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小兒4歲時體重約為
A.6kg
B.9kg
C.12kg
D.14kg
E.16kg
【正確答案】:E
【答案解析】:一般在3個月時體重可達(dá)出生時的2倍(約6kg),1歲時達(dá)3倍(約9kg),2歲時達(dá)4倍(約12kg),2歲后到12歲前(青春期前)平均每年約增長2kg。
2、等滲性脫水:血清鈉為
A.<130mmol/L
B.130~150mmol/L
C.150~170mmol/L
D.>150mmol/L
E.>170mmol/L
【正確答案】:B
【答案解析】:①等滲性脫水血清鈉為130~150mmol/L;②低滲性脫水血清鈉<130mmol/L;③高滲性脫水血清鈉>150mmol/L。
3、嬰兒5個月時應(yīng)接種以下哪一種疫苗
A.卡介苗
B.乙肝疫苗
C.麻疹疫苗
D.白百破疫苗
E.脊髓灰質(zhì)炎疫苗
【正確答案】:D
【答案解析】:5個月:百白破混合制劑(第3次)。
4、4:3:2(2/3張)混合液的組成是
A.2份10%葡萄糖,1份生理鹽水,1份1.4%碳酸氫鈉
B.2份5%葡萄糖,3份生理鹽水,2份5%碳酸氫鈉
C.4份生理鹽水,3份10%葡萄糖,2份5%碳酸氫鈉
D.4份生理鹽水,3份5%葡萄糖,2份1.4%碳酸氫鈉
E.4份生理鹽水,3份5%葡萄糖,2份11.2%碳酸氫鈉
【正確答案】:D
【答案解析】:4:3:2含鈉液:2/3張,4份0.9%氯化鈉,3份5%或10%葡萄糖,2份1.4%碳酸氫鈉或1.87%乳酸鈉。
5、小兒年齡分期中,幼兒期是指
A.1周歲后到滿2周歲之前
B.1周歲后到滿3周歲之前
C.1周歲后到滿4周歲之前
D.2歲以后到滿3周歲之前
E.2歲以后到滿4周歲之前
【正確答案】:B
【答案解析】:幼兒期1周歲后到滿3周歲之前。
6、在利于固位的解剖形態(tài)中,不包括
A.腭蓋高聳
B.牙槽嵴豐滿
C.牙弓寬大
D.黏膜厚薄適宜
E.系帶附著位置距牙槽嵴頂近
【正確答案】:E
【答案解析】:系帶附著位置距牙槽嵴頂近易造成患者張口義齒脫落。
7、關(guān)于擴大基托面積原因的描述,錯誤的是
A.減少單位面積受力
B.增加義齒強度
C.增加義齒吸附力
D.增加大氣壓力的作用
E.利于組織保健
【正確答案】:B
【答案解析】:義齒強度與基托面積無關(guān)。
試題來源:【2017年口腔執(zhí)業(yè)醫(yī)師考試寶典免費下載 】
|
|
8、以下關(guān)于金屬烤瓷冠中合金與瓷粉的要求的描述,哪項是錯誤的
A.良好的生物相容性
B.瓷粉的熱膨脹系數(shù)略大于合金
C.兩者可產(chǎn)生化學(xué)結(jié)合
D.合金熔點大于瓷粉
E.有良好的強度
【正確答案】:B
【答案解析】:瓷粉的熱膨脹系數(shù)略小于合金。
9、冠樁直徑一般不超過
A.根徑的1/3
B.根徑的1/2
C.根徑的3/4
D.根徑的2/3
E.根徑的3/5
【正確答案】:A
【答案解析】:樁的直徑和形態(tài):樁的直徑應(yīng)為根徑的1/3,從根管口到末端逐漸縮小呈錐形,與牙根外形一致,與根管壁密合。
10、在義齒修復(fù)前口腔軟組織的處理措施中,不應(yīng)包括
A.黏膜病的治療
B.黏膜瘢痕組織的修整
C.松軟牙槽嵴的修整
D.咀嚼肌功能訓(xùn)練
E.唇、舌系帶的修整
【正確答案】:D
