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南俳烁实业有限公司

各地
資訊
當前位置:考試網(wǎng) >> 執(zhí)業(yè)醫(yī)師 >> 中醫(yī)助理醫(yī)師 >> 模擬試題 >> 2018中醫(yī)助理執(zhí)業(yè)醫(yī)師考試考前沖刺試題(十一)

2018中醫(yī)助理執(zhí)業(yè)醫(yī)師考試考前沖刺試題(十一) _第3頁

來源:考試網(wǎng)   2018-06-13   【

  41、崩漏的治療原則是

  A、澄源與復舊結合

  B、復舊與塞流結合

  C、固本與澄源結合

  D、急則治標,緩則治本

  E、塞流與澄源結合

  【正確答案】 D

  【答案解析】

  崩漏的治療原則是,“急則治其標,緩則治其本”。

  42、治療經(jīng)行頭痛血虛證,應首選的方劑是

  A、歸脾湯

  B、補中益氣湯

  C、八珍湯

  D、十全大補湯

  E、人參養(yǎng)榮湯

  【正確答案】 C

  【答案解析】

  經(jīng)行頭痛之血虛證

  主要證候:經(jīng)期或經(jīng)后頭暈,頭部綿綿作痛,月經(jīng)量少,色淡,質(zhì)稀;心悸少寐,神疲乏力;舌淡,苔薄,脈虛細。

  治法:養(yǎng)血益氣。

  方藥:八珍湯加首烏、蔓荊子。

  43、治療經(jīng)行乳房脹痛肝腎虧虛證,應首選的方劑是

  A、沙參麥冬湯

  B、二至丸

  C、一貫煎

  D、六味地黃丸

  E、左歸丸

  【正確答案】 C

  【答案解析】

  經(jīng)行乳房脹痛之肝腎虧虛證

  主要證候:經(jīng)行或經(jīng)后兩乳作脹作痛,乳房按之柔軟無塊,月經(jīng)量少,色淡;兩目干澀,咽干口燥,五心煩熱;舌淡或舌紅,少苔,脈細數(shù)。

  治法:滋腎養(yǎng)肝,和胃通絡。

  方藥:一貫煎或滋水清肝飲加麥芽、雞內(nèi)金。

  44、不屬于產(chǎn)后惡露不絕血瘀證臨床表現(xiàn)的是

  A、惡露量時多或時少

  B、四肢無力

  C、惡露過期不盡

  D、惡露色暗有塊

  E、小腹疼痛拒按

  【正確答案】 B

  【答案解析】

  產(chǎn)后惡露不絕之血瘀證

  主要證候:惡露過期不盡,量時多或時少,色暗有塊,小腹疼痛拒按;舌紫黯或邊有瘀點,脈沉澀。

  45、妊娠惡阻脾胃虛弱證的中醫(yī)治法是

  A、健脾益氣,降逆止嘔

  B、健脾和胃,降逆止嘔

  C、健脾養(yǎng)陰,和胃止嘔

  D、健脾祛濕,豁痰止嘔

  E、清肝和胃,降逆止嘔

  【正確答案】 B

  【答案解析】

  妊娠惡阻之脾胃虛弱證

  主要證候:妊娠早期,惡心嘔吐不食,甚則食入即吐;口淡,嘔吐清涎,頭暈體倦,脘痞腹脹;舌淡,苔白,脈緩滑無力。

  治法:健脾和胃,降逆止嘔。

  46、月經(jīng)先期肝郁血熱證的癥狀不包括

  A、心煩易怒

  B、口苦咽干

  C、色淡、質(zhì)稀

  D、經(jīng)量或多或少

  E、可伴有乳房脹痛

  【正確答案】 C

  【答案解析】

  月經(jīng)先期之肝郁血熱證

  主要證候:月經(jīng)提前,量或多或少,經(jīng)色深紅或紫紅,質(zhì)稠,經(jīng)行不暢,或有塊;或少腹脹痛,或胸悶脅脹,或乳房脹痛,或煩躁易怒,口苦咽干;舌紅,苔薄黃,脈弦數(shù)。

