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口腔頜面外科基本知識及基本技術
一、A1
1、手術室消毒的內容說法錯誤的是
A、門診手術室應與治療室或拔牙室分開
B、門診手術室在連續(xù)手術時應遵循先無菌、次污染、后感染的原則
C、手術室常用的方法有紫外線照射、電子滅菌燈消毒等方法
D、手術室應定期進行空氣消毒,一般每周應進行1次
E、手術室可使用過氧乙酸(0.75~1g/m3)加熱蒸汽消毒
2、利用電熱或紅外線烤箱高熱烘烤進行滅菌的方法屬于
A、煮沸消毒法
B、化學消毒法
C、干熱滅菌法
D、醫(yī)用酒精消毒法
E、高壓蒸汽滅菌
3、對于鈍性分離的特點說法錯誤的是
A、主要以血管鉗進行,也可使用刀柄、手指、紗布等
B、此種分離可在非直視下進行
C、對于層次不清又含有重要血管神經(jīng)的區(qū)域,用鈍性分離法比較危險
D、操作時更應細致,避免過度用力,以減少組織撕裂傷
E、用于正常肌肉和疏松結締組織的分離以及有包膜的良性腫瘤的摘除
4、關于銳性分離的說法錯誤的是
A、用于精細的層次解剖或分離粘連堅實的瘢痕組織
B、使用的器械為銳性的手術刀和手術剪
C、此法對組織損傷小
D、動作要求細巧、準確
E、可在盲視下進行
5、顯露組織的解剖部位、保護正常和重要組織、切除病變組織從而完成手術的重要手段是
A、打結
B、組織分離技術
C、電凝止血
D、切開
E、鋪巾
6、鈍性分離最常使用的分離器械是
A、銳性的手術刀
B、手術剪
C、血管鉗
D、刀柄
E、手指
7、下列關于引流部位的描述中,正確的是
A、開放引流的引流物內端應放置在創(chuàng)口內深處
B、引流口的大小要適當,太小引流不暢
C、開放引流的引流物外端則應依體位放在創(chuàng)口最低處
D、負壓引流管應避免放在重要血管、神經(jīng)的附近,其戳創(chuàng)口應封閉
E、以上均正確
8、下列關于引流物的放置時間的敘述中,正確的是
A、無效腔的引流物應放置至膿液及滲出液完全消除為止
B、污染創(chuàng)口引流物多在24~48小時后去除
C、負壓引流一般在24小時內引流量少于20~30ml時去除
D、膿腫的引流物應放置至膿液及滲出液完全消除為止
E、以上均正確
9、采用負壓引流方法,去除引流物的時間是
A、手術后24~48小時
B、手術后12~24小時
C、24小時內去除引流物
D、一般在24小時內引流量少于20~30ml時去除
E、膿液及滲出液完全消除為止
10、膿腫或無效腔的引流物的去除應在
A、手術后24~48小時
B、放置24小時后
C、24小時內去除引流物
D、一般在24小時內引流量少于20~30ml時去除
E、滲出液完全消除為止
11、污染創(chuàng)口或為防止積血、積液而放置的引流物的去除時間一般是
A、手術后6~12小時
B、手術后12~24小時
C、手術后24~48小時
D、手術后36~48小時
E、手術前24~48小時
12、下列關于外科引流的相關敘述中,不恰當?shù)氖?/P>
A、膿腫切開創(chuàng)口應放置引流物
B、切口有嚴重感染,應考慮放置引流
C、單純整復手術必須放置引流
D、未能完全消滅無效腔創(chuàng)口應放置引流
E、廣泛的大手術,術后有滲血、滲液,應放置引流
13、下列哪一項可不必放置引流物
A、創(chuàng)口滲液多
B、無菌創(chuàng)口
C、留有無效腔的創(chuàng)口
D、術中止血不徹底的創(chuàng)口
E、凝血功能低下的患者
14、下列哪種情況不是放置引流的適應證
A、可能發(fā)生感染的污染創(chuàng)口
B、較淺小的無菌創(chuàng)口
C、留有死腔的創(chuàng)口
D、止血不全的創(chuàng)口
E、膿腫切開的創(chuàng)口
15、外科引流應該遵循的基本原則是
A、通暢、徹底
B、對組織損傷或干擾最小
C、順應解剖和生理要求
D、確定病原菌
E、以上答案均為正確
二、A2