【答案解析】:口腔軟組織處①治療口腔黏膜疾患如口腔黏膜有潰瘍、白色損害等黏膜病,必須先做治療,以免造成對黏膜的刺激,致使疾患加劇。②舌系帶的修整如唇舌系帶附著點接近牙槽嵴頂,系帶過短,影響義齒的固位和功能,則應(yīng)進(jìn)行外科修整。③瘢痕組織的修整口腔內(nèi)如有瘢痕組織,當(dāng)對義齒的固位穩(wěn)定有影響時,可考慮予以修整。④對松動軟組織的修整有時由于戴用不良修復(fù)體過久,以致骨質(zhì)大量吸收,牙槽嵴表面被一種松軟可移動的軟組織所覆蓋。對于對支持義齒沒有幫助的松軟組織,可以在修復(fù)前給予切除。
11、前牙3/4冠鄰溝的主要作用是
A.阻止(牙合)向脫位
B.阻止齦脫位
C.阻止近遠(yuǎn)中向脫位
D.阻止唇向脫位
E.阻止舌向移位
【正確答案】:E
【答案解析】:各牙體預(yù)備面的目的
①鄰面預(yù)備:是為3/4冠預(yù)備出足夠的鄰面間隙,消除覆蓋區(qū)的倒凹,保證冠順利就位。
、谇芯夘A(yù)備:是為了使3/4冠切端部分能保護(hù)切緣,使修復(fù)體有一定的厚度,而又盡可能少暴露或不暴露金屬,使修復(fù)體在前伸(牙合)時無干擾。
③舌面預(yù)備:正中(牙合)及前伸(牙合)位,確保0.5mm以上的間隔。
④鄰軸溝預(yù)備:鄰溝的主要作用是阻止3/4冠舌向脫位,為使鄰溝具有一定的長度。
、萸卸藴项A(yù)備:要求在切斜面內(nèi)做一條切溝,以加強阻擋舌向脫位作用,并與兩鄰溝成三面環(huán)孢,增強固位作用。
12、烤瓷合金的熱膨脹系數(shù)(金α)與烤瓷粉的熱膨脹系數(shù)(瓷α)的關(guān)系是
A.金α略大于瓷α
B.金α明顯大于瓷α
C.金α略小于瓷α
D.金α明顯小于瓷α
E.兩者無差別
【正確答案】:A
【答案解析】:烤瓷合金的熱膨脹系數(shù)(金α)與烤瓷粉的熱膨脹系數(shù)(瓷α)的關(guān)系是A,金α略大于瓷α。
13、與可摘局部義齒比,不是固定義齒特點的是
A.(牙合)力由牙周組織承擔(dān)
B.咀嚼效率高
C.舒適
D.穩(wěn)固
E.(牙合)關(guān)系好
【正確答案】:E
【答案解析】:固定義齒具有美觀、舒適和咀嚼功能良好的特點。主要源于固定義齒借助基牙依靠牙周組織承擔(dān)(牙合)力較活動義齒更加穩(wěn)固。但(牙合)關(guān)系是任何修復(fù)方法都要求的原則性問題,不屬于固定義齒特點。
14、隙卡通過基牙與相鄰牙的
A.(牙合)外展隙
B.(牙合)外展隙和舌外展隙
C.(牙合)外展隙和頰外展隙
D.頰外展隙和舌外展隙
E.(牙合)外展隙、頰外展隙和舌外展隙
【正確答案】:E
【答案解析】:臨床上常用一種稱為牙間卡環(huán)或者隙卡的單臂卡環(huán),卡環(huán)的體部通過兩個相鄰牙的頰外展隙和(牙合)外展隙,再沿舌外展隙下降,末端形成連接體,與基托或大連接體相連,這種卡環(huán)支持在基牙和相鄰牙的鄰接點上,有一定的支持作用。
15、適合采用平均倒凹法確定就位道的是
A.后牙游離缺失
B.前牙缺失
C.一側(cè)后牙非游離缺失
D.前、后牙同時缺失
E.缺牙間隙多,倒凹大
【正確答案】:E
【答案解析】:缺牙間隙多、倒凹大者,常采用平均倒凹垂直向就位道。D:前、后牙同時缺失是干擾選項。前牙缺失,一側(cè)后牙非游離端缺失,前、后牙同時缺失者,常采取由前向后傾斜的就位道。后牙游離端缺失者,采取由后向前傾斜的就位道。
16、屬于無牙頜邊緣封閉區(qū)的是
A.上頜結(jié)節(jié)
