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正常情況下牙槽嵴頂距釉牙骨質(zhì)界的距離,在X線片上通常為
A.<3mm
B.<2.5mm
C.<2mm
D.<1.5mm
E.<1mm
【正確答案】:C
【答案解析】: 在標準根尖片上,當牙槽嵴頂?shù)接匝拦琴|(zhì)界的距離超過2mm時,則可認為有牙槽骨吸收。正常情況下牙槽嵴頂距釉牙骨質(zhì)界的距離,在X線片上通常為小于2mm。因此選擇C
【該題針對“第八章 單元測試”知識點進行考核】
22、牙周組織上皮屏障,最重要的是
A.口腔齦上皮
B.溝內(nèi)上皮
C.結合上皮
D.縮余釉上皮
E.牙齦上皮
【正確答案】:C
【答案解析】:結合上皮向上是齦溝,向下是牙周膜,是有菌和無菌環(huán)境的交界,所以被稱為最總要的上皮屏障。
23、牙菌斑作為牙周病始動因素的依據(jù),除了
A.終止刷牙可引起實驗性齦炎
B.吸煙與牙周病有關
C.洗必泰漱口液對牙齦炎治療有效
D.侵襲性牙周炎患者血清中的抗Aa抗體滴度增加
E.根面平整對牙周炎治療有效
【正確答案】:B
【答案解析】:此題要求的選擇的是牙菌斑作為牙周病始動因素的依據(jù),吸煙與牙周病有關,但不是牙菌斑作為牙周病始動因素的依據(jù),因此選擇。
24、影響牙石形成的因素
A.唾液
B.菌斑
C.口腔衛(wèi)生習慣
D.修復體的光潔度
E.以上均是
【正確答案】:E
【答案解析】:唾液、菌斑、口腔衛(wèi)生習慣、修復體的光潔度、口腔環(huán)境等都會影響牙石形成。
25、牙周病的始動因子是
A.獲得性膜
B.食物殘渣
C.牙菌斑
D.白垢
E.牙石
【正確答案】:C
【答案解析】: 牙周病是菌斑微生物引起的感染性疾病,牙菌斑是引發(fā)牙周病的始動因子,牙菌斑微生物是造成牙周病破壞的必需因素。
26、牙周組織不包括
A.牙齦組織
B.牙骨質(zhì)
C.牙槽骨
D.牙本質(zhì)
E.牙周膜
【正確答案】:D
【答案解析】:牙周組織包括牙齦、牙周韌帶(牙周膜)和牙槽骨、牙骨質(zhì)。牙骨質(zhì)雖然屬于牙體組織,但它與牙齦、牙周韌帶和牙槽骨共同構成一個功能系統(tǒng),將牙齒牢固地附著于牙槽骨,承受咬合功能,并構成口腔粘膜與牙齒硬組織之間良好的封閉狀態(tài),故習慣上將這四種組織合稱為牙周支持組織或附著裝置。
【該題針對“第八章 單元測試”知識點進行考核】
27、牙石中的最主要成分是
A.有機物
B.無機鹽
C.細菌
D.食物殘渣
E.脫落的上皮細胞和水
【正確答案】:B
【答案解析】:牙石中最主要成分是無機鹽。脫落的細胞、口腔微生物、白細胞及食物碎屑只占很少的部分。因此主要成分不是細菌。
28、牙周病的全身易感因素不包括
A.遺傳因素
B.免疫功能
C.某些全身疾病
D.吸煙
E.酗酒
【正確答案】:E
【答案解析】: 牙周病的全身促進因素(易感因素)主要有:遺傳因素、性激素、吸煙及有關的系統(tǒng)病。酗酒不是考慮的因素。
【該題針對“牙周病的全身易感因”知識點進行考核】
29、關于齦下牙石不正確的
A.位于牙周袋內(nèi)根面或袋內(nèi)壁
B.體積較小
C.易沉積于鄰面
D.質(zhì)地堅硬、致密
E.深褐色、黑色
【正確答案】:A
【答案解析】:在齦緣以下的牙面上、肉眼看不到、需探針才能查到的稱為齦下牙石。齦下牙石呈褐色或黑色,較齦上牙石體積小而硬,一般與牙面的附著比齦上牙石更牢固。齦下結石見于大多數(shù)牙周袋內(nèi),通常用釉牙骨質(zhì)界延伸至袋底附近,在齦下分布較為均勻,但以鄰面和舌、腭面較多些。
30、齦上牙石易沉積于
A.后牙鄰面和前牙唇面
B.全口牙鄰面
C.全口牙頰舌面
D.上磨牙頰面和下前牙舌面
E.下磨牙頰面和上前牙舌面
【正確答案】:D
【答案解析】:齦上牙石易沉積于上磨牙頰面和下前牙舌面處是因為此兩處皆為唾液腺開口處,唾液中含有的鈣質(zhì)和食物殘渣是牙石形成易于沉積的原因。所以答案為D。
【該題針對“第八章 單元測試”知識點進行考核】
