0、A.氮芥

  B.平陽霉素

  C.甲氨蝶呤

  D.長春新堿

  E.順鉑

  <1> 、屬植物類抗癌藥物是

  A、

  B、

  C、

  D、

  E、

  <2> 、屬抗代謝類抗癌藥物是

  A、

  B、

  C、

  D、

  E、

  <3> 、屬細胞毒素類抗癌藥物是

  A、

  B、

  C、

  D、

  E、

  0、

  A.T1N2M1

  B.T1N0M0

  C.T2N0M0

  D.T1N2M0

  E.T2N1M0

  以上TNM分類法中,各屬口腔癌臨床哪一期

  <1> 、臨床Ⅰ期

  A、

  B、

  C、

  D、

  E、

  <2> 、臨床Ⅱ期

  A、

  B、

  C、

  D、

  E、

  0、A.骨化纖維瘤

  B.骨纖維異樣增殖癥

  C.成釉細胞瘤

  D.牙源性角化囊性瘤

  E.組合性牙瘤

  <1> 、在X線片上表現(xiàn)為頜面骨廣泛性或局限性沿骨長軸方向發(fā)展,呈不同程度的彌散性膨脹,可呈毛玻璃狀

  A、

  B、

  C、

  D、

  E、

  <2> 、常沿頜骨長軸生長,膨脹不明顯;如有膨脹,常向舌側(cè),牙根吸收少見,多呈斜面狀

  A、

  B、

  C、

  D、

  E、

  <3> 、X線片多以高低密度混合表現(xiàn)為主,部分病變以低密度變化為主;病變中有不同程度鈣化或骨化影,表現(xiàn)為點狀或斑片狀

  A、

  B、

  C、

  D、

  E、

  <4> 、頜骨內(nèi)有許多大小不等、形態(tài)各異的小牙堆積,病變下方常有恒牙阻生

  A、

  B、

  C、

  D、

  E、

12
糾錯評論責編:jianghongying
考試題庫
熱點推薦»
  • 模擬試題
  • 歷年真題
  • 考試題庫
台湾省| 定安县| 嵩明县| 日照市| 宜章县| 浠水县| 舒城县| 宜丰县| 大港区| 施甸县| 江津市| 达州市| 呼玛县| 岐山县| 武威市| 资源县| 九台市| 香港| 大庆市| 新营市| 保康县| 蓝田县| 灌云县| 胶州市| 佛山市| 禄丰县| 绥芬河市| 江陵县| 夏津县| 咸丰县| 奉新县| 泰和县| 锡林浩特市| 定远县| 交口县| 屏东市| 九龙县| 桐庐县| 宜都市| 榕江县| 娱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