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A1
1、哪項不是結腸癌的手術禁忌證
A、全身皮膚、黏膜黃染
B、中等量以上腹腔積液
C、左鎖骨上淋巴結轉(zhuǎn)移
D、腹部腫塊或出現(xiàn)腸梗阻
E、廣泛肝內(nèi)轉(zhuǎn)移
查看更多試題內(nèi)容請點擊下載:
【焚題庫】臨床助理醫(yī)師考試題庫【歷年真題+章節(jié)題庫+考前試題】【進入購買】 歡迎加入執(zhí)業(yè)醫(yī)師交流群:248943119,還能和考友一起學習交流 |
2、下列哪種疾病與結腸癌關系最密切
A、回盲部結核
B、家族性結腸息肉病
C、潰瘍性結腸炎
D、血吸蟲性肉芽腫
E、克羅恩病
3、下列哪種疾病與結腸癌無關
A、潰瘍型結腸炎
B、結腸腺瘤
C、家族性息肉病
D、增生型腸結核
E、結腸血吸蟲性肉芽腫
4、降結腸癌最早出現(xiàn)且常見的臨床表現(xiàn)是
A、貧血,黏液血便
B、惡心、嘔吐
C、大量頻繁腹瀉
D、排便習慣改變
E、左腹部觸及腫塊
5、從外科角度將直腸癌分為
A、低位直腸癌,中位直腸癌,高位直腸癌
B、上段直腸癌,下段直腸癌
C、直腸鱗癌,直腸腺癌
D、未分化癌,中等分化癌,高分化癌
E、潰瘍型癌,隆起型癌,浸潤型癌
6、對直腸癌有意義的腫瘤標記物是
A、CEA
B、CA19-9
C、CEA和CA19-9
D、AFP和CEA
E、AFP和CA19-9
7、直腸癌主要的轉(zhuǎn)移途徑是
A、直接浸潤
B、淋巴轉(zhuǎn)移
C、血性轉(zhuǎn)移
D、種植轉(zhuǎn)移
E、上行轉(zhuǎn)移
8、肛管和直腸的長度為
A、8~14㎝
B、15~18㎝
C、19~24㎝
D、25~28㎝
E、29~33㎝
9、直腸肛管交界的齒狀線在臨床上的重要性是
A、齒狀線上的直腸有神經(jīng)反射弧
B、齒狀線上的直腸易受感染
C、齒狀線上下血液供應、神經(jīng)、淋巴引流各異
D、齒狀線、肛管容易受傷
E、齒狀線下是外括約肌所在部位
10、直腸肛管的檢查體位中哪個是不常用的
A、胸膝位
B、截石位
C、蹲位
D、右側(cè)臥位
E、左側(cè)臥位
二、A2
1、女性55歲,腹痛腹脹。嘔吐1天,近3個月來有時腹脹,大便帶黏液,無血漬,查體:體溫36℃,脈搏80次/分,血壓14/10kPa(115/75mmHg),腹脹,未見腸型,腹軟,右下腹可觸及斜行腫塊,質(zhì)韌壓痛,腹部透視見有一個液氣平面,白細胞9.5×109/L,中性80%,可能是
A、闌尾周圍膿腫
B、回盲部腫瘤
C、回盲部結核
D、克羅恩病
E、回盲部腸套疊
2、80歲,男性,3個月來有腹脹,有時有腹瀉與便秘,大便帶黏液,無膿血,查體,腹脹,右下腹可觸及條索狀腫塊,壓痛明顯,腸鳴音亢進,X線鋇劑灌腸見盲腸充盈缺損,診斷的最大可能是
A、節(jié)段性腸炎
B、回盲部結核
C、回盲部癌
D、闌尾周圍膿腫
E、以上都不是
3、女,48歲。大便帶血3個月,排便有下墜感,里急后重,直腸鏡檢查距肛門12cm處有一3cm×3cm腫塊,菜花狀,質(zhì)脆,易出血,病理診斷直腸腺癌。若選擇手術,最佳術式為
A、經(jīng)腹會陰直腸癌根治術
B、經(jīng)腹直腸癌切除術
C、經(jīng)腹直腸癌切除、人工肛門、遠端封閉手術
D、拉下式直腸癌切除術
E、局部切除加放療術
4、女,40歲。大便次數(shù)增多,帶血2個月,伴便意頻繁,大便變形,變細,大便隱血(―),直腸指診:距肛門8cm觸到一腫物約3cm×3cm大小,尚可活動,指套上有血跡,病理診斷直腸腺癌,對其最主要的治療方法為
A、放療
B、化療
C、根治性手術
D、中藥治療