31、引起牙齦炎最主要的因素是
A.革蘭陽性桿菌
B.體內(nèi)菌群紊亂
C.免疫力低下
D.全身慢性消耗性疾病
E.口腔衛(wèi)生差,菌斑大量堆積
【正確答案】:E
【答案解析】:
32、關于生物學寬度正確的是
A.齦溝底與牙槽嵴頂之間的恒定距離約2mm
B.齦溝底與牙槽嵴頂之間的距離約2mm,其改變可反映牙周狀況
C.牙周炎時牙槽骨水平吸收,生物學寬度增大
D.牙周萎縮時生物學寬度變小
E.隨年齡增長上皮附著根向遷移,生物學寬度變小
【正確答案】:A
【答案解析】:通常將齦溝底與牙槽嵴頂之間的恒定距離稱為生物學寬度,包括結合上皮和牙槽嵴頂上方的結締組織,約2mm。隨著年齡的增大或在病變情況下,上皮附著向根方遷移,牙槽嵴頂亦隨之下降,溝(袋)底與牙槽嵴頂間的生物學寬度保持不變。
33、關于糖尿病牙周炎的治療,正確的是
A.立刻進行徹底的潔刮治治療,以盡快消除局部刺激
B.請內(nèi)科醫(yī)生全面檢查、治療糖尿病,待血糖控制后再做牙周治療
C.先做應急處理,再做必要的內(nèi)科檢查及治療。血糖控制后進一步牙周治療
D.牙周炎患者治療前應常規(guī)查血糖
E.糖尿病患者應常規(guī)做牙周治療
【正確答案】:C
【答案解析】:如發(fā)生比如急性牙周膿腫時應進行應急的牙周治療,此時不宜進行常規(guī)的潔治、刮治等常規(guī)治療,做必要的內(nèi)科檢查及治療,是因為糖尿病患者如果只進行牙周治療而不進行全身的治療的話,牙周治療效果欠佳,應該在全身血糖控制的基礎上再進行牙周常規(guī)治療。由此看來,A和B都欠妥。
D和E也不正確,牙周炎患者一般不進行常規(guī)查血糖,在臨床上進行刮治等處理時可讓患者進行血常規(guī)的檢查,當病人主訴既往史有糖尿病史時才查血糖。對于經(jīng)過積極治療并已控制血糖的患者可行常規(guī)的牙周治療,否則應先行內(nèi)科治療控制全身情況。
34、牙周組織的主要防御機制有
A.上皮屏障
B.吞噬細胞
C.齦溝液
D.唾液
E.以上都是
【正確答案】:E
【答案解析】:牙周組織的防御機制包括:1.上皮屏障。2.吞噬細胞。3.齦溝液。4.唾液。
35、對牙周病破壞最大的不良生活習慣是
A.酗酒
B.吸煙
C.不正確的剔牙
D.口呼吸
E.咬硬物
【正確答案】:B
【答案解析】:研究已證實,吸煙也是牙周病尤其是重度牙周炎的高危因素。吸煙與維護期中牙周炎的復發(fā)有關,為依賴性。重度吸煙者(>10支/天)疾病進展較快,戒煙者較現(xiàn)吸煙者復發(fā)的危險性低。牙槽骨的吸收程度與吸煙量有關。由于吸煙增加了附著喪失和骨喪失的危險性,使牙周組織的破壞加重,因而吸煙狀況可作為評估個體牙周炎危險因素的一個重要指標。
【該題針對“第八章 單元測試”知識點進行考核】
36、關于(牙合)創(chuàng)傷下列哪一項是正確的
A.單純(牙合)創(chuàng)傷會加重牙周炎癥
B.單純(牙合)創(chuàng)傷會造成骨下袋
C.治療牙周炎消除(牙合)創(chuàng)傷是第一位的
D.(牙合)創(chuàng)傷會增加牙的松動度。所以動度增加是診斷(牙合)創(chuàng)傷的唯一指征
E.自限性牙松動,沒有炎癥時不造成牙周組織破壞
【正確答案】:E
【答案解析】:(牙合)創(chuàng)傷與牙周炎的關系:①單純、短期的(牙合)創(chuàng)傷不會引起牙周袋,也不會引起或加重牙齦的炎癥;②(牙合)創(chuàng)傷會增加牙的動度,但動度增加并不一定是診斷(牙合)創(chuàng)傷的唯一指征,因為牙周膜增寬和牙松動可能是以往(牙合)創(chuàng)傷的結果;③當長期的(牙合)創(chuàng)傷伴隨嚴重的牙周炎或明顯的局部刺激因素時,它會加重牙周袋和牙槽骨吸收,這種加重作用的真正機制尚不明了;④自限性牙松動在沒有牙齦炎癥的情況下,不造成牙周組織的破壞。在牙周炎的治療中,消除炎癥是第一位的;在正畸治療前必須先治療已有的牙齦炎癥。
37、對牙周組織破壞最大的力因素是
A.垂直向力過大
B.側向力過大
C.扭力過大
D.咬合力不均勻
