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A3/A4
1、
【正確答案】 C
【答案解析】 本病可發(fā)生于口腔黏膜任何部位,口腔黏膜充血,局部形成糜爛或潰瘍。在潰瘍或糜爛的表面覆蓋著一層灰白色或黃褐色假膜,假膜特點是較厚微突出黏膜表面,致密而光滑。擦去假膜,可見溢血的糜爛面。周圍黏膜充血水腫;颊咄僖涸龆,疼痛明顯,有炎性口臭。區(qū)域淋巴結腫大壓痛。有些患者可伴有發(fā)熱等全身癥狀。涂片及細菌培養(yǎng)可明確診斷。血象檢查白細胞數(shù)增高。
【該題針對“球菌性口炎”知識點進行考核】
【正確答案】 E
【答案解析】 ①控制感染:感染程度較嚴重或伴有全身感染癥狀者應盡量做細菌學檢查和藥敏試驗,根據(jù)藥敏試驗結果選擇具有針對性的抗菌藥物。根據(jù)不同的感染類型、病情輕重程度、微生物檢查結果、宿主的易感性等情況選擇用藥方式、用藥劑量及療程。
、谘a充維生素:維生素B110mg、維生素B25mg、維生素C100mg,每日3次。
③中藥治療:可選有清熱解毒作用的藥物,如銀翹散、導赤散、清胃散和清瘟敗毒飲等。若有口渴思飲、心煩便秘、小便黃少等心脾積熱癥狀,可口服口炎寧顆粒劑,每次1~2包。
、芫植恐委煟壕劬S酮碘漱口液含漱15秒鐘,每6小時1次或0.2%氯已定漱口液含漱1分鐘,每6小時1次。西地碘片1.5mg含化,每天4~6次,可具有廣譜殺菌收斂作用;溶菌酶片20mg含化,每天4~6次,有抗菌抗病毒作用;地喹氯銨含片0.5mg含化,每天4~6次,有抗菌、收斂、止痛作用。
【該題針對“球菌性口炎”知識點進行考核】
2、
【正確答案】 D
【答案解析】 最常見的由Ⅰ型單純皰疹病毒引起的口腔病損,可能表現(xiàn)為一種較嚴重的齦口炎——急性皰疹性齦口炎。
、偾膀屍冢涸l(fā)性單純皰疹感染,發(fā)病前常有接觸皰疹病損患者的歷史。潛伏期為4~7天,以后出現(xiàn)發(fā)熱、頭痛、疲乏不適、全身肌肉疼痛,甚至咽喉腫痛等急性癥狀,下頜下和頸上淋巴結腫大,觸痛;純毫魍僖,拒食、煩躁不安。經(jīng)過1~2天后,口腔黏膜廣泛充血水腫,附著齦和齦緣也常出現(xiàn)急性炎癥。
、谒捚冢嚎谇火つと魏尾课唤钥砂l(fā)生成簇小水皰,似針頭大小,特別是鄰近乳磨牙(成人是前磨牙)的上腭和齦緣處更明顯。水皰皰壁薄、透明,不久潰破,形成淺表潰瘍。
、勖訝期:盡管水皰較小,但匯集成簇,潰破后可形成大面積糜爛,并能造成繼發(fā)感染,上覆黃色假膜。除口腔內的損害外,唇和口周皮膚也有類似病損,皰破潰后形成痂殼。
、苡掀冢好訝面逐漸縮小,愈合,整個病程約需7~10天。但未經(jīng)適當治療者,恢復較緩慢;疾∑陂g,抗病毒抗體在血液中出現(xiàn),發(fā)病的14~21天最高,以后,抗體下降到較低的水平,雖可保持終生,但不能防止復發(fā)。
【該題針對“口腔單純皰疹”知識點進行考核】
【正確答案】 C
【答案解析】 局部治療:
口腔黏膜用藥對原發(fā)性單純皰疹病毒感染引起的皰疹性齦口炎是不可缺少的,常使用的制劑有溶液、糊劑、散劑及含片。
、0.1%~0.2%葡萄糖酸氯己定溶液、復方硼酸溶液、0.1%依沙吖啶溶液漱口,皆有消毒殺菌作用。體外研究認為氯己定液對Ⅰ型單純皰疹病毒的生長有抑制能力,濃度增高,抑制力越強,并對病毒的細胞溶解作用也有抑制作用;體內試驗認為0.2%的氯己定對Ⅰ型單純皰疹病毒有抑制作用。
②3%阿昔洛韋軟膏或酞丁安軟膏局部涂擦,可用治療唇皰疹。
③散劑,如錫類散、養(yǎng)陰生肌散、西瓜霜粉劑等均可局部使用。
④含片,可用葡萄糖酸氯己定片5mg、溶菌酶片20mg、西地碘含片1.5mg等含化,每天3~4次。
、荽桨捳罾^發(fā)感染時,可用溫的生理鹽水、0.1%~0.2%氯己定液或0.01%硫酸鋅液濕敷。鋅可抑制Ⅰ型單純皰疹病毒DNA聚合酶,進而直接影響病毒的復制。抗生素糊劑,如5%金霉素甘油糊劑,或5%四環(huán)素甘油糊劑局部涂搽。
【該題針對“口腔單純皰疹”知識點進行考核】
【正確答案】 B
【答案解析】 原發(fā)性單純皰疹感染均因接觸單純皰疹患者引起。單純皰疹病毒可經(jīng)口-呼吸道傳播,也可通過皮膚、黏膜、眼角膜等皰疹病灶處傳染。單純皰疹病毒的活動感染患者與無癥狀的排毒者,他們的唾液、糞便中皆有病毒存在。故本病患者應避免接觸其他兒童與幼嬰。復發(fā)性單純皰疹感染的發(fā)生是由于體內潛伏的單純皰疹病毒被激活以后引起的,目前尚無理想的預防復發(fā)的方法,主要應消除誘使復發(fā)的刺激因素。
【該題針對“口腔單純皰疹”知識點進行考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