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A1
1、
【正確答案】 A
【答案解析】 急則治標,適于病情嚴重,在疾病過程中又出現(xiàn)某些急重癥狀的情況。這時則應當先治或急治。此時的危重癥狀已成為疾病矛盾的主要方面時,若不及時解決就要危及生命,或影響本病的治療,故必須要采取緊急措施先治其標。如病因明確的劇痛,頻繁嘔吐,二便不通等,可分別采用緩急止痛、降逆止嘔、通利二便等治標之法。
2、
【正確答案】 E
【答案解析】 治未病包括未病先防和既病防變兩個方面的內容。未病先防旨在提高抗病能力,防止病邪侵襲。A、B、C、D屬未病先防。既病防變是指在疾病發(fā)生以后,應早期診斷、早期治療,以防止疾病的發(fā)展與傳變。
3、
【正確答案】 A
【答案解析】 塞因塞用,即以補開塞。用補益藥物來治療具有閉塞不通癥狀的虛證。適用于因體質虛弱,臟腑精氣功能減退而出現(xiàn)閉塞癥狀的真虛假實證。因此,以補開塞,主要是針對病證虛損不足的本質而治。
4、
【正確答案】 C
【答案解析】 反治是指順從病證的外在假象而治的一種治療原則。適用于疾病的征象與其本質不相符的病證,即病有假象者。塞因塞用,即以補開塞,是指用補益藥物來治療具有閉塞不通癥狀的虛證。適用于“至虛有盛候”的真虛假實證。
5、
【正確答案】 A
【答案解析】 正治指采用與疾病的證候性質相反的方藥以治療的一種原則。適用于疾病的征象與其本質相一致的病證。由于采用的方藥與疾病證候性質相逆,如熱證用寒藥,故又稱“逆治”。包括寒者熱之、熱者寒之、虛者補之、實者瀉之。
6、
【正確答案】 E
【答案解析】 從治是順從疾病假象而治的一種治療法則。即采用方藥或措施的性質順從疾病的假象,與疾病的假象相一致。以通治通是用通利的藥物治療具有實性通泄癥狀的病證之法。適用于真實假虛之候,如食積腹瀉,治以消導瀉下;瘀血所致的崩漏,治以活血化瘀等,這種以通治通的方法,又叫通因通用。
7、
【正確答案】 B
【答案解析】 反治指順從病證的外在假象而治的一種治療原則。適用于疾病的征象與其本質不相符的病證,即病有假象者。由于采用的方藥性質與病證假象性質相同,故又稱為“從治”。究其實質,仍然是針對疾病本質而進行的治療。包括①熱因熱用,即以熱治熱;②寒因寒用,即以寒治寒;③塞因塞用,即以補開塞;④通因通用,即以通治通。
8、
【正確答案】 C
【答案解析】 正治指采用與疾病的證候性質相反的方藥以治療的一種原則。適用于疾病的征象與其本質相一致的病證。由于采用的方藥與疾病證候性質相逆,如熱證用寒藥,故又稱“逆治”。包括寒者熱之、熱者寒之、虛者補之、實者瀉之。
9、
【正確答案】 D
【答案解析】 塞因塞用:是用補益的藥物治療具有閉塞不通癥狀的病證之法。適用于因虛而致閉塞不通的真虛假實證。如脾胃虛弱,氣機升降失司所致的脘腹脹滿等癥,治療時應采取補脾益胃的方法,恢復脾升胃降之職,氣機升降正常,脘腹脹滿自除。這種以補開塞之法,就是塞因塞用。
10、
【正確答案】 C
【答案解析】 病變過程中標本錯雜并重時,當標本兼治。如素體氣虛,抗病力低下,反復感冒,如單補氣則易留邪,只解表則易傷正,當標本兼顧,治宜益氣解表等。
11、
【正確答案】 D
【答案解析】 因時制宜是根據(jù)時令氣候特點,考慮用藥的治則。如《素問·六元正紀大論》所說:“用寒遠寒,用涼遠涼,用溫遠溫,用熱遠熱,食宜同法!
二、B
1、
【正確答案】 C
【答案解析】 年齡、性別、體質屬于個人因素,故治病時考慮年齡屬于因人制宜。
【正確答案】 D
【答案解析】 用寒遠寒即氣候寒涼之際不宜使用大寒大涼藥物或食物,屬于因時制宜。
2、
【正確答案】 D
【答案解析】 寒因寒用指治療內真熱而外假寒的方法。病的實質是真熱,而表現(xiàn)出假寒的現(xiàn)象,亦即內真熱而外假寒,須用寒涼藥治療。
【正確答案】 A
【答案解析】 塞因塞用,系反治法之一。謂因塞證而用塞法。前塞為塞法,指補養(yǎng)固澀;后塞為塞證,指本虛標實之滿脹不通的病證。脾虛需健脾補脾,腹脹為本虛標實,不可破氣攻逐,否則更傷脾氣,應用塞因塞用之法。
3、
【正確答案】 C
【答案解析】 塞因塞用即以補開塞,是指用補益藥物來治療具有閉塞不通癥狀的虛證。適用于“至虛有盛候”的真虛假實證。
【正確答案】 A
【答案解析】 熱因熱用即以熱治熱,是指用熱性藥物來治療具有假熱征象的病證。適用于陰盛格陽的真寒假熱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