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固定義齒修復的最佳時間一般是在拔牙后
A、4周
B、5周
C、6周
D、2個月
E、3個月
32、之所以可以采用固定橋修復牙列缺損是由于
A、患者比較舒適
B、滿足患者的美觀要求
C、牙周有儲備力
D、可以恢復缺失牙形態(tài)
E、可以恢復咀嚼功能
33、固定義齒基牙牙槽骨退縮最多不超過根長的
A、1/2
B、1/3
C、2/3
D、1/4
E、3/4
34、固定橋修復的適宜年齡一般為
A、20~50歲
B、30~40歲
C、18~50歲
D、20~60歲
E、20~40歲
35、制作固定義齒需要等待傷口愈合的適合時間是在拔牙后
A、1個月
B、2個月
C、3個月
D、3~6個月
E、1年以上
36、屬于特殊結構的固定橋是
A、應力緩沖式固定橋
B、雙端固定橋
C、種植固定橋
D、單端固定橋
E、復合固定橋
37、粘接固定橋的固位主要依靠
A、摩擦力
B、約束力
C、粘結力
D、吸附力
E、黏結和卡環(huán)
38、粘接固定橋的特點是
A、主要以牙體預備的固位形獲得固位作用
B、牙體預備時磨削牙體組織較多
C、主要利用粘接材料的粘結力起到固定作用
D、粘接材料的粘結力與固定橋的固位關系不大
E、適用于多數(shù)牙缺失的修復
39、關于復合固定橋的說法中,錯誤的是
A、包括4個以上的牙單位
B、整個固定橋中含有2個以上的牙單位
C、承受外力時,各基牙受力反應多數(shù)不一致
D、獲得共同就位道比較困難
E、復合固定橋常包括前牙和后牙
40、最有可能設計為單端固定橋的情況是
A、上頜中切牙缺失
B、上頜側(cè)切牙缺失
C、上頜尖牙缺失
D、第一磨牙缺失
E、第二磨牙缺失
41、單端固定橋的適應證,哪項是錯誤的
A、基牙牙周健康
B、基牙有良好的固位
C、缺隙小
D、(牙合)力小
E、為了少磨牙
42、關于單端固定橋的描述,正確的是
A、橋體與固位體之間一端為固定連接,另一端為活動連接
B、受力主要有橋體承擔,基牙不會受到損害
C、橋體的一端必須與鄰牙接觸
D、適用于缺牙間隙較大的牙列缺損修復
E、又稱懸臂梁單端橋
43、當雙端固定橋兩端固位力不相等時會引起
A、基牙松動
B、基牙下沉
C、固位體磨耗
D、固位體松動、脫落
E、固位體變形
44、雙端固定橋固位不良的原因有
A、兩端基牙牙周膜面積不同
B、兩端基牙數(shù)目不同
C、基牙軸面聚合度過小
D、橋體強度不足
E、兩端固位體的固位力相差懸殊
45、以下關于雙端固定橋固位體的說法中錯誤的是
A、要有共同就位道
B、共同就位道與所有基牙長軸平行
C、固位體固位力應與(牙合)力大小相適應
D、兩端固位體的固位力應基本相等
E、固位體固位力應與橋體跨度相適應
46、正常情況下,雙端固定橋的一端基牙承受垂直向(牙合)力時
A、(牙合)力均勻分散到兩端基牙上
B、基牙產(chǎn)生整體性生理運動
C、它端基牙產(chǎn)生應力中斷現(xiàn)象
D、各基牙產(chǎn)生單獨的生理運動
E、它端基牙產(chǎn)生頰舌向移動
47、完全固定橋又稱
A、半固定橋
B、單端固定橋
C、雙端固定橋
D、復合固定橋
E、粘接固定橋
48、固定橋粘固后短時間內(nèi)出現(xiàn)咬合時疼痛,首先要檢查的是
A、根尖狀況
B、咬合狀況
C、牙齦狀況
D、牙槽骨狀況
E、缺牙區(qū)牙槽嵴黏膜
49、固定橋黏固后患者感到脹痛不適的原因為
A、咬合過度
B、基牙受扭力,接觸點過緊
C、橋體齦端接觸點過緊
D、黏固劑過厚
E、基牙負擔加重
50、固定義齒修復后引起基牙疼痛的原因為
A、牙髓炎
B、咬合早接觸
C、電位差刺激