1、左側顳下間隙感染患者,已經(jīng)行顳部及下頜下區(qū)切口的上、下貫通式切開引流術,流出大量膿性分泌物,應選擇的引流方式是
A、片狀引流
B、負壓引流
C、管狀引流
D、細紗條引流
E、碘仿紗條引流
2、某患者拔除上頜第二磨牙,2小時后仍出血不止。檢查發(fā)現(xiàn)到頰側牙齦撕裂,滲血明顯,最好采用以下哪種方法止血
A、結扎頸外動脈
B、碘仿紗條填塞
C、全身應用止血藥物
D、縫合撕裂牙齦
E、明膠海綿+紗球壓迫
3、男性,25歲,因口腔頜面部創(chuàng)傷致舌體裂傷,出血明顯,口底腫脹,來院就診,最佳的止血方法是
A、注射止血針
B、指壓患側的頸總動脈
C、用紗布塊填塞止血
D、創(chuàng)口縫合止血
E、做頸外動脈結扎術
4、某患者來院進行檢查,給患者2%枸櫞酸置于舌背,刺激腺體反射,如既無唾液流出,也無腺體變化和脹痛癥狀,說明
A、分泌功能正常,導管無阻塞
B、分泌功能存在,有導管阻塞
C、分泌功能可能已經(jīng)喪失
D、不能判斷腺體的分泌功能
E、不能判斷導管的通暢程度
5、某患者來院進行檢查,給患者2%枸櫞酸置于舌背,刺激腺體反射,如導管口唾液流出量少或無唾液流出,同時腺體迅速腫大,說明
A、分泌功能正常,導管無阻塞
B、分泌功能存在,有導管阻塞
C、分泌功能可能已經(jīng)喪失
D、不能判斷腺體的分泌功能
E、不能判斷導管的通暢程度
6、女性,38歲,因頜面部皮膚癌入院手術治療。術中在作必要的組織切除后,出現(xiàn)創(chuàng)緣兩側厚薄不均,為盡量使縫合后皮膚平整,最適合的措施是
A、采用外翻縫合
B、作環(huán)式縫合
C、薄側作附加切口調整后縫合
D、厚側先作潛行分離調整縫合
E、縫合時組織在薄側稍多而深些,厚側稍少而淺些
三、B
1、A.乙醇
B.碘伏
C.甲醛
D.含氯消毒劑
E.戊二醛
<1> 、是良好的皮膚消毒劑,可用于醫(yī)療器械消毒,但僅用于一般不進入無菌組織的器械滅菌的化學試劑是
A、
B、
C、
D、
E、
<2> 、為優(yōu)良廣譜消毒劑,無色、無刺激,腐蝕性較小。有機物對其消毒效果影響極微。適用于多種醫(yī)療器械的消毒。此種試劑是
A、
B、
C、
D、
E、
<3> 、可殺滅各種細菌繁殖體與芽孢,以及真菌和病毒,乙醇溶液較水溶液殺菌作用更強。此種化學試劑是
A、
B、
C、
D、
E、
<4> 、常用作自來飲用水的化學試劑是
A、
B、
C、
D、
E、
<5> 、具有良好的殺菌作用,用于外科器械滅菌,使用10%溶液,浸泡60~120分鐘,此種化學試劑是
A、
B、
C、
D、
E、
2、A.高壓蒸汽滅菌
B.煮沸消毒法
C.干熱滅菌法
D.化學消毒法
E.紫外線消毒
<1> 、不宜用高壓蒸氣滅菌的明膠海綿、凡士林、油脂、液體石蠟和各種粉劑等物品的消毒方法是
A、
B、
C、
D、
E、
<2> 、一般器械、布類、紗布、棉花類及橡膠類等均可使用的消毒方法是
A、
B、
C、
D、
E、
<3> 、僅用于一般不進入無菌組織的器械滅菌的方法是
A、
B、
C、
D、
E、
3、A. 負壓引流
B. 油紗條引流
C. 片狀引流
D. 管狀引流
E. 碘仿紗條引流
<1> 、常用于重度和混合感染的創(chuàng)口引流,具有較強的防腐、殺菌、除臭作用的引流方法是
A、
B、
C、
D、
E、
<2> 、引流物是由廢橡皮手套剪成條狀制成的引流方法是
A、
B、
C、
D、
E、
<3> 、屬于閉式引流的是
A、
B、
C、
D、
E、
<4> 、頸淋巴清掃術、下頜骨切除術、腮腺摘除術的最佳的引流方法是
A、
B、
C、
D、
E、
<5> 、一般在24小時內引流量少于20~30ml時去除引流物
A、
B、
C、
D、
E、
4、A.發(fā)病情況
B.伴隨癥狀
C.發(fā)病以來診治經(jīng)過及結果
D.發(fā)病以來一般情況
E.主要癥狀特點及其發(fā)展變化情況
<1> 、記錄發(fā)病的時間、地點、起病緩急等情況的屬于
A、
B、
C、
D、
E、
<2> 、按發(fā)生的先后順序記錄主要癥狀的部位、性質等情況的屬于
