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A1
1、
【正確答案】 D
【答案解析】 腹部腫塊或出現(xiàn)腸梗阻本身就是結腸癌的并發(fā)癥,并非禁忌證。結腸癌的手術禁忌證:病人全身情況不能耐受手術或已有廣泛轉移的晚期癌腫。
2、
【正確答案】 B
【答案解析】 家族性結腸息肉病的病人,到40歲時約有一半將發(fā)展成結腸癌,而70歲以后幾乎100%發(fā)展成結腸癌。行預防性結腸切除,可有效地防止本病病人發(fā)生結腸癌。
3、
【正確答案】 D
【答案解析】 潰瘍型結腸炎、結腸腺瘤、家族性息肉病、結腸血吸蟲性肉芽腫均可能發(fā)生癌變。但腸結核與結腸癌無關。
4、
【正確答案】 D
【答案解析】 結腸癌的主要臨床表現(xiàn)有:排便習慣和糞便性質的改變,是結腸癌最早出現(xiàn)的癥狀。多表現(xiàn)為排便次數增加,腹瀉、便秘。故本題選D而不是E。
5、
【正確答案】 A
【答案解析】 A是從外科角度劃分的。B是從解剖角度劃分,C是病理學角度,沒有D的劃分,E是形態(tài)學劃分。
6、
【正確答案】 C
【答案解析】 目前公認的在結直腸癌診斷和術后監(jiān)測有意義的腫瘤標記物是癌胚抗原CEA和CA19-9
7、
【正確答案】 B
【答案解析】 淋巴道轉移,早期腫瘤可沿腸壁神經周圍的淋巴間隙擴散,由淋巴管轉移淋巴結。結腸癌在結腸上、旁、中間和終末四組淋巴結均可有轉移。直腸癌首先轉移到直腸旁淋巴結,以后再擴散,侵入盆腔和肛周組織。
8、
【正確答案】 B
【答案解析】 教材中描述到:直腸長度約12-15cm,肛管長約1.5-2.0cm。
9、
【正確答案】 C
【答案解析】 齒狀線的臨床意義:齒線是直腸和肛管的分界線,線的上、下表層組織、神經、血管,淋巴液回流等都截然不同。為局部的病理變化,癥狀、診斷、治療提供了鑒別和處理的科學依據。①表層不同引起癌變不同,線上為直腸癌,多為腺癌。線下為肛管癌,多為鱗狀細胞癌,手術時前者應探查肝有無轉移,后者查腹股溝淋巴結轉移否;②齒狀線是黏膜皮膚的分界線,手術時應認真保護這一關系,若手術破壞,交界線下移,黏膜可翻出肛門外,分泌物污染衣褲,給患者造成痛苦;③神經分布不同,對疼痛反應不同,齒線上內痔冷凍、結扎,注射治療都不會疼痛,齒狀線下肛裂,感染,血栓外痔等,均可劇烈疼痛;④排便中作用,當糞便下行達齒狀線時,產生便意感。一旦遭到破壞,將影響排便感,容易使糞便積滯于直腸內。
10、
【正確答案】 D
【答案解析】 直腸指檢的體位
(1)左側臥位:病人向左側臥,左下肢略屈,右下肢屈曲貼近腹部。
(2)胸膝位:病人雙膝跪于檢查床上,頭頸部及前胸部墊枕頭,兩前臂屈曲于胸前,臀部抬高,兩膝略分開。是直腸肛管檢查最常用的體位。
(3)截石位:病人仰臥于專門的檢查床上,雙下肢抬高并外展,屈髖屈膝。此為直腸肛管手術時常用的體位。
(4)蹲位:病人取下蹲大便姿勢,囑略向前傾并做大便用力狀,適于檢查內痔、脫肛及直腸息肉等。
(5)彎腰前俯位:雙下肢略分開站立,身體前傾,雙手扶于支撐物上。肛門視診最常用體位。
胸膝位是直腸肛管檢查最常用的體位,手術最常用的體位是截石位。
教材中對此沒有做明確描述,考慮為多數檢查者為右利手,患者右側臥位,右手檢查時造成不便。故選D。
二、A2
1、
【正確答案】 B
【答案解析】 回盲部腫瘤由于癥狀缺乏特異性,易與回腸末端、盲腸及闌尾病變相混淆,該腫瘤好發(fā)于中老年,病情呈進行性發(fā)展,右下腹腫塊質地堅硬,X線鋇劑灌腸檢查顯示回盲部充盈缺損。纖維結腸鏡和活組織檢查可獲確診。臨床上以右下腹包塊、大便改變及不明原因的貧血為其主要特征。
2、
【正確答案】 C
