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正常產褥
第一節(jié) 產褥期母體變化
1.生殖系統(tǒng)的變化
胎盤娩出后的子宮,恢復未孕狀態(tài)的過程,稱為子宮復舊。
(1)子宮體
、僮訉m體肌纖維縮復
于產后1周子宮在恥骨聯(lián)合上方可捫及。于產后10日,子宮降至骨盆腔內。產后6周,子宮恢復到正常非孕期大小。
、谧訉m內膜的再生
于產后第3周,除胎盤附著處外,子宮腔表面均由新生的內膜修復。全部修復需至產后6周時。
(2)子宮頸
于產后1周,子宮頸外形及子宮頸內口恢復至未孕狀態(tài),產后4周時子宮頸完全恢復至正常形態(tài)。
(3)陰道及外陰
約在產后3周重新出現(xiàn)粘膜皺襞,但陰道于產褥期結束時尚不能完全恢復至未孕時的狀態(tài)。
(4)盆底組織
產褥期堅持作產后健身操,盆底肌有可能恢復至接近未孕狀態(tài)。
2.乳房的變化
乳房的主要變化是泌乳。產后呈低雌激素、高催乳激素水平。
(1)初乳中含蛋白質較成熟乳多,尤其是分泌型IgA。 (2)脂肪和乳糖含量則較成熟乳少,極易消化。
產后7~14日所分泌的乳汁為過渡乳。
產后14日以后所分泌的乳汁為成熟乳,初乳及成熟乳中,均含有大量免疫抗體,如分泌型IgA。由于多數藥物可經母血滲入乳汁中。
3.其他系統(tǒng)的變化
(1)血液及循環(huán)系統(tǒng)的變化
產褥早期血液仍處于高凝狀態(tài),纖維蛋白原、凝血活酶、凝血酶原于產后2~3周內降至正常。白細胞總數于產褥早期仍較高,中性粒細胞增多。血小板數增多。紅細胞沉降率于產后3~4周降至正常。
(2)消化系統(tǒng)的變化
產后胃腸肌張力及蠕動力減弱,約需2周恢復。產褥期容易發(fā)生便秘。
(3)泌尿系統(tǒng)的變化
故產后最初數日的尿量增多,產后易發(fā)生尿潴留。
(4)內分泌系統(tǒng)的變化
①垂體催乳激素吸吮乳汁時增高。
、谖床溉楫a婦產后6~10周復潮。
、墼诋a后10周左右恢復排卵。
、懿溉楫a婦的月經復潮延遲,平均在產后4~6個月恢復排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