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單元 肛門直腸疾病
第一節(jié) 概論
【記憶要點】
1.肛管直腸環(huán)是由(外括約肌深及淺部)(直腸縱肌)(內括約肌)(恥骨直腸肌)四組肌肉組成的一肌環(huán)。
2.肛柱是(直腸粘膜)與(肛管皮膚交界處粘膜)形成的縱形皺折,約(6~10)個。又稱(直腸柱)。
3.肛隱窩是(肛門瓣)與(肛柱之間腸壁粘膜)形成的向上開口之袋狀間隙。又稱(肛竇)。
4.齒線是(直腸粘膜)與(肛管皮膚)之間的界線,呈鋸齒狀,故稱齒線。
5.肛門直腸的主要動脈有四支,分別是(直腸上動脈)、(直腸下動脈)、(肛門動脈)、(骶中動脈)。
6.肛管與直腸的生理功能主要是(排便)、(分泌粘液)、(吸收水分)和(部分藥物)。
7.手術時,肛門直腸環(huán)如被切斷,則可引起(肛門失禁)。
8.肛門直腸疾病在進行檢查和治療時常用體位有以下六種,分別是(側臥位)、(膝胸位)、(截石位)、(倒置位)、(蹲位)、(彎腰扶椅位)。
9.直腸全長(12-14cm)。
10.肛管長約(3cm)。
【病因病機】
肛門直腸疾病的最常見的致病因素主要有風、濕、燥、熱、氣虛、血虛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