B.唇系帶
C.牙槽嵴頰側(cè)
D.磨牙后墊
E.頰棚區(qū)
【正確答案】:D
【答案解析】:邊緣封閉區(qū)是指基托邊緣接觸的軟組織區(qū)域:唇、頰、舌溝區(qū);上頜后堤區(qū);下頜磨牙后墊區(qū)。該區(qū)黏膜下有大量疏松結(jié)締組織,不能承受(牙合)力,但可緊密貼合、包裹基托邊緣,形成良好邊緣封閉,增強義齒固位。
17、無牙頜取印模的步驟不包括
A.牙槽骨修整
B.選擇托盤
C.取初印模
D.制作個別托盤
E.取終印模
【正確答案】:A
【答案解析】:為無牙頜取印模多采用二次印模法。此法是先采用成品托盤加印模膏或藻酸鹽制取初印模,然后灌注石膏模型,在模型上制作個別托盤,即與特定患者個體的無牙頜形態(tài)相適應(yīng)的印模托盤,最后用個別托盤加終印模材取得終印模。因此步驟包括:選擇托盤,取初印模,制作個別托盤,取終印模。故不選B、C、D、E,牙槽骨修整為修復(fù)前的口腔準(zhǔn)備,非無牙頜取印模的步驟。故選A。此題比較簡單。考生只需記住牙槽骨修整為修復(fù)前的口腔準(zhǔn)備就能正確答此題。
18、與黏著力關(guān)系最密切的因素是
A.涎液的黏稠度
B.涎液的分泌量
C.基托組織面與黏膜間的密合度
D.基托的厚度
E.牙槽嵴的吸收程度
【正確答案】:A
【答案解析】:吸附力是兩種不同分子之間的相互吸引力。吸附力分為附著力和黏著力。①附著力:是不同分子間的吸引力,如基托組織面與涎液間、涎液與黏膜間均有附著力,接觸面積越大,附著力越大;②黏著力:是相同分子間的相互吸引力(又稱為內(nèi)聚力或凝聚力),如涎液越稠,黏著力越大,反之亦然。影響吸附力的因素是:基托和黏膜間的接觸面積、基托和黏膜接觸的緊密程度、涎液的質(zhì)量和稀、稠度。所以A正確,而B、C、D、E錯誤。故選A。本題容易誤選C?忌枰涀○ぶ臀Φ膮^(qū)別,C影響的是附著力,而A影響的是黏著力。
19、上頜全口義齒基托后緣位置是
A.翼上頜切跡與腭小凹后2mm連線
B.翼上頜切跡與腭小凹前2mm連線
C.翼上頜切跡與腭小凹連線
D.上頜結(jié)節(jié)與腭小凹后2mm連線
E.上頜結(jié)節(jié)與腭小凹連線
【正確答案】:A
【答案解析】:上頜全口義齒的基托后緣應(yīng)在腭小凹后2mm處,所以A正確。其他選項描述的位置不是基托后緣伸展的部位,故選A。此題最容易出錯的選項是D,考生對解剖標(biāo)志不熟悉而導(dǎo)致出錯。上頜結(jié)節(jié)是牙槽嵴兩側(cè)遠(yuǎn)端的圓形骨突。翼上頜切跡在上頜結(jié)節(jié)之后,為蝶骨翼突和上頜結(jié)節(jié)后緣之間的骨間隙,表面有黏膜覆蓋。其后緣2mm是基托后緣伸展的部位。
20、總義齒修復(fù)中,作用于涎液與基托之間的力,應(yīng)稱之為
A.粘固力
B.吸引力
C.黏著力
D.黏附力
E.附著力
【正確答案】:E
【答案解析】:總義齒修復(fù)中,義齒的固位因素之一是基托與黏膜間的大氣壓力和吸附力,其中吸附力是兩個物體分子之間的吸引力,包括黏著力和附著力。黏著力是指相同分子間的凝聚力,如涎液本身是有黏著力。附著力是不同分子間的凝聚力,如涎液與基托之間的力,故本題應(yīng)選E。此題最容易混淆的選項是C,考生把黏著力和附著力混淆而導(dǎo)致出錯。黏著力是指相同分子間的凝聚力,如涎液本身是有黏著力。附著力是不同分子間的凝聚力,如涎液與基托之間的力。考生記住此點就能避錯。