D、基牙受力過大
E、以上說法均正確
51、固位體和橋體若與對(牙合)牙上的不同金屬修復體接觸則會引發(fā)
A、繼發(fā)性齲
B、咬合早接觸
C、電位差刺激
D、基牙受力過大
E、牙周膜輕度損傷
52、固定義齒修復后引起齦炎的原因為
A、菌斑附著
B、齦組織受壓
C、接觸點不正確
D、粘接劑未去凈
E、以上說法均正確
53、固定橋破損主要包括
A、連接體折斷
B、(牙合)面破損
C、瓷層牙面破損
D、樹脂層牙面破損
E、以上說法均正確
54、牙列缺損最常見原因是
A、齲病和外傷
B、齲病和牙髓炎
C、齲病和牙齦炎
D、齲病和牙周病
E、齲病和根尖周病病
55、以下不屬于牙列缺損的病因是
A、齲病
B、牙周病
C、牙槽骨外傷
D、口腔黏膜病
E、發(fā)育障礙
56、前牙缺失可影響的發(fā)音是
A、雙唇音
B、唇齒音
C、舌尖中音
D、舌尖后音
E、舌根音
二、A2
1、右上5缺失,間隙4mm,右上6近中(牙合)面齲,根充完善,下頜對(牙合)牙為局部義齒,修復右上5最好的設計是
A、活動義齒
B、半固定橋
C、單端固定橋
D、雙端固定橋
E、種植義齒
2、患者右上側(cè)切牙缺失,間隙小,尖牙根長大,但尖牙牙冠少量缺損,前牙淺覆(牙合)、淺覆蓋,最好的設計是
A、單端固定橋
B、雙端固定橋
C、半固定橋
D、種植義齒
E、可摘局部義齒
3、男性,48歲, 右上15、14缺失,16近中傾斜約31°,余留牙健康。16~13為基牙固定義齒修復時,應考慮
A、采用復合固定橋
B、設計活動連接體
C、設計單端固定橋
D、增加基牙數(shù)目
E、加強固位力
4、男,29歲,因外傷致上前牙缺失。查:左上1缺失,右上1殘根,根斷面平齦緣,根稍短,欲設計為2 | 2烤瓷固定義齒修復。其理由是
A、增加基牙抗力
B、增加前牙美觀
C、增加義齒支持
D、增加義齒牢固度
E、提高義齒切割能力
5、男性,50歲。上前牙固定義齒4個月后修復體與鄰牙間出現(xiàn)間隙。查:上11、21缺失,12~22瓷固定橋修復,上頜側(cè)切牙與尖牙間隙0.5mm,12、22叩診(+),不松動。余留牙正常。最可能的原因是
A、基牙折斷
B、基牙負荷過大
C、基牙牙周炎
D、修復體制作問題
E、固位體固位力不夠
6、女性,47歲,16缺失,15、17為健康活髓牙。行567金屬烤瓷固定橋粘固后4天復診,主訴咬合時疼痛。此時首先要檢查的是
A、基牙根尖狀況
B、基牙牙槽骨狀況
C、基牙牙齦狀況
D、修復體咬合接觸
E、固位體邊緣密合度
三、B
1、A.切1/3偏舌側(cè)
B.切1/3偏頰側(cè)
C.中1/3偏舌側(cè)
D.中1/3偏(牙合)方
E.近(牙合)緣偏頰側(cè)
<1> 、前牙固定橋的連接體面積小,位于鄰面的
A B C D E
<2> 、磨牙固定橋的連接體面積大,位于鄰面的
A B C D E
<3> 、前磨牙固定橋的連接體位于
A B C D E
<4> 、上頜第二前磨牙的鄰面接觸區(qū)位于
A B C D E
2、A.美觀的影響
B.咀嚼功能減退
C.發(fā)音功能障礙
D.顳下頜關節(jié)病變
E.對牙周組織的影響
<1> 、牙列缺損影響切割食物功能造成
A B C D E
<2> 、上頜前牙缺失后,舌齒音發(fā)音受阻,屬于
A B C D E
<3> 、患者上頜前牙缺失,唇部失去支撐導致塌陷,則屬于
A B C D E
<4> 、因缺失牙還可能引起鄰牙間的接觸點喪失造成
A B C D E
<5> 、長期、多數(shù)后牙缺失,且久未修復,咬合關系紊亂最易造成
A B C D 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