A、
B、
C、
D、
E、
<3> 、記錄伴隨癥狀與主要癥狀之間的相互關系等情況的屬于
A、
B、
C、
D、
E、
<4> 、記錄患者提供的藥名、診斷和手術名稱需加引號(“”)以示區(qū)別應為
A、
B、
C、
D、
E、
<5> 、簡要記錄患者發(fā)病后的精神狀態(tài)、睡眠等情況應為
A、
B、
C、
D、
E、
0、A.現(xiàn)病史
B.既往史
C.個人史
D.月經(jīng)及婚育史
E.家族史
<1> 、社會經(jīng)歷及習慣、嗜好應記入
A、
B、
C、
D、
E、
<2> 、藥物不良反應及過敏史應記入
A、
B、
C、
D、
E、
<3> 、起病日期、發(fā)病情況及有關發(fā)病因素等應記入
A、
B、
C、
D、
E、
<4> 、病情演變以及與該病有鑒別診斷的癥狀表現(xiàn)應記入
A、
B、
C、
D、
E、
<5> 、預防接種史及具體日期應記入
A、
B、
C、
D、
E、
<6> 、雙親與兄弟、姐妹及子女的健康與疾病情況應記入
A、
B、
C、
D、
E、
0、A.0.1%
B.0.5%
C.1%
D.2%
E.3%
<1> 、用于消毒口腔黏膜的碘酊濃度為
A、
B、
C、
D、
E、
<2> 、用于消毒口腔及創(chuàng)口的洗必泰液濃度為
A、
B、
C、
D、
E、
<3> 、用于消毒皮膚的洗必泰液濃度為
A、
B、
C、
D、
E、
<4> 、用于消毒口腔及皮膚的碘伏含有效碘的濃度為
A、
B、
C、
D、
E、
<5> 、用于消毒頭皮部的碘酊濃度為
A、
B、
C、
D、
E、
<6> 、用于消毒頜面、頸部的碘酊濃度為
A、
B、
C、
D、
E、
0、A.平臥頭正位
B.平臥頭側位
C.平臥仰頭位
D.平臥低頭位
E.平臥墊肩頭側位
<1> 、腭部手術的體位是
A、
B、
C、
D、
E、
<2> 、單側腮腺手術的體位是
A、
B、
C、
D、
E、
<3> 、一側頸淋巴清掃手術的體位是
A、
B、
C、
D、
E、
0、A.鉗夾、結扎止血法
B.區(qū)域阻斷止血法
C.填塞止血法
D.低溫、降壓止血法
E.電灼止血法
下列出血情況應選用的正確止血方法是
<1> 、外傷致上頜骨骨折,鼻腔發(fā)生明顯出血
A、
B、
C、
D、
E、
<2> 、頜面部挫裂傷而出現(xiàn)活動性出血
A、
B、
C、
D、
E、
0、A. 1~2mm
B. 2~3mm
C. 3~5mm
D. 5mm
E. 5~8mm
<1> 、一般整復手術以縫合針距是
A、
B、
C、
D、
E、
<2> 、頸部手術縫合最宜的針距是
A、
B、
C、
D、
E、
<3> 、一般整復手術以縫合邊距是
A、
B、
C、
D、
E、
0、A.外形與關節(jié)動度檢查
B.咀嚼肌檢查
C.頸前三角檢查
D.(牙合)關系檢查
E.下頜運動檢查
<1> 、檢查面部左右是否對稱,關節(jié)區(qū)、下頜角、下頜支和下頜體的大小和長度是否正常。屬于以上哪項
A、
B、
C、
D、
E、
<2> 、檢查顳肌、咬肌的收縮力,觸痛,觀察其兩側是否對稱、協(xié)調。屬于以上哪項
A、
B、
C、
D、
E、
<3> 、檢查病員咬合關系是否正常、有無紊亂。屬于以上哪項
A、
B、
C、
D、
E、
<4> 、通過病員下頜的開閉頜運動、前伸運動和側方運動,檢查其關節(jié)功能是否正常,有無疼痛、彈響或雜音。屬于以上哪項
A、
B、
C、
D、
E、
0、A. 一般以示、中、無名三指平觸
B. 雙手合診法
C. 雙指雙合診法
D. 雙指提拉式捫診
E. 單指捫診
<1> 、對腮腺的捫診檢查應選用
A、
B、
C、
D、
E、
<2> 、對下頜下腺的捫診檢查應選用
A、
B、
C、
D、
E、
<3> 、對舌下腺的捫診檢查應選用
A、
B、
C、
D、
E、
<4> 、對于唇、頰、舌、口底和下頜下區(qū)病變,可行
A、
B、
C、
D、
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