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八章 急性闌尾炎
急性闌尾炎是最常見的外科急癥,發(fā)病率為4-6%,80%以上患者5-35歲,如能早期診斷,及時治療,病人恢復較快,反之可引起嚴重的并發(fā)癥,甚至可造成死亡。急性闌尾炎病因不太清楚,根據病理變化過程,可分為:單純性、化膿性和壞疽性三型。
診斷
診斷急性闌尾炎最重要的方法是采集病史、體格檢查和實驗室檢查。典型的癥狀是轉移性右下腹疼痛或右下腹疼痛,右下腹壓痛是最重要和持續(xù)的體征,白細胞計數升高也同樣重要,通常在11-13×109/L,伴核左移,盡管在老年病人中,白細胞計數偶可正常,但核左移可提示存在感染。尿檢查也很重要,發(fā)現紅細胞或白細胞,提示其他原因引起右下腹疼痛,如尿結石、尿路感染。
一、癥狀
1.腹痛:約70-80% 的患者早期有全腹、上腹或臍周疼痛,數小時至十余小時后,腹痛轉移并固定于右下腹,這種轉移性腹痛對診斷有重要意義。少數病人開始即為右下腹痛。疼痛為持續(xù)性鈍痛,逐漸加重,亦可間有絞痛,活動或咳嗽時可使疼痛加重。
2.惡心、嘔吐:多數有惡心,少數有嘔吐,但次數不多。
3.全身癥狀:單純性闌尾炎無發(fā)熱或僅有輕度發(fā)熱,體溫在38℃以下,而化膿性闌尾炎或壞疽性者,則體溫可有明顯升高,且常有乏力、口渴、出汗等。
二、體征
1.壓痛:炎癥未超出闌尾本身以前,患者均有右下腹固定壓痛點,常見為麥氏(McBurney)點,即臍至右側髂前上棘連線的中外1/3交界處。
2.腹肌緊張:檢查者的手應溫暖并輕柔地進行觸診,先從左腹開始,逐漸轉到右下腹,進行比較,明顯的腹肌緊張說明炎癥已累及腹膜。
3.反跳痛(Blumberg征):用手緩慢深壓病變部位,然后突然放開引起該部位劇烈疼痛,稱為反跳痛。
壓痛、肌緊張和反跳痛稱為腹膜刺激征,根據腹膜炎癥的輕重,可出現局部或全腹的壓痛、肌緊張和反跳痛,并可由此來鑒別急性闌尾炎的臨床類型。
4.協助診斷的幾種類型:
(1)結腸充氣試驗(Rovsing征):用手壓迫左下腹降結腸并逐漸向近側移動,使氣體充向盲腸和闌尾,如闌尾有炎癥時,可引起右下腹疼痛。
(2)腰大肌試驗:左側臥,使右下肢向后伸,如引起右下腹疼痛則為陽性,多出現在闌尾位置較深進。
(3)閉孔內肌試驗:仰臥,右腿屈曲并內旋髖關節(jié)時,引起右下腹疼痛為陽性,說明闌尾位置較低,靠近閉孔內肌。
(4)直腸指診:為一不可省略的檢查方法,當闌尾位置較低達盆腔時,早期即可在直腸前壁右側有壓痛,晚期當有炎性腫塊或盆腔積膿時,?捎|及具有壓痛的腫塊。
三、實驗室檢查
1.白細胞總數可升高,中性多核白細胞亦有不同程度的增多,但在早期病倒,白細胞計數可正常。
2.尿液檢查一般正常,但在盲腸后位的闌尾炎,炎癥刺激輸尿管時,尿沉渣可出現紅細胞。
四、特殊器械檢查
1.X線檢查:腹平片有時可發(fā)現右下腹鈣化的糞石或異物,小腸非特異性積氣,右側腰大肌邊緣消失或盲腸擴大,但無特異性價值。除非懷疑盲腸腫塊或憩室,通常不作鋇劑灌腸檢查,闌尾未見鋇劑充盈可提示急性闌尾炎,對于兒童或老年人更有價值。
2.超聲檢查:對診斷增粗的闌尾或闌尾膿腫,鑒別輸卵管或卵巢疾病有幫助。
然而,大多數情況,沒有必要做這些檢查,術前診斷闌尾炎主要依據病史、體格檢查和白細胞升高。
鑒別診斷
急性闌尾炎根據所出現的典型癥狀、體征,診斷并不困難,對于癥狀不典型或已發(fā)生并發(fā)癥時,診斷常不容易,須與下列疾病加以鑒別。
急性闌尾炎鑒別診斷表
病名與闌尾炎相似點鑒別點
胃、十二指腸潰瘍穿孔疼痛與闌尾炎相似,當內容物積聚右髂窩時,有右下腹固定性疼痛多突然發(fā)病,過去有潰瘍病史,多在上腹部疼痛,壓痛及肌緊張明顯,常伴有休克。X線檢查見膈下有游離氣體。
右輸尿管結石常有右下腹疼痛和壓痛,并伴有惡心、嘔吐疼痛為絞痛性,向腹股溝、會陰及大腿根部放射,尿內查到紅細胞。X線攝片可見到結石陰影。
急性輸卵管炎右下腹可有疼痛和壓痛無轉移性右下腹痛,無消化道癥狀,于輸卵管區(qū)有明顯壓痛。陰道檢查輸卵管處觸痛,子宮頸口有膿性分泌物。
子宮外孕破裂有右下腹痛及肌緊張有早孕史,無轉移性右下腹痛,有內出血征象,陰道后穹隆穿刺可抽出血液。
卵巢囊腫蒂扭轉可有右下腹痛及壓痛突然發(fā)生的陣發(fā)性腹痛,無轉移性痛,右下腹可觸及腫塊。
右下葉肺炎或右側胸膜炎早期即可有右側腹痛,且有時可有肌緊張多有呼吸道感染史,發(fā)熱、咳嗽或呼吸困難。肺部聽診右側呼吸音低,可有羅音或胸膜摩擦音。腹部壓痛不明顯,不局限于右下腹,白細胞計數升高,X線檢查:肺部有炎癥變化。
急性腸系膜淋巴結炎體溫高,右下腹可有疼痛,白細胞計數增高。兒童多見,常有呼吸道癥狀,無轉移性右下腹痛,右下腹壓痛范圍廣泛,有時可觸及腫大而壓痛的淋巴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