【答案解析】 黏液便和膿血便排便習慣改變腫瘤體積小的時候,由于黏膜尚完整,一般不會出現(xiàn)出血,隨著體積的增大,由于炎癥、血運障礙、機械刺激等原因,黏膜發(fā)生糜爛、潰瘍,甚至腫瘤破潰而發(fā)生出血。腹部包塊是其最常見癥狀,約在80%以上。腹痛、腹脹是其常見癥狀,癌腫多為潰瘍型或突向腸腔的菜花狀癌。綜上所述選C。
A:X線檢查:胃腸道鋇餐造影能了解末端回腸或其他小腸的病變和范圍。其表現(xiàn)有胃腸道的炎性病變,如裂隙狀潰瘍、鵝卵石征、假息肉、單發(fā)或多發(fā)性狹窄、瘺管形成等,病變呈節(jié)段性分布。鋇劑灌腸有助于結腸病變的診斷,氣鋇雙重造影可提高診斷率。X線腹部平片可見腸袢擴張和腸外塊狀影。
B X線檢查結核造成腸道的縮短比Crohn病更明顯,病變單純累及回腸多見于Crohn病,而僅累及盲腸則多考慮為結核。
D闌尾周圍膿腫是急性闌尾炎的常見病理類型。臨床如有轉移性右下腹疼痛或右下腹疼痛,右下腹捫及一邊界不清的觸痛性包快,應首先考慮闌尾周圍膿腫。B超提示右下腹混合包塊對本病診斷頗有價值。
3、
【正確答案】 B
【答案解析】 經腹腔直腸癌切除術(Dixon手術),又稱直腸前切除術,是目前應用最多的直腸癌根治術,原則上適用于腹膜折返以上的直腸癌。是否選擇Dixon手術,主要取決于病人的全身狀況,腫瘤分化程度、浸潤轉移范圍,特別是腫瘤下緣距齒狀線的距離。一般要求癌腫距齒狀線5cm以上遠端切緣距癌腫下緣2cm以上,以能根治、切除癌腫為原則。
4、
【正確答案】 C
【答案解析】 凡能切除的直腸癌如無手術禁忌證,都應盡早施行直腸癌根治術,切除的范圍包括癌腫,足夠的兩端腸段、已侵犯的鄰近器官的全部或部分、四周可能被浸潤的組織及全直腸系膜和淋巴結。
5、
【正確答案】 C
【答案解析】 腹會陰聯(lián)合直腸癌根治術(Miles手術),原則上適用于腹膜反折以下的直腸癌,是以前應用最多的一種根治術式。切除范圍包括乙狀結腸遠端、全部直腸、腸系膜下動脈及其區(qū)域淋巴結、全直腸系膜、肛提肌、坐骨直腸窩內脂肪、肛管及肛門周圍約5cm直徑的皮膚、皮下組織及全部肛管括約肌,于左下腹行永久性結腸造口。
6、
【正確答案】 B
【答案解析】 這個是根據患者有直腸癌的基礎上出現(xiàn)占位,首先考慮轉移。
在繼發(fā)性肝癌的治療中,教材中有這樣一些描述:在治療上,如為單發(fā)轉移癌或癌腫局限于半肝內,而原發(fā)癌又可切除,應在切除原發(fā)癌的同時,切除肝轉移癌。如果原發(fā)癌切除一定時期后才出現(xiàn)孤立的或局限半肝內的轉移癌結節(jié),未發(fā)現(xiàn)其它部位有轉移,也適合手術切除。對不能切除的轉移性肝癌,可根據病人身體情況及原發(fā)癌的病理性質,術中行冷凍或射頻治療,經肝動脈置入皮下埋藏式儲藥器行肝動脈栓塞化療或肝動脈持續(xù)灌注化療;也可作介入法肝動脈插管栓塞化療。
7、
【正確答案】 B
【答案解析】 直腸指檢常是直腸疾病首選的檢査方法。
8、
【正確答案】 B
【答案解析】 直腸指檢:簡單而最重要的檢查方法,是臨床門診首選的檢查方法。在直腸內觸及包塊,或者指套上有血跡,常提示癌腫的診斷。觸到包塊之后,應了解包塊的大小,與肛門的距離,是否活動?砂l(fā)現(xiàn)70%左右的直腸癌,而85%的直腸癌延誤診斷是因為未行直腸指診所致。
9、
【正確答案】 D
【答案解析】 結腸癌早期癥狀為排便習慣改變及黏液血便。
10、
【正確答案】 D
【答案解析】 中年男性,便血,進行性消瘦,右下腹腫塊,首先考慮升結腸癌。
三、A3/A4
1、
【正確答案】 A
【答案解析】 直腸指檢是診斷直腸癌最重要方法,約70%的患者可用指檢觸到腫瘤。
【正確答案】 D
【答案解析】 經腹腔直腸癌切除術手術(Dixon手術)又叫直腸前切除術。適用于直腸癌下緣距肛門10cm以上者,手術時尚能留下足夠的直腸,可在腹腔內與乙狀結腸行對端吻合。
