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A1
1、在檢查天皰瘡時,用手指側向推壓外表正常的皮膚或黏膜,即可迅速形成水皰;推趕水皰能使其在皮膚上移動,這些現(xiàn)象稱為
A、克氏征陽性
B、尼氏征陽性
C、揭皮試驗陽性
D、邊緣擴展陽性
E、免疫熒光法陽性
2、在面頰部及“脂溢性”部位出現(xiàn)落葉型天皰瘡典型的鱗屑性、結痂性皮損?谇粨p害無或少見。屬于
A、顆粒型天皰瘡
B、增殖型天皰瘡
C、落葉型天皰瘡
D、尋常型天皰瘡
E、紅斑型天皰瘡
3、原發(fā)性損害為紅斑性基底面,出現(xiàn)水皰,皰壁薄,易于破裂,形成淺在糜爛,在紅斑性基底上的有鱗屑、結痂?谇粨p害少見,屬于
A、尋常型天皰瘡
B、落葉型天皰瘡
C、顆粒型天皰瘡
D、紅斑型天皰瘡
E、增殖型天皰瘡
4、皮膚病損常見于腋窩、臍部和肛門周圍等皺褶部位,仍為大皰,尼氏征陽性的天皰瘡類型為
A、落葉型天皰瘡
B、尋常型天皰瘡
C、顆粒型天皰瘡
D、紅斑型天皰瘡
E、增殖型天皰瘡
5、尋常型天皰瘡早期出現(xiàn)病損的部位是
A、口腔
B、前胸
C、頭皮
D、腹股溝
E、食管黏膜
6、下列哪項不屬于天皰瘡的臨床分型
A、落葉型天皰瘡
B、尋常型天皰瘡
C、顆粒型天皰瘡
D、增殖型天皰瘡
E、紅斑型天皰瘡
查看更多試題內容請點擊下載:
【焚題庫】2021口腔執(zhí)業(yè)醫(yī)師考試題庫【歷年真題+章節(jié)題庫+考前試題】【進入購買】 歡迎加入執(zhí)業(yè)醫(yī)師交流群:248943119![]() |
7、天皰瘡可發(fā)生于下列部位,除外
A、皮膚
B、口腔
C、食道黏膜
D、腹股溝
E、指甲
8、在天皰瘡的鑒別診斷中不包括下列哪種疾病
A、多形性紅斑
B、剝脫性齦炎
C、類天皰瘡
D、扁平苔蘚
E、鵝口瘡
9、天皰瘡的病理表現(xiàn)不包括
A、棘細胞層松解
B、上皮內皰
C、上皮下皰
D、棘細胞間間橋消失
E、固有層有炎癥細胞浸潤
10、天皰瘡發(fā)病機制的核心在于
A、變態(tài)反應
B、棘層松解
C、異常增生
D、感染因素
E、創(chuàng)傷因素
11、關于類天皰瘡的治療,下列哪項說法是錯誤的
A、可用潑尼松口服
B、局部抗炎、止痛
C、避免日光照射
D、中醫(yī)中藥治療
E、防止眼結膜纖維性粘連
12、天皰瘡的激素治療特點是
A、用量大療程短
B、分為起始、控制、減量、維持等階段
C、口腔局部含化即可奏效
D、可以完全被中藥代替
E、所有患者均可做到停藥后病情不復發(fā)
13、天皰瘡治療的首選藥物是
A、抗生素
B、糖皮質激素激素
C、免疫增強劑
D、維生素
E、以中藥治療為主
14、口腔黏膜損害以哪一型天皰瘡最多見
A、增殖型天皰瘡
B、大皰型天皰瘡
C、落葉型天皰瘡
D、尋常型天皰瘡
E、紅斑型天皰瘡
15、屬于自身免疫性疾病的是
A、雪口病
B、尋常狼瘡
C、帶狀皰疹
D、手足口病
E、尋常型天皰瘡
二、A2
1、患者,女性,52歲,左上后牙齦反復起皰半年,皰破后出現(xiàn)疼痛,探針不能探入糜爛面邊緣?砂l(fā)現(xiàn)基底膜區(qū)抗體的方法是
A、間接免疫熒光檢查
B、直接免疫熒光檢查
C、血清免疫球蛋白檢查
D、脫落細胞培養(yǎng)
E、組織病理學檢查
2、患者,女性,52歲,因口腔黏膜反復起皰9個多月就診,皰破后成潰瘍,伴有疼痛。檢查發(fā)現(xiàn):口腔黏膜有多處鮮紅糜爛面。紅糜爛面邊緣有皰壁殘留,揭皰壁時,可同時揭去周圍正常黏膜。本治療首選藥物的起始量為
A、120~140mg/d
B、60~100mg/d
C、40~60mg/d
D、30~45mg/d
E、10~430mg/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