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 桑枝主治
A. 上肢痹痛偏寒者
B. 上肢痹痛偏熱者
C. 下肢痹痛偏寒者
D. 下肢痹痛偏熱者
E. 以上皆非
答案:B
解析:桑枝性平微涼,祛風(fēng)通絡(luò),止風(fēng)濕痹痛,尤宜于上肢痹痛。
22. 白頭翁與馬齒莧共有功效為
A. 清熱解毒,利濕通淋
B. 清熱解毒,澀腸止痢
C. 清熱解毒,涼血止痢
D. 清熱解毒,益陰止痢
E. 以上皆非
答案:C
23. 功能瀉火除煩,善于清瀉三焦火邪的藥物是
A. 梔子
B. 決明子
C. 金銀花
D. 夏枯草
E. 蘆根
答案:A
解析:梔子苦、寒,歸心、肺、胃、三焦經(jīng)。用于熱病心煩,郁悶,躁擾不寧。
24. 下列各組藥物中,屬于配伍禁忌的是
A. 巴豆與牽牛
B. 丁香與三棱
C. 牙硝與郁金
D. 官桂與五靈脂
E. 人參與石脂
答案:A
25. 下列何藥治熱毒癰腫,膿未成者能消之,膿已成者能排之,且不宜與烏頭同用的是
A. 蒲公英
B. 紫花地丁
C. 白芷
D. 蚤休
E. 天花粉
答案:E
26. 治療痰壅氣逆,咳喘痰多,胸悶食少,甚則不能平臥,宜選用的藥物是
A. 紫蘇子、白芥子、萊菔子
B. 紫菀、款冬花、川貝母
C. 桑葉、貝母、北沙參
D. 杏仁、麻黃、甘草
E. 麻黃、石膏、杏仁
答案:A
解析:紫蘇子、白芥子、萊菔子是三子養(yǎng)親湯,具有降氣快膈,化痰消食功效。
27. 既能息風(fēng)止痙,又能祛風(fēng)濕,止痹痛的藥物是
A. 羚羊角
B. 地龍
C. 鉤藤
D. 天麻
E. 珍珠
答案:D
28. 蟾酥,臨床一日常用量為
A. 0.015~0.03g
B. 0.03~0.10g
C. 0.10~0.30g
D. 0.03~1.0g
E. 1.0~3.0g
答案:A
29. 能止血又能活血,治瘀血證新瘀舊結(jié)皆宜的樹脂類藥是
A. 三七
B. 血竭
C. 五靈脂
D. 松香
E. 琥珀
答案:B
解析:琥珀屬于樹脂類,功效定驚安神,活血散瘀,利尿通淋。血竭屬于樹脂類,功效是活血散瘀止痛,外用止血生肌斂瘡。松香屬于樹脂類,功效是燥濕殺蟲,拔腐生肌。五靈脂是鼠類的糞便。
30. 杜仲具有的功效是
A. 補(bǔ)肝腎,強(qiáng)筋骨,安胎
B. 補(bǔ)陽(yáng)益陰,固精安胎
C. 補(bǔ)腎壯陽(yáng),溫脾止瀉
D. 補(bǔ)肝腎,行血脈,強(qiáng)筋骨
E. 祛風(fēng)濕,強(qiáng)筋骨,明目
答案:A
31. 下列何項(xiàng)不是何首烏的功效
A. 補(bǔ)肝腎
B. 益精血
C. 截瘧解毒
D. 潤(rùn)腸通便
E. 止咳平喘
答案:E
解析:何首烏的功效:補(bǔ)肝腎,益精血,截瘧解毒,潤(rùn)腸通便。
32. 熱閉、寒閉神昏,均常選用的藥物是
A. 石菖蒲
B. 麝香
C. 牛黃
D. 羚羊角
E. 蘇合香
答案:B
解析:麝香如配合清熱藥,則屬?zèng)鲩_(kāi)之劑,如配合祛寒藥,則屬溫開(kāi)之劑。
33. 茵陳蒿配梔子、大黃主治
A. 寒濕發(fā)黃
B. 虛勞黃疸
C. 濕熱黃疸
D. 瘀阻黃疸
E. 女勞黃疸
答案:C
解析:茵陳蒿、梔子、大黃相配伍具有清熱利濕解毒,活血化瘀功效。
34. 牡丹皮與赤芍共有功效為
A. 清熱涼血、活血祛瘀、利尿通淋
B. 清熱涼血,活血祛瘀,清瀉心火
C. 清熱涼血,活血祛瘀,消癰腫
D. 清熱涼血,活血祛瘀,透疹消斑
E. 清熱涼血,活血祛瘀,退骨蒸
答案:C
解析:牡丹皮功效是清熱涼血、活血祛瘀、消癰腫。赤芍的功效是清熱涼血,祛瘀止痛,消癰。
35. 治療外感表證兼有食積者,宜選用的藥物是
A. 神曲
B. 麥芽
C. 青皮
D. 莪術(shù)
E. 山楂
答案:A
解析:神曲、麥芽、山楂都具有消食積的功效,山楂兼活血化瘀,麥芽兼回乳功效。
36. 于辛甘化陽(yáng)之中又具酸甘化陰之用,既能溫中補(bǔ)虛,又可和里緩急的方劑是
A. 理中丸
B. 炙甘草湯
C. 溫脾湯
D. 厚樸溫中湯
E. 以上都不是
答案:E
解析:題干所指的是小建中湯。
37. 吳瑭所稱"辛涼重劑"是指
A. 銀翹散
B. 麻杏甘石湯
C. 竹葉柳蒡湯
D. 白虎湯
E. 桑菊飲
答案:D
解析:辛涼平劑是指銀翹散,辛涼輕劑是指桑菊飲。
38. 溫陽(yáng)利水的代表方劑是
A. 苓桂術(shù)甘湯
B. 《濟(jì)生》腎氣丸
C. 《金匱》腎氣丸
D. 五苓散
E. 真武湯
答案:E
39. 保和丸中配伍連翹的用意是
A. 透邪泄熱
B. 疏風(fēng)散熱
C. 清熱散結(jié)
D. 清熱解毒
E. 以上都不是
答案:C
解析:痞堅(jiān)之處,必有伏陽(yáng),故以連翹之苦寒散結(jié)而清熱。
40. 后世稱為"甘溫除熱法"的方劑是
A. 青蒿鱉甲湯
B. 竹葉石膏湯
C. 白虎加人參湯
D. 白虎湯
E. 補(bǔ)中益氣湯
答案:E
考試簡(jiǎn)介 報(bào)名條件 報(bào)名方式 報(bào)名時(shí)間 考試時(shí)間 考試科目 考試題型 合格標(biāo)準(zhǔn) 考試機(jī)構(gòu) 證書注冊(cè) 技能考試 考試用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