  治法:疏肝清熱,涼血調(diào)經(jīng)。

  方藥:丹梔逍遙散。

  47、閉經(jīng)的治療原則是

  A、活血化瘀,理氣通經(jīng)

  B、虛者補而通之,實者瀉而通之

  C、急則治其標,緩則治其本

  D、滋腎益腎,活血通經(jīng)

  E、益氣養(yǎng)血,補腎通經(jīng)

  【正確答案】 B

  【答案解析】

  閉經(jīng)的治療原則應根據(jù)病證,虛者補而通之,實者瀉而通之。

  48、月經(jīng)先后無定期主要涉及

  A、心、肺

  B、腎、心、肝

  C、脾、腎、心

  D、腎、肝

  E、肝、腎、脾

  【正確答案】 E

  【答案解析】

  月經(jīng)先后無定期的發(fā)病機理,主要是肝、腎、脾功能失調(diào),沖任功能紊亂,血海蓄溢失常。

  49、患者產(chǎn)后惡露不絕的主要病因是

  A、氣虛、血虛、寒濕

  B、氣虛、肝郁、血熱

  C、氣虛、血熱、血瘀

  D、氣虛、血虛、血瘀

  E、氣虛、血虛、血熱

  【正確答案】 C

  【答案解析】

  產(chǎn)后惡露不絕的主要病機是胞宮藏瀉失度,沖任不固,血海不寧。常見病因有氣虛、血熱、血瘀。

  【該題針對“8產(chǎn)后病-產(chǎn)后惡露不絕”知識點進行考核】

  50、新生兒牙齦上有白色斑點斑塊,稱為

  A、板牙

  B、螳螂子

  C、口瘡

  D、鵝口瘡

  E、馬牙

  【正確答案】 E

  【答案解析】

  新生兒牙齦上有白色斑點斑塊,稱為馬牙,并非病態(tài)。

  【該題針對“1兒科學基礎-兒科四診特點”知識點進行考核】

  51、關于小兒指紋辨證,說法不正確的是

  A、三關測輕重

  B、三關分別指寸、關、尺

  C、浮沉分表里

  D、紅紫辨寒熱

  E、淡滯定虛實

  【正確答案】 B

  【答案解析】

  指紋的辨證綱要,可以歸納為“浮沉分表里,紅紫辨寒熱,淡滯定虛實,三關測輕重”。

  指紋分三關。自虎口向指端,第1節(jié)為風關,第2節(jié)為氣關,第3節(jié)為命關。

  52、小兒發(fā)病率最高的臟腑是

  A、肺

  B、腎

  C、肝

  D、心

  E、脾

  【正確答案】 A

  【答案解析】

  小兒肺臟嬌嫩,肺氣宣發(fā)功能尚不健全,腠理開闔、固表抗邪的功能較弱;肺主呼吸,主一身之氣,小兒之肺氣肅降功能尚不完善。六淫外邪,不論是從口鼻而入, 還是從皮毛而入,均易先犯于肺,引發(fā)感冒、咳嗽、肺炎喘嗽、哮喘等肺系病證,使肺系疾病成為兒科發(fā)病率最高的一類疾病。