E.牙周支持力不足
【正確答案】:C
【答案解析】:牙周纖維對側向力的支持非常薄弱,扭力可以使所有的牙周纖維受到側向力,所以扭力過大對牙周組織破壞最大。
【該題針對“第八章 單元測試”知識點進行考核】
38、造成垂直型食物嵌塞的主要原因是
A.牙周萎縮
B.牙齒松動
C.過度磨損
D.接觸點消失或異常
E.不良修復體
【正確答案】:D
【答案解析】:在咀嚼過程中,由于咬合壓力使食物碎塊或纖維嵌入相鄰兩牙的牙間隙內(nèi),稱為食物嵌塞,多有接觸點消失或異常造成食物嵌塞。
【該題針對“第八章 單元測試”知識點進行考核】
39、對于牙周炎致病性最強的是
A.齦上菌斑
B.牙合創(chuàng)傷
C.附著性齦下菌斑
D.非附著性齦下菌斑
E.牙石
【正確答案】:D
【答案解析】:非附著性菌斑:齦緣以下位于附著性齦下菌斑的表面或直接與齦溝上皮、袋內(nèi)上皮接觸的齦下菌斑,為結構較松散的菌群,主要為革蘭陰性厭氧菌,如牙齦卟啉單胞菌、福賽坦菌和具核梭桿菌等,還包括許多能動菌和螺旋體。在牙周炎快速進展時,非附著齦下菌斑明顯增多,毒力增強,與牙槽骨的快速破壞有關,與牙周炎的發(fā)生發(fā)展關系密切,被認為是牙周炎的“進展前沿”。
40、造成牙周病的最直接因素是
A.牙石
B.牙菌斑
C.遺傳因素
D.內(nèi)分泌因素
E.全身疾病
【正確答案】:B
【答案解析】:牙菌斑是牙周病的始動因素,即牙菌斑是導致牙周病的最直接因素,而牙石、牙面著色、食物嵌塞、(牙合)創(chuàng)傷、解剖因素、不良習慣、醫(yī)院性因素等都屬于牙周病的局部促進因素,并非導致牙周病的直接因素。而遺傳因素、內(nèi)分泌因素和全身疾病等是屬于牙周病的全身易感因素。所以,本題應選擇B。
41、影響口腔生態(tài)系的主要因素不包括
A.宿主因素
B.細菌因素
C.營養(yǎng)因素
D.物理化學因素
E.居住地因索
【正確答案】:E
【答案解析】:口腔正常菌群之間以及它們與宿主之間的相互作用稱之為口腔生態(tài)系。其影響因素主要有物理化學因素、宿主因素、細菌因素及宿主可控制的因素(飲食習慣和口腔衛(wèi)生)。因此選項中最佳的考慮選擇E。
【該題針對“第八章 單元測試”知識點進行考核】
42、糖尿病的口腔表現(xiàn)是
A.嚴重的牙周病,唾液少,舌乳頭萎縮
B.口腔黏膜廣泛糜爛
C.口腔黏膜出現(xiàn)叢集成簇的水皰
D.口腔黏膜白色斑塊
E.口腔黏膜白色網(wǎng)狀條紋
【正確答案】:A
【答案解析】:糖尿病患者的牙周病發(fā)生率和嚴重程度都大于無糖尿病者,控制不良的糖尿病患者,其牙周炎的癥狀非常明顯,并且牙周疾病的進展加速,易發(fā)生牙周膿腫。當進展到嚴重的牙周病階段時,可能會出現(xiàn)舌乳頭萎縮,唾液分泌量減少的癥狀。
【該題針對“第八章 單元測試”知識點進行考核】
43、與牙周炎關系密切的全身因素是
A.白細胞數(shù)目略增高
B.白細胞趨化功能缺陷
C.單核細胞數(shù)目略增高
D.轉(zhuǎn)氨酶水平升高
E.血壓不穩(wěn)定
【正確答案】:B
【答案解析】:一些系統(tǒng)性疾病和狀況如內(nèi)分泌疾病和激素變化、血液疾病和免疫缺陷、精神壓力和心理障礙、營養(yǎng)不良等會增加患牙周炎的風險,并影響牙周治療的效果。
1)糖尿病
2)吞噬細胞數(shù)目的減少和功能的異常。
3)艾滋病
4)骨質(zhì)疏松癥
5)精神壓力
44、X線片上判斷牙槽骨高度降低的標準是牙槽嵴頂
A.與釉牙骨質(zhì)界平齊
B.到釉牙骨質(zhì)界的距離小于1mm
C.到釉牙骨質(zhì)界的距離小于2mm
D.到釉牙骨質(zhì)界的距離大于2mm
E.到釉牙骨質(zhì)界的距離大于3mm
【正確答案】:D
【答案解析】: 正常情況之下牙槽嵴頂?shù)接匝拦琴|(zhì)界的距離約為2mm,而釉牙骨質(zhì)界的位置是恒定的,距離增大則表示牙槽骨高度降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