E、激光燒灼
5、患者56歲,直腸癌,距肛門5cm,未侵入漿膜,經(jīng)病理檢查回報病理類型為腺癌,應選擇哪種治療
A、拉下式直腸癌切除術
B、經(jīng)腹直腸癌切除術
C、經(jīng)腹會陰聯(lián)合直腸癌根治術
D、保留肛門,直腸癌切除,腹壁造瘺
E、姑息乙狀結腸造瘺術
6、男性,40歲,直腸癌,B超見肝左葉孤立轉(zhuǎn)移結節(jié),余無異常,適宜的治療是
A、乙狀結腸造口術
B、根治術+肝左葉切除
C、單純放療
D、單純化療
E、Miles手術
7、女,35歲。便血并排不盡感半個月就診,既往有內(nèi)痔病史,首選的檢查方法是
A、糞便潛血實驗
B、直腸指檢
C、直腸鏡檢
D、結腸鏡檢
E、鋇劑灌腸檢查
8、男性,45歲,過去10年經(jīng)常大便帶血,無其他癥狀。近1年便血加重,便后不適,需立即進行的有效診斷方法是
A、X線鋇劑灌腸檢查
B、直腸指診
C、纖維光束結腸鏡檢查
D、乙狀結腸鏡檢查
E、常規(guī)體檢及化驗
9、女,60歲。全腹脹痛3個月,伴漸進性排便困難,從每日1次或2~3天1次大便,大便有黏液或帶血。體檢:貧血貌、腹膨隆、未見腸型、腸鳴音亢進、未及腫塊,其診斷最可能是
A、回盲部結核
B、粘連性腸梗阻
C、潰瘍性結腸炎
D、降結腸癌
E、家族性息肉病
10、男,45歲。進行性消瘦,貧血、乏力、右下腹捫及包塊,大便隱血試驗陽性,最可能的診斷是
A、降結腸癌
B、結腸息肉
C、潰瘍性結腸炎
D、升結腸癌
E、慢性細菌性痢疾
三、A3/A4
1、男,52歲。近2個月來大便次數(shù)增多,有肛門墜脹感及里急后重,大便變細。常有黏液血便,經(jīng)抗生素治療癥狀可緩解,但不久又復發(fā),且呈進行性加重。
<1> 、首先應進行的檢查是
A、直腸指診
B、鋇灌腸檢查
C、腹部CT
D、直(乙狀結)腸鏡檢
E、B超檢查
<2> 、若經(jīng)病理檢査證實為直腸腺癌,腫瘤下緣距肛門約12cm。最佳手術方式應選擇
A、Miles手術
B、乙狀結腸造口術
C、Hartmann手術
D、Dixon手術
E、局部切除
<3> 、術后可不追加化療的條件是
A、DukesA期
B、DukesB期
C、DukesC1期
D、DukesC2期
E、DukesE期
2、女性,54歲,近1個月來排便次數(shù)增加,有里急后重感,偶有便血
<1> 、此時應考慮何種檢查為首選
A、直腸乙狀結腸鏡檢查
B、X線鋇劑灌腸
C、直腸指診
D、肛門鏡檢查
E、大便常規(guī)檢查
<2> 、經(jīng)檢查發(fā)現(xiàn)距肛門8㎝有一質(zhì)硬菜花狀腫塊,應首先考慮哪種診斷
A、直腸息肉
B、痔
C、肛裂
D、肛瘺
E、直腸癌
<3> 、如想進一步明確診斷應選擇
A、經(jīng)肛門取病理檢查
B、手術切除病檢
C、便常規(guī)
D、便腫瘤細胞檢查
E、X線鋇劑灌腸檢查
3、女性,50歲,腹部陣發(fā)性脹痛1天,嘔吐為胃內(nèi)容物,近3個月來有時腹脹,大便帶粘液無膿血,查體,BP 17/12kPa,P86次/分,腹脹,未見腸型,右下腹觸及一斜行腫塊,質(zhì)韌壓痛,腹部透視見一個氣液平面,白細胞11×109/L。血紅蛋白87g/L
<1> 、下列檢查意義最大的是什么
A、X線鋇餐透視
B、纖維結腸鏡
C、腹部B超
D、腹部CT
E、以上都不是
<2> 、診斷首先考慮為
A、闌尾周圍膿腫
B、卵巢囊腫
C、結腸癌
D、回盲部結核
E、回盲部套疊
<3> 、應采取的治療措施為
A、中藥治療
B、B超引導下穿刺
C、手術治療
D、結腸充氣復位
E、對癥支持療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