  53、小兒前囟正常閉合時間為

  A、出生后的2~4個月

  B、出生后的8~17個月

  C、出生時已閉合

  D、出生后的6~12個月

  E、出生后的12~18個月

  【正確答案】 E

  【答案解析】

  前囟應在小兒出生后的12~18個月閉合。后囟在部分小兒出生時就已閉合,未閉合者應在生后2~4個月內(nèi)閉合。

  54、鵝口瘡心脾積熱證,治法為

  A、清心瀉脾

  B、滋陰降火

  C、養(yǎng)心健脾

  D、瀉南補北

  E、以上均非

  【正確答案】 A

  【答案解析】

  鵝口瘡之心脾積熱證

  證候:口腔滿布白屑,周圍黏膜紅赤較甚,面赤,唇紅,或伴發(fā)熱、煩躁、多啼,口干或渴,大便干結,小便黃赤,舌紅,苔薄白,脈滑或指紋青紫。

  治法:清心瀉脾。

  55、小兒泄瀉發(fā)病率較高的季節(jié)是

  A、冬春

  B、四季無差異

  C、春夏

  D、夏秋

  E、秋冬

  【正確答案】 D

  【答案解析】

  泄瀉一年四季均可發(fā)生,以夏秋季節(jié)發(fā)病率為高。

  【該題針對“5脾系病證—泄瀉”知識點進行考核】

  56、口瘡患兒發(fā)病年齡多見于

  A、6~8歲

  B、0~1歲

  C、1~2歲

  D、2~4歲

  E、4~6歲

  【正確答案】 D

  【答案解析】

  口瘡發(fā)病年齡以2~4歲為多見,預后良好。

  57、貧血心脾兩虛證,應首選方劑是

  A、右歸丸

  B、四物湯

  C、歸脾湯

  D、六君子湯

  E、左歸丸

  【正確答案】 C

  【答案解析】

  貧血之心脾兩虛證

  證候:面色萎黃或蒼白,唇淡甲白,發(fā)黃稀疏,時有頭暈目眩,心悸心慌,夜寐欠安,語聲不振甚至低微,氣短懶言,體倦乏力,食欲不振,舌淡紅,脈細弱,指紋淡紅。

  治法:補脾養(yǎng)心,益氣生血。

  代表方劑:歸脾湯。

  58、風痧之邪入氣營證,治療應首選的方劑是

  A、清氣涼營湯

  B、白虎加人參湯

  C、透疹涼解湯

  D、銀翹散

  E、解肌透痧湯

  【正確答案】 C

  【答案解析】

  邪入氣營證

  證候:壯熱口渴,煩躁哭鬧,疹色鮮紅或紫暗,疹點稠密,甚至可見皮疹融合成片或皮膠猩紅,小便短黃,大便秘結,舌質(zhì)紅赤,苔黃糙,脈洪數(shù)。

  治法:清氣涼營解毒。

  代表方劑:透疹涼解湯。

  59、小兒發(fā)病率最高的臟腑是

  A、肝

  B、心

  C、脾

  D、肺

  E、腎

  【正確答案】 D

  【答案解析】

  小兒肺臟嬌嫩,肺氣宣發(fā)功能尚不健全,腠理開闔、固表抗邪的功能較弱;肺主呼吸,主一身之氣,小兒之肺氣肅降功能尚不完善。六淫外邪,不論是從口鼻而入, 還是從皮毛而入,均易先犯于肺,引發(fā)感冒、咳嗽、肺炎喘嗽、哮喘等肺系病證,使肺系疾病成為兒科發(fā)病率最高的一類疾病。

  60、下列各項,有關水腫的預防與調(diào)護,錯誤的是

  A、鍛煉身體,增強體質(zhì),提高抗病能力

  B、預防感冒,保持皮膚清潔,徹底治療各種皮膚瘡毒

  C、發(fā)病早期應臥床休息

  D、血壓升高者,應增加鈉鹽的攝入

  E、每日準確記錄尿量、入水量和體重,監(jiān)測血壓

  【正確答案】 D

  【答案解析】

  小兒水腫之預防與調(diào)護

  1.鍛煉身體,增強體質(zhì),提高抗病能力。

  2.預防感冒,保持皮膚清潔,徹底治療各種皮膚瘡毒。

  3.發(fā)病早期應臥床休息,待病情好轉(zhuǎn)后逐漸增加活動。

  4.水腫期及血壓升高者,應限制鈉鹽及水的攝入。每日準確記錄尿量、入水量和體重,監(jiān)測血壓。

糾錯評論責編:duoduo
考試題庫
熱點推薦»
宽城| 建始县| 炎陵县| 嘉黎县| 内江市| 崇义县| 抚顺县| 赞皇县| 体育| 陆河县| 永康市| 德令哈市| 余江县| 呼伦贝尔市| 灵寿县| 东城区| 宁化县| 从江县| 华池县| 嘉荫县| 阳信县| 汉源县| 惠东县| 洞口县| 岑溪市| 聂荣县| 冷水江市| 百色市| 康平县| 五原县| 祁连县| 始兴县| 桦南县| 石泉县| 三亚市| 大同县| 固始县| 修文县| 巴楚县| 通辽市| 高碑店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