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橘核
性味苦、辛,溫,入肝經(jīng)。
功效: 疏肝理氣,散結(jié)止痛。
主治: 適用于疝氣疼痛,睪丸疼痛等癥。
4、川楝子:
苦、寒,有小毒,歸肝、胃、小腸、膀胱經(jīng)。
功效: 疏肝理氣,殺蟲療癬。
主治:(1)川楝子功能行氣,歸肝經(jīng),善治肝氣犯胃疼痛以及脅肋疼痛、經(jīng)行腹痛;又入胃經(jīng),對脾胃氣滯、脘腹脹痛,亦頗為常用,常與延胡索等配伍同用。
(2)性味苦寒,行氣而無辛燥之弊,故可用于肝陰不足、肝氣不舒之脅痛等癥,可配沙參、麥冬等同用
(3)治疝氣痛,常配合小茴香、青皮等同用。
(4)川楝子有殺蟲的功效,又能止痛,用治蟲積腹痛,常配合檳榔、使君子等同用;但其功效較苦楝根皮為弱。
5、天仙藤
苦,溫,歸肝、脾經(jīng)。
功效: 理氣,祛濕,活血止痛。
主治:(1)本品苦泄溫通,能理氣活血而止痛。治療肝胃不和之胃脘痛,可配伍理氣止痛藥木香、香附、川楝子;治療產(chǎn)后腹痛,可炒焦為末服用;若為血氣腹痛,可與生姜、酒同用,或配伍活血行氣之品
(2)本品苦溫燥濕,善治妊娠水腫?膳湎愀健㈥惼、烏藥等同用。
(3)本品苦燥溫通,活血止痛。治風(fēng)濕痹痛,常與獨活、威靈仙、五加皮等同用;若痰注臂痛,可配羌活、白芷、半夏等。
(4)本品既能理氣,又能活血。用治氣滯血瘀之癥瘕積聚,可配乳香、沒藥、延胡索等同用。
6、路路通
苦、微澀,平,歸肝、胃經(jīng)。
功效: 行氣止痛,活血通絡(luò),利水消腫。
主治:(1)路路通具通利之性,功能行氣寬中而止痛,在臨床上用于脘腹脹痛、大便不爽等癥,可與木香、烏藥、枳殼等同用。
(2)本品又能活血通絡(luò),對婦女月經(jīng)不調(diào)、月經(jīng)量少而腹脹者,可與香附、茺蔚子等配伍;
(3)對風(fēng)濕痹痛、腰腿酸痛、筋絡(luò)拘攣等癥,可與當(dāng)歸、川芎、獨活、桑寄生等同用。
(4)本品又有利水消腫的功效,用于水腫,可與茯苓皮、桑白皮、冬瓜皮等配伍。
(5)本品通利之性也能通下乳汁,用于氣血壅滯、乳汁不通,可配伍穿山甲、王不留行等藥同用。
7、荔枝核
辛,溫,歸肝經(jīng)。
功效:疏肝理氣,散結(jié)止痛。
主治:(1)本品藥性辛溫,專入肝經(jīng),功能疏肝理氣、散結(jié)止痛,為治療肝經(jīng)寒凝氣滯所致的疝氣,睪丸腫痛的常用要藥,常與小茴香、吳茱萸、橘核等藥配合應(yīng)用。
(2)本品疏肝理氣止痛,用于肝氣郁滯的胃脘疼痛,可與木香同用;
(3)若用肝郁氣滯的痛經(jīng)及產(chǎn)后腹痛,可配香附同用。
三、疏肝和胃藥
主要用于情志不遂,肝氣橫逆,胃失和降,肝胃氣滯,胸脅胃脘攻沖作痛,惡心嘔吐,嘈雜吞酸,不思飲食,苔黃脈弦等證。
1、佛手:
辛、苦、酸,溫。歸肺、脾、胃、肝經(jīng)。
功效: 疏肝解郁,理氣和中,燥濕化痰。
主治:(1)本品氣味清香,藥性平和,雖屬辛苦而溫之品,卻無燥烈之弊,能入肺、肝、脾、胃四經(jīng),對諸氣滯均可應(yīng)用,用治肺氣郁滯胸悶及脾胃氣滯,可配木香、枳殼等同用;
(2)用治肝氣郁結(jié)脅痛及肝氣犯胃之癥,可配青皮、川楝子等同用。
(3)本品化痰止咳之力較弱,而兼理氣寬胸之功,故對咳嗽日久痰多,而見胸膺悶痛者甚為適宜,可配橘絡(luò)、絲瓜絡(luò)、枇杷葉等同用。
2、香櫞
辛、苦、酸,溫,歸肝、脾、肺經(jīng)。
功效: 疏肝理氣,化痰。
主治:(1)本品性味辛苦酸溫,而氣清香,既能疏肝理氣,又能和胃寬中、行氣止痛,功效類似佛手,對于胸腹脹痛、脅肋疼痛等癥,可與香附、郁金、瓜蔞等藥配伍應(yīng)用。
(2)香櫞皮性味苦溫,又能燥濕化痰,功效類似陳皮,故可用于痰濕壅滯或兼有氣滯咳痰之證,常與半夏、茯苓等配伍。
3、娑羅子
甘,溫,歸肝、胃經(jīng)。
功效: 疏肝理氣。
主治:(1)本品善能疏肝理氣,主要用治肝胃氣滯、胸悶胃痛腹脹等癥,可配合八月札、青皮等藥同用;
(2)用于婦女經(jīng)前乳房脹痛可與香附、郁金、路路通等同用。
4、八月札
苦,平,歸肝、胃經(jīng)。
功效: 疏肝理氣,散結(jié)。
主治:(1)本品有疏肝理氣的功效,對胸脅疼痛、肝胃氣痛、痛經(jīng)等癥,常與香附、川楝子、枳殼、廣木香等配合應(yīng)用。
(2)本品具有散結(jié)作用,用治瘰歷,常與天葵子、牡蠣、昆布、象貝等藥配合應(yīng)用。
5、玫瑰花
甘、微苦,溫,歸肝、脾經(jīng)。
功效:疏肝理氣,和血散瘀。
主治:(1)本品氣味清香,善能疏肝理氣而解郁,主要適用于肝氣郁結(jié)、胸悶脅痛及肝胃不和、脘腹脹痛、噯氣則舒等癥,可配合白殘花、佛手片等藥同用;
(2)對于經(jīng)前乳房脹痛可配青皮、橘葉、川楝子等同用。
(3)本品又入血分,具有和血散瘀作用,治療月經(jīng)不調(diào),以及損傷瘀血等癥,可配合當(dāng)歸、川芎、澤蘭葉等藥同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