【正確答案】 A
【答案解析】 DukesA期直腸癌根治性切除術后可不追加化療。
2、
【正確答案】 C
【答案解析】 患者有里急后重感,提示病變在直腸,而對于直腸病變,指診是最基礎,也是不可省略的?梢赃@樣理解這個題目,患者是因為里急后重來就診,題干問的是此時,就是說就診的時候,而直腸指診對于有經驗的肛腸科醫(yī)師來說90%的病變光靠這個就可以了解病變的性質,在診療常規(guī)中這個檢查也是不可以跳過的。
【正確答案】 E
【答案解析】 直腸癌是胃腸道中常見的惡性腫瘤發(fā)病率僅次于胃和食道癌是大腸癌的最常見部分(占65%左右)絕大多數基因病人在40歲以上30歲以下者約占15%男性較多見男女之比為2-3:1,直腸癌是一種生活方式病。目前,它已在癌癥排行榜中躍居第二位了,所以飲食和生活方式,是癌癥的禍根。由于成因和癥狀的相似,直腸癌通常和結腸癌被一同提及。
臨床表現(xiàn):排便習慣改變、血便、膿血便、里急后重、便秘、腹瀉等
大便逐漸變細晚期則有排便梗阻消瘦甚至惡液質
直腸指檢:是診斷直腸癌的必要檢查步驟,約80%的直腸癌患者于就診時可通過自然直腸指檢被發(fā)現(xiàn)可觸及質硬凹凸不平包塊;晚期可觸及腸腔狹窄包塊固定指套見含糞的污濁膿血;
直腸鏡檢:可窺見腫瘤大小形狀部位并可直接取介入組織作病檢;
梗阻癥狀為直腸被癌腫梗阻,有排便困難、糞少便閉、伴腹痛、腹脹。甚者可見腸型并有腸鳴音亢進等。
直腸癌是大腸癌的一個分類,現(xiàn)在直腸癌的發(fā)病率在不斷的上升。所以現(xiàn)在很多人都比較重視直腸癌的晚期癥狀,因為很多當發(fā)現(xiàn)的時候都是到了直腸癌的中晚期。但是即使這樣很多人還是對直腸癌的晚期癥狀很模糊經常進行咨詢,直腸癌主要的發(fā)病年齡在于40以上的中年男士,在早期的時候經常會出現(xiàn)大便次數增多,大便有黏液和膿血便但是這些情況往往被誤診為痢疾,腸炎等,出現(xiàn)誤診、漏診,導致病情進一步的發(fā)展,使便血的癥狀不斷的加重,等到了診斷出是直腸癌晚期癥狀時,已經錯過了治療的最佳時間。
【正確答案】 A
【答案解析】 明確腫物性質應取活組織進行病理檢查。
3、
【正確答案】 B
【答案解析】 該患者考慮診斷為:結腸癌。乙狀結腸鏡和纖維結腸鏡檢查 乙狀結腸鏡雖長25cm,但75%的大腸癌位于乙狀結腸鏡所能窺視的范圍內。鏡檢時不僅可以發(fā)現(xiàn)癌腫,還可觀察其大小、位置以及局部浸潤范圍。通過乙狀結腸鏡可以采取組織作病理檢查。纖維結腸鏡檢查可提供更高的診斷率。
【正確答案】 C
【答案解析】 診斷考慮為結腸癌。
(一)早期癥狀:最早期可有腹脹、不適、消化不良樣癥狀,而后出現(xiàn)排便習慣的改變,如便次增多,腹瀉或便秘,便前腹痛。稍后即可有黏液便或黏液膿性血便。
(二)中毒癥狀:由于腫瘤潰爛失血和毒素吸收,?蓪е虏∪顺霈F(xiàn)貧血、低熱、乏力、消瘦、浮腫等表現(xiàn),其中尤以貧血、消瘦為著。
(三)腸梗阻表現(xiàn):為不全性或完全性低位腸梗阻癥狀,如腹脹,腹痛(脹痛或絞痛),便秘或便閉。體檢可見腹隆、腸型、局部有壓痛,并可聞及亢強的腸鳴音。
(四)腹部包塊:為瘤體或與網膜、周圍組織侵潤粘結的腫塊,質硬,形體不規(guī)則,有的可隨腸管有一定的活動度,晚期時腫瘤浸潤較深,腫塊可固定。
(五)晚期表現(xiàn):有黃疸、腹水、浮腫等肝轉移征象,以及惡病質,直腸前凹腫塊,鎖骨上淋巴結腫大等腫瘤遠處擴散轉移的表現(xiàn)。
【正確答案】 C
【答案解析】 初步診斷結腸癌,治療的話,無轉移的情況下,最好手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