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肛門直腸疾病的辨證】
(1)辨癥狀
肛門直腸疾病常見的癥狀有便血、腫痛、脫垂、流膿、便秘、分泌物等。由于病因不同,表現的癥狀及輕重程度也不一致。
、俦阊
血不與大便相混,附于大便表面,或便時點滴而下,或一線如箭,無疼痛者,多為內痔;
便血少而肛門部有撕裂樣疼痛者,多為肛裂;
兒童便血,大便次數和性質無明顯改變者,多為直腸息肉;
血與黏液相混,其色晦暗,肛門有重墜感者,應考慮有直腸癌的可能。
②脫垂:
直腸脫垂呈管狀、環(huán)形;
內痔脫出呈顆粒狀,如棗形;
息肉痔頭圓而有長蒂。
(2)辨部位
肛門病的部位常用膀胱截石位表示,以時鐘面的十二等分標記法,將肛門分成12個部位。
會陰部正中稱12點,骶尾部正中稱6點,左面中央稱3點,右面中央稱9點,其余依次類推。
內痔好發(fā)于肛門齒線以上3、7、11點處;
贅皮外痔多發(fā)生于6、12點處;
血栓性外痔好發(fā)于肛緣3、9點處;
肛裂好發(fā)于6、12點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